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99年的一天,记者李明计来到一名退伍军人的住所。 到了门前,李明计小心翼翼地叩开这位老人的家门,一位年近八旬白发老人热情招待了他。 这位退伍军人,便是与毛主席形影不离的保镖蒋泽民。 年轻时的他做过日本人的伪军,后又意外加入革命军的队伍,在毛主席身边当过保镖,也给周总理做过副官。 他的人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参加过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也经历过凶险万分的重庆谈判,曾用身体为毛主席挡下致命一击。 当记者谈到蒋泽民50多年的革命生涯时,他仍旧十分自豪地表示: "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还是在主席身边的1000多个日夜。" 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作为毛主席的贴身保镖,蒋泽民是如何保护主席的,以及他们两人之间所发生过的故事。与毛主席的日常 1913年12月,蒋泽民出生在辽宁黑山县的一个农村家庭里。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他在地主家里做长工。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泽民不忍看到自己的家乡被日军占领,于是决定加入抗日义勇军,抵抗外来侵略。 但没过两年,军队就被日军打散,他的家乡被日军占领。 无路可去的蒋泽民,便决定南下加入红军队伍。可没等进入关内,他便在沈阳遇到了两个在日本人手下做伪军的老乡。 在老乡的拉拢下,身无分文的蒋泽民,只好暂时委身在伪军队伍中。 没过多久,蒋泽民所在的伪军队伍决定起义,他就这样重新走上了之前的革命道路,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 。 1937年底,结束几年苏联学习生活的蒋泽民回到国内,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抗大毕业半年之后,蒋泽民便接到一个新任务,到延安给毛主席当保卫参谋。 在蒋泽民接到这个消息时,他正在武汉的办事处做交通班长,中组部专门给他发来了前往延安的电报。 这时,担任毛主席保卫参谋的共有两个人,一人是李德山,另一个便是蒋泽民。 在此之前,每一位首长身边都是安排四名警卫员,所以当首长们开会时,都会有一帮警卫人员站在门外。 一次偶然机会下,苏联的一位记者将这个情景用相机拍摄了下来,斯大林看到后便玩笑道: "这一帮警卫员看着就像张作霖的卫队,换成便衣会好一些。" 毛主席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一堆警卫员站在门外确实影响不太好,于是他便下令将警卫员都改为便衣,并且人员减半,每个首长身边安排两个便衣。 在这种机会下,蒋泽民意外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便衣之一。 图|延安毛主席故居 没过多久,蒋泽民和李德山,便被带到了毛主席身边。 第一次距离主席这样近,蒋泽民和李德山两人都非常的紧张,在椅子上坐立不安。 毛主席见两人紧张的神态,非常亲切地给蒋泽民两人递烟,与两人闲聊缓解紧张气氛,蒋泽民这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见到两人已不再拘束,毛主席这才与蒋泽民二人说起了保卫参谋的任务所在,没多久蒋泽民便适应了这份保卫参谋的工作生活。延安请客 没过多久,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不再进行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再次将视线转移到了共产党这边。 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毛主席在边区提出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他告诉中央的干部们: "不能饿死,也不能解散,那我们就自己动手。" 图|延安干部正在纺线织布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边区开始给百姓分发土地进行耕种。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份和繁重的工作,在分地时工作人员就没有将主席划分在内。 几天之后,毛主席却突然询问自己的保卫参谋蒋泽民: "泽民,组织分给我的那块地,在什么地方啊?" 蒋泽民被问得一愣,只好呐呐解释,因为主席的工作太忙,所以没有给他分地,主席不用亲自下地耕种。 但毛主席却坚持,"我们都说好,大生产要人人参与,我又怎么能做这个例外呢?"。在主席的坚持下,生产委很快便给毛主席划出了一块地。 第二日,蒋泽民和其他警卫员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分到的地上干活,没一会儿,蒋泽民就看到毛主席也拿着一把铁锹,在他分到的那块地上翻土。 图|反映延安精神的油画 毛主席干得十分认真,累得满脸都是汗也没有停下,周围渐渐聚集起了原本正在劳动的战士和专门来这里看热闹的群众。 有一些战士看到毛主席翻土很辛苦,主动向主席提出: "主席,您歇一会儿吧,剩下的这些我们帮您干了。" 周围的群众看到主席忙完手头工作,还要专门下地干活,也觉得他非常辛苦,在一旁说道: "主席,您平常工作已经够辛苦了,何必还要跟我们一样干苦力呢?" 毛主席听后微微一笑,先是向旁边要帮忙的小战士表达了感谢,然后亲切地对看着他的乡亲们说: "眼下我们在敌人的封锁之中,吃穿都得我靠我们自己,我虽然是主席,但也是群众的一员,哪里能搞特殊。" 一连好多天,毛主席都会来地里干活,分到地的群众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干劲更足了。到丰收的时候,边区种的粮食解决了1/4,种的蔬菜更是吃都吃不完。 在边区人民搞大生产的同时,国民党一边派军队在边区制造摩擦,另一边也不放松策反任务,试图在各大边区安插特务。 在这种情况下,保卫参谋必须要高度注意首长身边的环境,防止突如其来的袭击,蒋泽民也是如此,每次毛主席出门时,他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非常警惕,不放过一个角落。 1940年2月,国民党绥德地区的专员,带人哗变逃跑。 迫于无奈,国民党政府只好同意由我军的王震旅长,担任绥德地区的专员。在王震的领导下,绥德地区得到很大的改善。 图|王震旅长旧照 同年9月, 一位绥德地区的国民党副专员,在前往西安的途中,临时决定到延安参观几天。 延安人民热情地招待了这位副专员,他在参观的这几天里,被延安军民一心的风气吸引住了,对共产党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临别之际,这位副专员便提出一个请求,能不能在临走之前见一见毛主席,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快同意了。 他告诉来汇报的同志,"副专员来做客,我们当然要欢迎,你回去告诉他一下,明天下午我会去拜访他,请他在大边沟青年食堂吃一顿饭。"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第二天的下午两点钟,蒋泽民两人便跟随毛主席坐着专用车来到了南门,在这里见到了这位副专员。 两人互相问候之后,毛主席向其发出了邀请,"副专员,趁着这个机会,我想请您吃一顿饭,尝一尝我们这里自己种的菜、酿的酒。" 副专员听后十分高兴,连声答应了下来。 很快,几人便坐上了专车,准备向大边沟青年食堂驶去,蒋泽民同样坐在车里,但眼睛却一直观察着车外的情况。 当专车马上开到青年食堂时,蒋泽民远远便看到一群人围在食堂周围,大概有二三十个人,有老人有小孩,周边还有几个警卫员在维持秩序。 蒋泽民敏锐地意识到,这里的情况有点不同,于是他率先跳了下去,跑到警卫员身边,询问这里的情况。 蒋泽民想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群众,其中一个警卫员回答说; "有人传出来,今天毛主席在这里吃饭,所以这些群众都过来参观,想亲眼见到毛主席再走。" 经过一番询问,蒋泽民再一次仔细观察了周边的环境,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情况,心里踏实了下来,赶忙回到专车门前,给毛主席打开了车门。延安刺客 下车后,蒋泽民紧紧跟随在毛主席的身边。之前一直围在食堂周围的几十名群众,看到毛主席过来了,纷纷跑到毛主席这里,大声呼喊着: "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好!" 毛主席同样热情地回应群众的呼喊,一时间气氛十分欢乐,但蒋泽民并没有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反而更加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就在这时,眼尖的蒋泽民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对方看着有二十多岁,人长得很是清瘦,穿着旧衣,活脱脱一个当地农民的打扮,但那双眼睛却一直在乱转。 蒋泽民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更加仔细地看了他两眼,发现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双手一直背在身后,被人群挤到一边也不肯将手放回来。 蒋泽民赶紧悄悄跑到另一个角度,这便发现了这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根胳膊粗的木头棍子。 这根棍子被男人轻轻地拖在地上,蒋泽民知道这根棍子肯定不轻,如果被棍子打一下,那后果不堪设想。 蒋泽民想掏出手枪,但如果贸然开枪,肯定会引起慌乱。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拿出手枪,而是紧紧地挨在主席身边。 此时,毛主席已经和副导员走到食堂门口,主席回头看了看群众,向他们挥挥手,让他们尽早离开,然后便转身准备进食堂。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拿着木棍的男人,却突然冲到毛主席身后,抡起那根木棍便冲着毛主席的后脑勺砸去。 蒋泽民见状,下意识便用手臂挡住这根木棍的袭击。 男人用尽全身的力气,木棍狠狠地砸到蒋泽民的右胳膊上,发出了一声闷响,蒋泽民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站稳。 他的右臂此时已经没有知觉,身体也想沉沉地倒下去,但蒋泽民知道刺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咬了咬牙,继续挡在主席身后。 图源网络 男子一看这一棍没能打到毛主席,立刻便重新抡起木棍想再来一下,蒋泽民立即用左手拿住木棍,一脚将刺客踢倒。 此的蒋泽民有些虚弱,再没有额外的力气来抵挡第三次袭击了,刺客被踢倒之后很快便爬了起来,打算再攻击。 警卫班长见到了刚刚发生的情况,带着两个警卫员,一个箭步便冲到刺客身后,再次将刺客踢倒在地,另外两名警卫员将被踹倒的刺客按在地上,把抹布塞进了他的嘴里。 蒋泽民见刺客已经被抓,迅速站了起来,低声对警卫班长说: "快把这个人抓起来送走,别耽误主席的事!" 这次行刺非常的突然和短暂,毛主席和副专员都没有看到身后所发生的一切,平静地进入了食堂。 周边的群众看到有人行刺,都被吓坏了,直愣愣地站在旁边,一动也不敢动。见刺客被抓后,他们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都跑向刺客,边跑边喊: "打死他!" "我们和他拼了!" 还有一些冷静下来的群众,急忙询问蒋泽民等人,毛主席是否有受伤,蒋泽民耐心地安抚群众,告诉他们主席非常安全,群众们才匆匆地散了。 事情终于平息,蒋泽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被打了一闷棍的右臂,也开始锥心地痛了起来。 蒋泽民急切地摸了一下,担心手臂断了。如果手臂断了,那他还怎么在主席身边保护他呢? 他仔细地摸了摸,这才安下心了,悄悄地走到毛主席身边,就像从来没离开一样。 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副官时期的蒋泽民 可右臂上的疼痛越来越明显,蒋泽民头上冒出越来越多的汗珠,身边的毛主席似乎也注意到蒋泽民的异常,他用温和的眼神看着蒋泽民。 蒋泽民知道,这是主席在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情况,他忍住右臂上的疼痛,冲着主席微微一笑,继续执行着保护主席的任务。 1945年,国共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正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担任周恩来副官的蒋泽民,曾再次改任毛泽东的副官,担负他的警卫工作。 在签订 《双十协定》的第二 天,毛主席平安回到延安,蒋泽民历时43天的警卫任务才圆满结束。 而1950年至1953年,蒋泽民又曾先后参加了抗法援越和抗美援朝战争,为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蒋泽民关心下一代的未来与给他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 一直工作到75岁高龄时,蒋泽民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的职位上退休,脱去已经穿了50余年的戎装,享受正军级干部离休待遇。 2012年6月16日,这位已近百岁高龄的老人,在家乡沈阳逝世。而他与毛主席当年的相处,以及奋不顾身保护毛主席的那一幕,会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细数蒋泽民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其实并没有待太久,但每每想起1940年的保卫任务时,蒋泽民总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感慨地说道: "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还是在主席身边的1000多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