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式官宣,公布量子芯片专利,能打破光刻机依赖吗?
本文原创,禁止搬运和抄袭,违者必究!
华为持续开展芯片研究,积累了深厚的芯片经验。在手机、基带、服务器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芯片造诣。但是华为扩展芯片研发领域,瞄准量子芯片取得了相应突破进展。
根据华为正式宣布,其公布了一份量子芯片专利技术,对解决良率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华为对量子芯片有怎样的布局呢?量子芯片的发展,能否打破光刻机的依赖?
华为公布量子芯片专利
业内关于量子领域的研究进展越来越深入,很多报道相继传来。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带领团队取得"九章一号""九章二号"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
还有阿里巴巴在新型超导量子领域成功突破,两比特门操控精度达到了99.72%,刷新世界纪录。
国内类似的突破进展案例还有很多,基本上都和量子计算,量子芯片有关。让人们逐渐认识到量子技术已经逐渐从理论走向现实,并且未来也有可能进入到生活中,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
在量子技术领域,华为正式官宣,取得了一项量子芯片专利技术。
6月10日,华为公开了一份名为"一种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的发明专利,摘要中显示这项专利涉及量子计算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量子芯片制造难度大和良率低等问题。
若不是华为公布了这项专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华为在量子芯片领域也有布局。华为过往的芯片研发重点都放在了手机,基带等领域,研发出麒麟、鸿鹄、鲲鹏、巴龙等系列芯片。但是在量子领域,华为进行了怎样的布局呢?
其实华为早就开展量子领域的布局,2021年1月份公布了一份名为"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方法及设备"的专利,主要用于量子密钥通信领域。如不出意外的话,华为有可能会按照这项专利技术进行量子通信的探索。
不管是量子芯片还是量子通信,华为进行布局探索都证明会在量子领域继续前行,而且大有一种加速迈进的趋势。或许是为了紧随科研时代潮流,又或者华为找到了新的芯片发展方向。
华为开始频繁探索芯片发展方向,在此次公布量子芯片专利之前,华为还公布过两项与芯片堆叠有关的专利。这是打算另辟蹊径吗?估计很有可能。
但量子芯片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距离生活化,常态化还有一段路要走。将来推动量子芯片落地,发展产业制造,能否打破光刻机依赖呢?
量子芯片的发展,能否打破光刻机依赖?
市面上的芯片几乎都需要通过光刻机完成制造,在光刻机的作用下,实现硅片上的光刻曝光。如果是生产高端芯片,还需要利用EUV光刻机,用13.5nm波长的EUV光源加工高端纳米制程芯片。可以说光刻机是芯片制造必备的工具。
但是量子芯片的发展,能否打破光刻机的依赖呢?或者说对光刻机是否有不可或缺的需求?
其实只要弄清楚量子芯片的原理,就能得出答案了。量子芯片不同于常见的硅基芯片,在材料方面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硅基芯片是采用硅材料的话,那么量子芯片就只是运用量子碰撞实现信息的交互。
在整个的制造环节,对光刻机没有任何依赖。因此未来发展量子芯片对光刻机没有需求,不管光刻机发展到怎样的工艺程度,都不会影响到量子芯片的持续发展。
只是如何让量子芯片形成产业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硅基芯片已经有全球化的产业链生产模式,设计到制造等等各方面的环节都有上百家厂商同时参与。
量子芯片如何走向产业化?
而量子芯片似乎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该如何让量子芯片实现商用,是全新的问题。
必须有完整配套的生产环节才行,好消息是,国产厂商已经在量子芯片的工业设计软件进行布局了。
由合肥本源量子参与研制,推出本源坤元 Q-EDA软件。这是国内第一款工业级别的量子芯片设计工具,为国产厂商发展量子芯片提供设计层面的支持。
联系到华为推出量子芯片技术,如果有需要的话,这款本源坤元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本源坤元的出现让量子芯片的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更多国产厂商进行研究突破,建立量子芯片领域的夯实基础。发展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光刻机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可以将宝贵的时间花在需要的地方。期待在这之后,华为还能取得更多的量子芯片突破。
总结
华为公布量子芯片专利研究,这是华为近年来少有的量子芯片领域研究成果。但也进一步证明华为的芯片布局是多元化的。任何可能存在突破的机会华为都将努力践行,让国产芯片的发展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领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