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3预警机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以美国E-3为首的空中预警机部队,在38天的空袭活动中,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多国部队3000架20余型作战飞机,在34架预警机提供的防空预警、空中指挥和协同调度下,以每日2600架次的规模,有条不紊的持续对伊拉克军队和设施,进行了高强度和高密度的空袭行动,最终使伊拉克军队还未与多国联军地面军队交战,便已损失惨重。经此一战,预警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作用和地位迅速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决定开始大力投资预警机的发展和装备。 中国国产预警机:起步早,底子薄,空警-500弯道超车 早期雷达 中国国产预警机的起步其实很早,上世纪5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的地面防空警戒网还未完全建成,许多沿海空域都存在雷达尚未覆盖的缺口,尤其是福建地区,丘陵山地是当地的主要地形,即使部署地面雷达,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探测范围也很影响。比如中国1956年从苏联引进的П-20三坐标雷达,100公里的探测距离,只要进入福建山区就会减半。因此,为了应对美国和国民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空中袭扰活动,中国空军开始在上世纪50年代末,考虑在大型作战飞机上,安装远程搜索雷达,用于在夜间长时间搜寻可能入侵的敌方战机。 空警1号 只不过,受限于建国初期薄弱的工业基础,中国空军将探测距离100公里的ПСБН轰炸瞄准雷达,安装在图-4远程轰炸机上的努力,最终在实际部署中使用被证明,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次尝试,却为中国空中预警机的发展,埋下了种子。1969年,中国研究人员,再次从图-4远程轰炸机着手,换装国产涡桨6发动机提升动力,在背部加装圆盘型雷达天线,历经2年的努力,中国空军的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远程预警机空警一号,终于在1971年一飞冲天。 然而,相比同时期高速发展的西方预警机,由图-4远程轰炸机改装而来的空警一号,只能算是个实验型号,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设计性能,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而且,随着时间的指针,逐渐来到上世纪80年代,军事预算逐渐转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军队进入韬光养晦期,国产预警机的发展一度停止。但是,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初步回报,中国深知国产预警机此前落后太多,终于开始重新重视预警机的发展,在经历世纪初以色列费尔康系统技术引进失败,不能依赖西方的教训后。 空警2000预警机 2002年,中国决定基于从俄罗斯购买的白版A-50预警机,加装国产有源电子扫描雷达,并采用圆盘式装载设计,新机型于2007年服役,即大名鼎鼎的空警2000预警机。作为中国首款现代远程预警机,空警-2000实现了三个首次,第一,首次具备多功能远程预警能力,三块有源搜索雷达和一台专门对地的多普勒雷达,使空警2000不仅能够在470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敌方战机,还能够跟踪监视敌方舰艇甚至弹道导弹。第二,首次具备战场通讯指挥能力,机上短波电台,可以实现最远2000公里左右的通讯,还能够通过数据链引导己方导弹。第三,首次具备长时间巡航能力,空警-2000单机滞空时间超过10小时,能够为空中部队和海上部队,提供长时间的指挥预警,这在高强度的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是非常关键的。 空警200预警机 不过,对于当时没有大飞机的中国来说,空警-2000显然不具备大规模装备的可能性。因此,在空警-2000开始改装的同年,基于国产运-8F平台,采用背负式"平衡木"雷达的空警-200国产预警机,研制计划正式启动。作为空警-2000的低端补充,空警-200背部的"平衡木"雷达,探测距离仅300公里,中型运输机的底子,滞空时间也远远不如前者。但是,作为首款完全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预警机,空警-200有效地解决了有无问题,为日后更先进的国产预警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空警500预警机 2015年,新一代国产中型预警机空警-500横空问世,该机结合空警-2000和空警-200之优点,解决了缺点。在国产平台上,实现了数位阵列雷达圆盘的整合,480公里的探测能力,已经丝毫不亚于更大的空警-2000。而且,空警-500还通过新增设备,重点强化了指挥通讯能力,从而能够在更广袤的空域,实现机群的协调和指挥。目前,空警-500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预警机,2021年产量已经超过50架,加上早期改装的4架空警-2000,和作为过渡的11架空警-200,以及海军的预警直升机,保守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拥有70架远程预警机。 美日韩澳印五国预警机,数量虽多,但技术落后 中国预警机近十几年来突飞猛进,以美国为首日韩澳印为辅的印太同盟,也没闲着。美国由于本就拥有规模庞大的预警机群,空军装备着31架E-3空中预警机,海军也有82架E-2C/D预警机。因此,财大气粗的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吃到预警机的甜头后,并不急于预警机机群的扩张,而是开始着重于对现有机群的更新。进入新世纪后,美国陆陆续续对30余架E-3空中预警机,进行了电子对抗措施升级,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并加强对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探测能力。 美国E-2D预警机 但是,在中国空军最新的空警-500面前,E-3空中预警机AN/APY-1和AN/APY-2雷达400公里的探测距离,着实已经不太够看,毕竟也是40年前的机型。而美国海军的E-2C/D虽然在新世纪经过数次硬件方面的改进,最新的E-2D"超级鹰眼",最大探测距离已经超过500公里,还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看似已经胜过中国的空警-500。但是,中国空警-500预警机探测距离480公里,是基于探测目标为1㎡的低可探测性目标,而E-2D"超级鹰眼"500公里的探测数据,是基于目标的RCS值至少为3㎡~5㎡。并且,空警-500目前也已经推出空中加油版本,两相对比,明显还是空警-500更胜一筹。毕竟,空警-500采用数字阵列雷达,在技术上要领先美国机械扫描雷达一代。 日本E-767预警机 日本E-2C预警机 而日韩澳印四国由于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预警机大多从国外引进而来。日本空中自卫队目前装备有12架美制E-2C/D,和4架基于波音767客机改进而来的E-767大型预警机,E-2C/D不再过多赘述,E-767预警机由于机体更大能够携带更多设备和燃料,再加上工作高度更高,因此在使用E-3同款AN/APY-2多普勒机械雷达时,对雷达反射明显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能达到600公里,而且E-767滞空时间更长,数据分析能力也很出色,综合性能明显超过美国自用的E-3空中预警机,但由于雷达技术方面的问题,对RCS值较小的目标的探测能力,日本E-767明显不如空警-500预警机。 韩国E-737预警机 韩国空军和澳大利亚空军也分别装备有4架和6架基于客机改进而来的E-737预警机,相比美国自用的E-3和日本的E-767,E-737由于采用美国诺斯罗普提供的探测方式更先进的多波段多功能电子扫描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能够达到惊人的850公里。然而,众所周知,最大探测距离和实际探测距离是两码事,由于美国在机载电子扫描雷达领域的技术并不成熟,E-737对战斗机目标的实际探测距离,只有370公里,明明探测机制已经进步,却反不如日本的E-767和美国自用的E-3,可见美国在机载雷达领域的发展,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开。 印度A-50I预警机 至于印度空军,印度空军现装备的2款6架预警机,A-50E和EMB-145预警机。前者不仅平台和空警-2000相同,技术水平总体上也停留于中国空军空警-2000那个时代。后者EMB-145虽然得益于时代的发展,技术有所技术,但250千米的对战斗机探测距离,仅比印度海军卡-31预警直升机150千米的探测距离,多出100公里,综合作战能力,甚至还不及中国国产预警机的过渡品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500并非终点,中国还需"大飞机"预警机 呼之欲出的舰载预警机 可以说,虽然中国海空军的预警机只有70架左右,而美日韩澳印的各型预警机,总数高达157架。但是,得益于在雷达探测体制实现弯道超车的空警-500,中国在空中预警机方面反而拥有质量上的优势。但同时,不可置否的是,由于国产大飞机进度的关系,中国目前仍缺乏长航程的大型空中预警机,然而,能被解决的问题,就称不上是问题。空警-500绝对不是中国空中预警机的终点,历经建国早期的探索,冷战中后期的韬光养晦,新世纪的技术爆发,国产预警机发展所需的先进雷达技术,以及十分关键的平台问题,终有一日会被尽数解决。未来中国的大型预警机,敬请大家拭目以待。当然,随着新型航母的服役,国产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呼之欲出,届时我国的预警机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