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热射病!国内一市陆续接诊9例热射病患者!已有3人病重去世
前段时间是暴雨的季节,连下了几场的大雨,虽说暴雨过后便是晴天,可是这几天,天气热得跟个鬼一样。
以前,上班走路走得快,是因为怕迟到了。
现在,上班走得快,是因为怕热死在外面。
如果在外面多待几秒钟,我怕今天都没命活着到公司了。
近期全国各地高温预警,有些地方的温度时不时"飙"到了40℃左右。
不过,近期这高温让我感受到了炎热与恐怖,不是我在感受到的体感温度,而是今天看到的几则新闻。
新闻如下:
01
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7月10日,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 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 ,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02
浙江多地现中暑送医患者,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6日下午被工友送来,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 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03
同样在浙江,据统计,丽水市中心医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 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 ,积极抢救。
04
广州 受高温、高湿影响 ,一名八旬老人因热射病送医积极救治后不幸亡故,另有两名青壮年昏迷。
05
7月13日,福建福州一名65岁热射病患者 体温高达42℃ ,昏迷3天后醒来。
06
据温州网消息,7月9日,一名人体核心温度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至今还在急诊EICU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据温医大附二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统计,截至目前两家医院共接诊9例热射病患者。
目前,已有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5省出现了热射病病例,大约有三人因热射病去世。
"热射病"是什么?为何在今年来势汹汹?对它又要如何防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热射病"是什么?
提到热射病,很多人可能会将它和"中暑"混为一谈。
但实际上,两者并不是同一种病。
热射病与普通中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是否丧失或正在丧失,热射病患者会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热射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都会相继损伤,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所以,热,是真的会「死人」的。
02 避免满足这两个条件,谨防中暑!
人体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但相对湿度过大时,就会影响到汗液的蒸发,人体就无法有效散热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引发中暑。
当夏季温度超过32℃或湿度超过70%时,就要谨防中暑。
总之,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都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03 出现中暑,及时处理最为关键!
对于热射病的发生,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 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是有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 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
而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 ,需要在中暑的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先兆中暑既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患者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这时需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的直射,同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有效缓解先兆中暑的情况。
当一个人处于先兆中暑的阶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既是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增高, 体温大多>38℃,患者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时克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的表 现,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发展到重度中暑阶段。
当发生重度中暑时,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患者典型症状是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现抽搐 ,CT检查可见脑水肿。其次还会出现凝血障碍、横纹肌溶解,肾功能损害甚至是急性肾衰竭。甚至患者体内的肝脏、呼吸、循环、胃肠道均会出现损伤。
其次,还需要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中暑高危时刻",比如 在雨后的黄昏时刻、外出长时间戴帽子、人长时间泡在水里、一次性大口喝500毫升的水 等,都可能会导致中暑。
因此,一定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
04 对于热射病,重在预防!
对于热射病的预防,需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
中暑看似小事,实则会危及生命健康,预防中暑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备好解暑药物 ,可随身准备好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为预防先兆中暑或处理先兆中暑作准备。
(2) 当发觉身体有头痛头晕的情况,再加上口渴, 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补充淡盐水最好。
(3) 外出时需要注意戴个凉帽,撑伞,注意身体不要过于疲劳 ,避免加快中暑。室内要注意通风,即使不开空调,也要注意打开电风扇,加速室内空气流通。
一般来说,热射病的发生通常是在炎热天气过度劳动所导致的,所以在户外活动或劳动时, 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进行活动 。同时身体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饮料。
针对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 不要长时间待在32℃以上或湿度超过70%的室内或室外 ,适时增减衣物,一定要多饮水。
有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不能把孩子单独放在汽车等狭小空间,避免闷热而中暑。 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要尽快就医。
在如此极端高温的天气下,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空调和电风扇,该开就开起来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帐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