江苏70岁张大爷,40年坚持每天2两酒,亲自拆穿白酒3大谎言
江苏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也十分宜居,其中不乏长寿之乡。
在江苏如皋就有这么一位70岁的张大爷,别看上了点年纪,但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走路健步如飞,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直说跟自己每天都要喝2两小酒有关,已经坚持40年了。
众人一听,都十分诧异,大爷解释道,这算什么啊,我通过自己多年的饮酒经验,还亲自拆穿了关于喝酒的3大谎言,不信你看一看。
第一大谎言:老年人不能喝酒
朋友一生一起走,路上哪能不喝酒!
对于男人而言,离开校园踏入职场,想滴酒不沾那是不可能的。年轻时可能因为交际、应酬而喝酒,等到了老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也想喝点,这酒就像是自己的一个老朋友一样。
而有些子女,总是强迫老人戒酒,可很多时候,酒是戒了,但老人每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失去了情绪价值,同样对身体不好。
其实老人如果想要饮酒,只要做到下面两点,还是可行的。
①只喝纯粮酒,喝酒前咱们看一看配料表,只能有粮食和水,不能出现食用酒精、香精这些添加剂成分,否则就是勾兑酒。
②酌情减量,张大爷日饮2两酒,对他来说已经非常适应了,而且科学上,也建议大家每天不要超过2两,年纪再大点的人,还可以酌情减量。
第二大谎言:人的酒量是天生的
常在酒桌上听说,某某人酒量不行,好像是天生自带的量,后天也提升不了。
但张大爷说了,也许每个人的酒量是固定的,但是开发程度不同,外在表现就不一样。
拿自己举例,最开始喝酒4两就醉了,但喝了一段时间,在自己状态正强盛的那几年,喝八两酒依然很清醒。
其实自己酒量没变,而是把潜力挖掘出来了。
第三大谎言:自酿酒不能喝
现在很多人,谈到自酿酒就很嫌弃,搞得不能喝一样。
可张大爷家里,就藏了好几罐快十年的自酿散酒,每每打开喝上几盅,直呼茅台都不换。
张大爷说了,自酿酒可以喝,但一定要找对人,他这些酒,都是从当地一个几十年的老作坊那买的,质量信得过。但是,这几年作坊里的老酒师退休了,新酿出的酒他也尝过,辣得熏眼睛,不能喝。
这也是自酿酒的通病,没有统一的标准,酒好不好全凭酿酒人自己的手艺和职业操守,换个人就大变样。
自从这个老酒坊变味儿,他再也没找到靠谱的地方买散酒,这些年也开始喝瓶子酒了。
他选酒的标准很简单,要纯粮酒、性价比高、好喝不上头,几年下来,还总结了一份好酒清单,里面个个都是佳酿,今天咱们挑出几款,给大伙品鉴品鉴。
1、风云酱父酒
让老百姓喝得起,是一款白酒的底线,这也是此酒的酿酒人李长寿,从父亲李兴发那里学到的第一课。
提起李兴发,那可是酱酒圈的泰斗,曾任茅台厂长,并被誉为酱香之父。李长寿自幼随父学酿酒,并习得父亲毕生总结出的"李氏茅酒勾调法"。
酒厂一直坚持,使用本地特有的"红缨子"高粱酿酒,这种高粱单宁含量是普通高粱的三倍以上,出酒后酒液品质极高,使用繁琐的12987工艺,1年酿酒+5年窖藏,再加入12年老酒用心勾调,才可以上市。
酒瓶打开瞬间,酱香浓郁,中段果香醉人,轻抿一口,醇和幽雅,微酸的酒液包裹舌面,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下咽时绵柔润和,完全没有刺激感,喝罢浑身舒坦,返香感很强。
2、白云边
独特的兼香型白酒,也是历史悠久的美酒佳酿。
很多酒友第一次品尝此酒,都非常惊奇,因为它既有清香,又有泸州老窖般的浓香,如果再仔细品咂,还有些酱酒的感觉。
据说,因为酿造过程采用高中温制曲结合使用,口味才能如此丰富,入口三味协调,绵柔不辣喉,就算是第一次喝,也会很顺,感兴趣的可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