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隐秘的军工厂,耗时十几年研究飞机发动机,最终失败被废弃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个特殊时期,当时我国周边局势严峻,为了加强战备,国家作出决定,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在我国中西部13省区开展以国防军工为主的涉及交通、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江西省乐平市就有这样一个三线工厂,原国营乐河机械厂在群山怀抱之中建立,地处隐秘,但是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 "江南菜乡"的美誉。1970年三月乐河机械厂在此处扎根,未开工前,这里杂草丛生、荆棘满地、到处都是等待开垦的荒地。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但是老前辈们硬是用一双双磨出血泡的手,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山沟里,建立一座座高楼大院。
随着工厂生产正常,厂区盖起了高楼,修建了马路,为了方便职工们的生活,更是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设施,除了车间,办公楼和宿舍外,还建有食堂、幼儿园、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车队、职工俱乐部、电影院大礼堂、邮局、等等一应俱全。乐河厂鼎盛时,拥有职工家属数万人,他们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各种方言和生活习惯互相交融,成了当地最新派的小社会。
出于三线工厂的保密需要,那时候厂区的安保极其严格。厂子周围都设有岗哨,不管是职工还是周边村民都不可以随意进出。只有到了生活日时会开放生活区,这时候厂子里就热闹起来了。要知道,那年代看电影属实是稀罕事,每次到了播放露天电影的时候,不少村民们都带着家人孩子,搬着小凳子,早早地赶来排队,以求能占据个好位置,现在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可惜好景不长,乐河机械厂主要研制的"792"发动机用于直-6多用途直升机,耗时十几年,却因种种原因宣告失败。再加上,此时国际形势已经缓和,山区交通不便,对材料的运输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工厂领导们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协调,最终于1986年乐河机械厂搬迁至常州,改名为"常州兰翔机械总厂"。
厂子搬走后,设备统一拆除带走,废弃的厂房交还给地方,但是由于属于管理,大多数建筑目前处于荒废状态。如今,偌大的厂区空荡荡的,建筑荒废,一派萧条,漫步于厂房的水泥路中,原始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跌进了旧时光的怀中,一路不由得屏气凝神,连空气都凝重了起来。
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时代过去了,这座倾注了一代人心血及满腔热诚的老厂,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印记,三线人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辈们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