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林林总总,为何还是误判形势?
"看不清形势,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看不清乃至误判形势却时有发生。
5月31日,美国财长耶伦就罕见发声,承认自己误判了美国的通胀形势,并没有完全理解过去几个月通胀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她还警告称,未来"不能排除进一步的冲击"。
尽管经济理论林林总总,但长期以来,类似耶伦那样的误判并导致错误决策的事例比比皆是。
这似乎与经济学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些不相匹配。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迎来了世纪范围性的"经济学家时刻 ",经济学家在税收、公共支出、政策制定、监管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然而,经济学家却鲜有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发生。一个较为广为人知的调侃经济学家预测不靠谱的说法是:经济学家预测出了过去5次衰退中的9次。
还有一个笑话说,经济学家就是这样的人:告诉你下个月会发生什么,然后再解释为什么没发生。
对于经济学家不能预测危机有很多种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林纳斯·山根认为,预测本质上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对于影响未来经济状况的战争、干旱、政府会不会降低税收等问题,经济学家的猜测跟普通人一样,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对经济衰退的预测跟预测地震、战争一样不准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视察伦敦经济学院时向学院院长发问 ,"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金融危机?"
针对女王的发问,英国一批顶尖的经济学家经过九个多月的斟酌, 致信女王:"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并分析了原因:
有一些人预见到了危机;但是,却没有人对此次危机具体的发生形式、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进行准确预见。
其中的关键,就是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
这种情况下,关键问题并不仅仅是预见到问题本
质,更为重要的是预测到什么时候发生,并且能够为政府提供可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英国这些顶尖经济学家的说法让我们看到了预测的可能性。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在百年大变局的当口,有关理论和思想方法跟不上变化,也将成为遮蔽视野、阻碍预测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把握百年变局与系统危机?
百年变局的重大变化和特征是什么?
当下左右人类发展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这些变量将如何影响未来经济社会走势?
针对上述问题,福卡智库理论研究中心进行了深入研讨。
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认为,以往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主脉络的变量已经不适用于大变局时代。社会发展正进入到多变量相互耦合的动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