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火车慢
我对火车独有一种特别情愫。
想起绿皮火车的时候,它在我的脑海里是这番情景:伴随一声"呜……"悠长悦耳的汽笛声,长长的车身缓缓启动向前,车轮在铁轨上滚动,发出"哐哧哐哧……"的声音;它一路喷云吐雾,哐当当晃悠悠,如绿色长龙蜿蜒在山野大地,过桥穿洞,驶向传说中未知的远方——山外有城,山外有海,山外的世界很大很精彩。火车载人出门去,带到遥远的地方,也风尘仆仆带来不一样衣着打扮的外来客、异乡人和新鲜事物。火车,这个绿色的庞然大物在我眼里神秘,令人向往,它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家在山区深处,出远门才乘坐火车,县城没有火车,坐火车须得先乘坐很久的客车到更远的城市。那时候往来的路途可真漫长!山里的孩子鲜有机会乘坐火车出远门,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还小,还要喂食奶粉。呵,幼小的我居然拥有如此神奇记忆。第二次坐火车是五岁那年,和父亲大姐去部队探望哥哥,第二次乘坐火车的记忆更清晰。天不亮被父亲叫醒,车载我们从旅馆出发去火车站,一路向前,穿越黑暗渐渐驶进越来越亮的光明世界——天亮了!我们在人潮熙攘的月台踏上火车,开始漫长旅程。火车上的盒饭有嫩滑可口的鸡蛋羹,饭盒是吃完还得回收的铝制饭盒,对面座位上,慈祥的老奶奶给我吃甜蜜的橘子糖和包装精美的饼干,可她总是温言管束我,说头探出窗外危险,说站在座位上玩耍不安全……这让我略为扫兴不快。那一次火车之旅我初识离愁:哥哥站在车窗下的站台与我们告别,年幼的我趴在车窗上,依依不舍,却没对哥哥说一句告别的话。从此在有关火车的记忆里,便多了淡淡的离别惆怅和伤感。第三次坐火车是1988年,十五岁的我结束中考,去省城福州。那次我见到了闽江。七月的清早晨风清爽,江面帆船点点宽阔无边,天水相接,浅淡灰蓝,分外宁静。年少的心被深深撼动:世界如此广阔!座位对面是两个从首都北京旅游归来的女孩,衣着时尚,她们吃着我从未见过的面包片,一同欣赏她们在天安门和长城的留影照片,议论此行收获。我艳羡地看着她们,回家后和发小有了一个美好的秘密约定:等我们工作了,每月各自从工资里省下五元钱,攒钱一起去旅游。
再往后,还乘坐过几回火车?不太记得了,走向成人世界的路上,有太多复杂心绪,记忆便也淡了。犹记那年盛夏旅宿永安火车站附近,夜深难眠,遥望前方灯火璀璨处错综交汇的铁路,忽听悦耳的汽笛声由远而近,竟眼眶微湿,忧伤莫名。多年以后,火车还是原来的火车,而旅客关系渐变得冷淡疏离,不再随意攀谈,倒多了不少提防戒备。不会再有人笑眯眯地询问我"小姑娘你去哪里呀?"我们全家第一次乘火车去福州,二姐在过道给大家表演舞蹈、邻座大姐姐为二姐梳小辫子的温馨场景成为不复重现的传说。火车之旅渐渐变得枯燥无趣,看书倦了,便呆望窗外风景,看乘客上下来去。火车之旅多像人生旅途,每阶段都有同行者,有人相伴很长的路程,有人相伴短暂,有人中途下车,有人中途上车,或到站下车先行离开,总之很少有人从启程至终点一直陪伴左右,就算至爱亲朋亦概莫能外。曾经约定旅游的发小,当年情深义重好得不分你我,如今我和她数十年杳无音讯,渐行渐远。
车马书信慢的时代终究已过去,从前慢吞吞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江河湖海原野大地,取而代之的是提速许多倍的高铁动车,宛若银白游龙,以雷霆万钧之势呼啸来去。铁路铺设至我家乡,每天数十班动车来来往往,经过家乡的火车站,从城市回到乡村仅三两小时之遥。相较绿皮火车,高铁动车更安全便捷舒适平稳,更得出行人青睐。可我坐在那明亮洁净的车厢,靠着柔软座椅,却觉旅途却更静默孤寂——前后左右都在看手机,手机里的世界比现实更愉悦,手机那头的人比身边的人更值得敞开心扉。
我深深怀念,怀念从前的火车很慢很慢,情意很深很深,日子很长很长……
古埃及文明04吉萨的其他墓地(下)GIS公墓它的名字来源于它靠近金字塔GI(胡夫)。这些陵墓位于金字塔的南侧,因此得名GISouthCemetery。Reisner认为公墓是G7000公墓的延续,建造日期晚于Sne
苏联解体的真相有很多人把苏联解体归咎于戈尔巴乔夫,这是太幼稚,那到底是谁造成的,那要先看看苏联是怎么来的,你就能搞清楚它是怎么没的?以加盟国的身份建立起来的。苏联是如何形成的,前苏联的形成每一步
八大军区久未调动,毛主席忧心忡忡党能造枪,枪难道不能造党?头条创作挑战赛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对毛主席打击极大。这种打击除了既有自己最信任战友的突然背叛,也有几十年以来革命理想的瞬间重挫,双重打击之下,毛主席的精神状态很是不佳。此
北宋亡国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国?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出来救国?背后的原因令人落泪。提起杨家将啊,我们肯定会想到他们七狼八虎精忠报国的故事,他们打的辽军闻风丧胆,不敢再侵扰我们边疆,一部,其英勇事迹更是在民间传唱至
戈尔巴乔夫是改写历史的伟人吗?戈尔巴乔夫是伟人吗?确实有人把他视为改变历史的大英雄一个真正的伟人。把他说成太伟大了,真希望多一些戈尔巴乔夫。问题是,戈尔巴乔夫多了,有更多的国家分裂,有更多的和平掩盖战乱,到底谁
孙中山临终前提出要睡地上,还要求地上有冰,宋庆龄都不知道原因1925年3月12日,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举国悲痛。但是伴随着他的离世,最为人们议论的还有他临终前的异常表现。时值三月,万物回春,寒意却还没有消退,有一天
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你熟悉几位呢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是中华民国来领导中国。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了封建统治者大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存在于1912年1949年,是
75年特赦战犯,华国锋建议继续关押13人,毛主席全部放了1975年初,虽然春天已经降临,但是抚顺管理所被关押的战犯们,脸上如同往日一般,毫无表情,毫无活力,他们仍按部就班的早饭,学习,午饭,劳动,日复一日。在抚顺,他们已经待了25年之久
1955年彭德怀与罗荣桓将许世友等58名初评开国上将名单递交毛主席1955年彭德怀与罗荣桓将许世友等58名初评开国上将名单递交毛主席,具体名单如何?有哪些人遗憾落选了?为什么?开国将帅的评定是中国当代史的一件大事,除了开国元帅开国大将的名单数次调
他是岳飞后代,收复外蒙古,却遭冯玉祥暗杀,死后被评为民族罪人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由北洋政府控制的中华民国继承了前朝法理,顺理成章地对外蒙古享有治权。但是,外蒙古王公们不这样想,他们想的是本来是跟着满人混日子,现在满人统治的清政府完蛋了
全员绝色甄嬛传,一起进来看娘娘们美貌甄嬛我并不细心打扮。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绿色裙装。头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以彰显我是吏部侍郎的女儿,并非一般的小家碧玉,可以轻易小瞧了我去(原著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