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与福特号殊途同归,电磁弹射与阻拦装置的前车之鉴
6月17,003航母福建舰下水了,但是下面的这一段话引起了我的误解:"配置电磁弹射与阻拦装置"。怎么不是"电磁阻拦"呢?应该是我对语法理解偏差的原因,正确理解应该是:"配置电磁——弹射与阻拦—— 装置 "
为什么要纠结于这几个字眼呢?主要原因还是"电磁阻拦"与"电磁弹射"同样重要,特别因为"电磁弹射"可以以不同的"力道与速度"弹射不同型号的飞机,包括无人机,阻拦装置也同样需要以不同"力道"回收不同型号的飞机,特别是无人机。之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有些飞机(特别是无人机)小且轻,液压阻拦装置傻大笨粗,调节起来不方便,搞不好直接将无人机"阻拦"飞了,而"电磁阻拦"可一键解决。
那么问题就来了,又是电磁弹射、又是电磁阻拦的,难道看不见"福特号"的前车之鉴吗?难道不怕贪多嚼不难吗?美军电磁弹射器设计的无故障弹射次数标准为4166次,但在实际使用中,无故障弹射次数仅为181次。而且它的最后一架先进武器升降机 (AWE) 一直等到2021年12 月 22 日才移交给船员。
其实福特号的"遭遇"我们还真不必担心,首先"福建舰"与"福特号"在电磁力的使用方面,虽然同"归",但走的就不是一个"路"。其次,我们并未贪多,而是细嚼慢咽,就算贪多,也是实力的体现。
说我们同"归"不同"路"的原因就是美国用的是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我们用的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虽同为电磁弹射,但底层逻辑、技术构架都不一样,中压直流使我们的能量转化率达要一些,当然这也说明福特号的中压交流在能量转化率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福建舰与福特号殊途同归的理解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飞轮储能机,两舰的指标是不一样,我们的指标也要高近一半。据说美国的单个飞轮储能机只有60MJ。高指标的贮能设备给了电磁弹射与阻装置更大的包容性,所谓一力遮百短可能也是有道理的。
福特号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如何?自福特号之后,福特级航母将取消双波段雷达,而且至少在建的三艘福特级不会采用双波段雷达,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双波段雷达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不兼容;二是军工复合体在各军工企业搞平衡。如果是原因一,那就是福特号的步子迈得太大了。据报道,福特号采用了23项新技术。个人认为,福特号其关键的问题是为了照顾电磁弹射、电磁阻拦、电磁弹药升降机,美国把整个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给换了。
说我们并不贪多,而是细嚼慢咽。我们在辽宁舰上验证了航母结构与动力技术,在山东舰上验证了柴油发电机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在山东舰上综合电力管理系统已经将雷达等用电大户已经整合进综合电力管理系统里去了,在福建舰上,我们只是再次将电磁弹射与阻拦整合进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福特号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的改变涉及到舰上各用电单元的电压、电流、频率等的改变,这意味着整舰将重新完全地再做一次整合,有些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不兼容的将被剔除。理论上,各系统可以通过整波整流频率再造来满足各用电单元的使用,但不排除用电单元的扰流通过复杂的线路系统去别的用电单元去串门,从而影响到别的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在一个统一标准的体制下,各用电系统的协调工作是考验"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包含了技术路径的选择、技术标准的制定,特别是这种技术路径与标准的可行性。中压直流与中压交流的技术路径与标准我想就是这么回事。
从下图看,2016年时,我们已准备好了电磁弹射,那么相应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更早,因为电磁弹射是基于这个技术路径与标准的开发。所2017年下水的山东号是装有中压直流管理系统的。而且,基于这个系统,还将衍生出全电力系统的轮船、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