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一直都是全世界海军最强的代表,其中最具优势的莫过于是美国耀武扬威的航母舰队。当美国需要扮演世界警察,"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时候,庞大的航母舰队就是表达他们决心的方式。 如今围绕着这些国之重器的新闻,却一次次让这个强大的舰队感到破防,而让他们感到破防的主体,就是一个叫中国的国家。 从中国开始拥有诸如东风21D这种陆基弹道反舰导弹开始,到055万吨大驱下水致使美国航母编队的大型驱逐舰们感到不适。 再到055大型驱逐舰安装鹰击21反航母导弹让航母本身浑身发抖之后,又一项中国黑科技将再度让美国的航母舰队不再领先世界。而这一项科技的发展,将彻底打碎美国远海无敌的神话。 而试图敲碎神话的这项科技,就是中国国产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歼-35,以及他的贤内助空警600。 中国海军的双喜临门 早在前两年就一直在被中国军迷众星捧月的新一代舰载机歼-35以及舰载预警机空警600,终于在2022年的6月8日完成了首飞。这次双首飞成功的两款舰载机都是中国未来的第一款电磁弹射航母003提供的神器。 可以一次性补齐从未拥有过的两款电磁弹射飞机,证明了中国雄厚的高科技战机研发能力,同时也将意味着中国航母舰队正式迎来电磁弹射的新时代。 当中国的航母舰队同时拥有了舰载预警机和舰载第五代战斗机之后,中国航母舰队全方位弥合与美国航母舰队之间差距的未来将触手可及。 根据目前所知的情报来看,歼-35的整体数据是由于现今所有其他第五代战机的核心科技,可不仅仅是超越第五代重型战斗机歼-20哦,而是全世界所有第五代战机。当然了,超越了歼-20,就相当于是超越了所有第五代战斗机了。 而目前空警600也不仅仅是实现了电磁弹射的空警500,而是拥有众多全新技术加持的新型预警机。单就反隐这一项硬指标来说,就可以完虐美国航母常驻的E-2D预警机,更何况它还超越了空警500本身具有的雷达强度。 输掉豪赌的美国 美国海军目前拥有足足11艘航母,其中每个航母几乎都配备了至少4个战斗机中队,1个电子战机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以及1个多种飞机的混合联队。这些舰载机其实很多都已经在退役的边缘了。 目前美国舰载机中,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号称可以将美国海战能力翻10倍的F-35C战斗机。该战斗机是目前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中,唯一一款能够上舰的。 美国国会也是大笔一挥,为美国海军采购了足足236架F-35C,如果这些第五代舰载机能够全部上舰,意味着美国航母确实拥有了相当的实力。 但很可惜,洛克希德公司的产能并没有那么充沛,如今服役的F-35C只有18架在美国海军服役,其中10架服役于卡尔文森号,另外8架还在试飞阶段。而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攻击舰上的F-35C也只有个位数。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美国的第五代舰载机已经服役,而中国的舰载机虽然数据领先,但刚刚首飞成功,距离形成战斗力尚且有一段时间。对于美国来说,依然是优势占尽。但其实以洛克希德公司的产能是完全比不了中国的。 中国的歼-35一旦可以量产,数量想要超过目前服役的F-35C,不要太轻松。 所以近日美国媒体的发文才显得酸溜溜的:这位亚洲巨人新一代航母以及舰载机联队服役在即,美军所有的赌注都将落空。简而言之就是未来中国新舰载机联队的服役,将会让美国航母舰队最后一点底裤都荡然无存。 青黄不接的美国舰载机 曾经以上世纪70年代服役的F-14,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F/A-18为主要舰载机力量的美国航母是非常厉害的。 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航母舰队的力量被无限放大,在科索沃战争、沙漠风暴等战场上,表现得除了跨时代的空中武装力量投射,对全世界是震慑。 中国各路军事专家曾评价,在这样巨大的空中优势之下,任何普通的常规武器都无法与美国的航空母舰相抗衡。 确实,当时美国的航母可以带着大量的第三代舰载机在大洋之上横冲直撞,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自己的机库里都未必拥有这么多的战斗机,更别说都是非常厉害的三代机了。 当时的中国也曾幻想过这样可怕的未来:在美国航母在中国海岸线附近,通过电子战和空中优势的攻击下,国土沦丧、人民惨遭屠戮,歼-8战机浴血奋战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但经过了近四十年的时间,美国航母上的舰载机几乎没有换过。只是在2006年时,将F-14"雄猫"战斗机退役。 而目前航母的主力舰载机,依然是三代机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放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实可以叱咤风云,但放在21世纪,三代机已经不再是什么新玩意儿的时代里,他就略显颓势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美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航母舰队,依然是傲视一切的海上力量,只可惜这种力量并不能维持太久。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已经于2020年的4月25彻底停产。 而且直到2030年,哪怕是最新的F/A-18也将彻底被淘汰。而F-35C照现在的交付速度来看,想要在未来8年内成为美国主力舰载机,至少也要弄出400架。届时洛克希德公司的产能可能完全不够。 也许美国最后还得硬着头皮去找波音公司购买F/A-18战斗机,但此时"超级大黄蜂"的生产线都撤了,美国舰载机中队究竟要何去何从谁都无法下定论。 F-35C目前依旧前路漫漫 美国对F-35C成为未来主力舰载机的渴望是极深的,但有些时候不是渴望就能获得现实的。F-35C虽然目前已经服役,但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形成可靠的战斗力尚且不足。 且不论不少F-35C还在美国本土测试这事儿,就卡尔文森航母拉出来的这10架战斗机里,还有一架落在了中国南海海域。 这与目前美国海军为了尽快让F-35C形成战斗力,而紧锣密鼓的训练不无关系。但目前很多军事专家对于F-35C都并不看好,比如F-35C的空中机动能力并不好,不但弱于F-35B和最传统的F-35A,很可能在实战中表现得更差。 F-35C拥有更大的翼展和尾翼面积,以及机身与机翼之间的衔接不如型号。 这些改动虽然保证了该战斗机降落时的减速效果,甚至提高了起飞时的安全性,也破坏了整体气动布局,这很可能会导致F-35C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推重比双低的情况。 如果F-35不能够很好的平衡作为电磁弹射舰载机的安全性,与作为五代机本身应该具备的机动性,那么它依然还不能被称为是一架标准的第五代舰载机。 其实反观我们的歼-35,未来也有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的路程可能同样充满坎坷。 歼-35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开始 目前我国歼-35很多地方都接近F-35C舰载机,包括首飞时采用的绿色涂装,也包括了气动结构上与之相似的情况。虽然外部看起来很接近F-35C,但内部却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目前国内主流军事专家都认为,歼-35将采用的涡扇-19发动机作为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目前数据都是要问鼎全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的。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歼-35虽然首飞成功,但接下来要测试的部分可能相当之多。 涡扇采用了三级风扇的发动机,综合性能是可以接近欧洲的EJ-200发动机,而且轻量化1吨左右的自重下,拥有12吨左右的推力,但总体还是比美国F-35装备的F-135发动机要差一些的。 双发结构的歼-35将理论上获得24吨的推力,这比F35的单发动机22吨推力还要大一些。 推力大虽然意味着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能够得到提升,但这样一来,双发结构的歼-35推重比会比F-35更小。飞机推重比越大,飞机的综合性能就会越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歼-35的机动性和爬升率都会受到一定的挑战。 爬升率受到挑战,对于甲板较短的电磁弹射航母来说,尤为危险,这很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一个短板。 前面我们提到的F-35C机动性不够好,我们的歼-35很可能也不会太好。如果让歼-35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如今的F-35已经是自米格-19之后,飞行速度最慢的空中优势战斗机了,歼-35可不能步这样的后尘。 我们未来对舰载机的需求,不能止步于歼-35这样的战斗机。解决这样的问题,重中之重还是要解决飞机发动机的研发上。对于舰载机,我们依旧有很多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