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起,成品油今年的第10次涨价如约而至。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90元和375元。 累计上调价格达2720元/吨。 众所周知,国内成品油调价是与国际原油挂钩的。成品油从2020年11月至今一直暴涨的背后,国际原油接连上涨,甚至投行预计会涨到140美元。 今天(6月15日),国际油价持稳。北京时间16:31,NYMEX原油期货下跌0.07%至118.65美元/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持平121.17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昨日国际原油下跌,今天上海原油与之补跌,上海 原油价格收盘下跌6.9元,跌幅0.90%。主力合约2207终盘收于758.0元/桶,跌6.9元/桶。油价收盘下跌,主要因 美联储大幅度加息的预期升温,这也给油价带来压力。与此同时, 美国再度释放原油储备,美国政府征税的消息也给油价带来压力。 今天国际原油两市隔夜刷新3月9日以来高位,但终盘收跌,全天波动近7美元。通胀飙升已迫使投资者和石油交易商为美联储本周新的重大举措——加息75个基点——做好准备,这将是美国28年来最大幅度单次加息。 总的来看,全球供需形势依然明显偏紧,供应难以跟上需求步伐。但投资者在美联储新政公布前持谨慎心态。美联储潜在鹰派举动对燃料需求和更广泛经济存在负面影响。 国际能源署周三表示,经济前景黯淡将拖累需求增长,"由于各种国际机构最近发布了悲观的前景,经济担忧持续存在。央行收紧政策、美元飙升和利率上升对新兴经济体购买力的影响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风险前景集中在下行。" 新加坡DailyFX分析师Leona Liu表示:"美联储激进鹰派行动可能会增加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进而抑制能源市场需求。如果美联储今晚宣布加息75个基点,短期内油价可能会明显疲软,因为强硬的美联储可能会推动投资者流入避险美元并打击石油等风险敏感资产。" 尽管如此,供需吃紧还是给价格提供了一些支撑。IEA表示,到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大流行前的水平。而随着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收紧,供应难以跟上需求增长步伐。 IEA在其对2023年的首次预测中称,继2022年增加180万桶/天之后,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天至1.016亿桶/天,对航空燃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将主导2023年的增长。 IEA表示,明年供应可能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并指出西方对俄制裁更趋严厉,OPEC+闲置产能能够提供的缓冲作用正在削弱。该机构预计,非OPEC+生产商将在2022年增加190万桶/日的供应量,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180万桶/日,其中美国将占明年非OPEC+国家供应量的6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隔夜公布的月度报告中坚持其预测,即2022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336万桶/日,超过大流行前的水平。OPEC预计第三季度全球消费量将超过1亿桶/日;2022年的平均消费量将达到1.0029亿桶/日,略高于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而由于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增产不力,OPEC产量下降176000桶/日至2851万桶/日。 由于一些OPEC成员国油田投资不足,以及最近俄罗斯因遭受制裁导致减产,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产量一直低于目标,这一趋势在5月持续。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表示:"总体而言,供需形势仍然明显偏紧,在世界经济急剧放缓之前,我看不到这种现实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