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采了束花,她把命丢了
本文主稿:我在你左右
"医生草菅人命啊!"
"是你们,就是你们!要是你们抢救得及时,我的小夏怎么会死!"
早晨,某医院急诊室的走廊里又传来了家属激动的哭喊。
这时已经到了医院上班的时间,驻足围观的群众已经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他们的包围圈内,一个中年女人坐在地上,一边流泪一边捶地:"小夏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起来说句话啊!"
大家好,现在是【法医轻科普】时间,我是主稿人我在你左右,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不正经的正经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开头出事的小夏是谁呢?她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家属会对医院的怒气这么大?
不要急,请听我从两个多小时前说起!
清晨6:00,某医院的急诊,医生刚刚忙碌了一夜,打算去值班室在早交班之前小睡片刻,毕竟,这一夜够他忙活的。
示意图,图文无关。图源:纪录片《中国医生》.豆瓣电影
然而,天不遂人愿,刚刚躺下的医生,鞋子都没有来得及脱,就被护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他赶紧起床来到诊室,还没有到达诊室,就被来自大厅的哭喊声吸引了,只见一个急诊平车上躺着一个穿着睡衣的女子,平车边围着三个女人,询问得知,两个是患者的家属,一个是热心的邻居大妈。
医生赶紧与护士一起将患者推进诊室,一切按部就班,建立静脉通路,采血化验,上心电监护。
间隙,医生问,为什么不是120送来的,家属说,等不及120了,所以就打了一台出租车。
医生还没来得及细问,尖锐的心电监护报警声就打断了众人的谈话,心电图上显示一串不规则且已经失去正常心跳波形的图像。
不好,是心室颤动,这是会死人的!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医生来不及多想,立即吩咐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同时给患者吸氧,自己马上冲到急救室的一角,去推除颤仪。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当除颤仪推到病床边时,女子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
不死心的急诊医生依旧给患者做了除颤,一次,两次……
尝试抢救了很久之后,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抢救,无奈地和护士说:"死亡时间8:00。"
得知女子的死讯,无处发泄悲愤的家属将全部的怒火发泄到了急诊医生身上,他们抓着医生的白服,嘶吼着。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双方正僵持不下时,一个尖声尖气的大妈突然喊起来:"快看,小夏的嘴角有干涸的呕吐物,她是不是中毒了?"
大妈说完,貌似又大彻大悟般想起了什么:"啊呀,小夏妈妈别激动,我现在想起来了,昨晚,貌似听到有男人在敲小夏的房门。你们家小夏没男朋友,昨晚是第一次有男人上门,这是不是有蹊跷?"
疑似毒杀,还有疑似男友的不明男子的敲门,情况一下子扑朔迷离起来,仿佛又有了一丝情杀的味道。
医院的领导也听到了急诊家属大闹的消息,立即赶了过来。为了还自己的医生一个清白,也为了不掩盖一起杀人案件,医院决定立即报警。
小夏的家人也同意了,毕竟事关女儿的死因。
由于可能是命案,接到报警后不久,警察立刻赶到了现场。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诊疗活动,警察们兵分三路,一路在急诊室封存抢救时使用的仪器和药物,并拍照固定证据,同时分出人员,找到两间空病房,分别询问医生、护士和家属。
另一组人员由法医带队,在征得小夏家属的同意后,将小夏的尸体运到殡仪馆进行解剖,还有一组刑事技术人员,火速赶往小夏所居住的房屋进行现场勘查。
医院:
接受询问的医生和护士陈述了抢救经过,并出示了相关的医嘱记录。
另一边,小夏的家属也详细反应了情况。清晨4点钟时,他们突然接到了小夏的求救电话,声称她可能得了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还腹痛,心慌得厉害。
得到消息后,家属立即打车出门,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们没让出租车司机离开,而是打着表,等小夏下楼又立即赶往了医院急诊科,但送医后不久,小夏就死亡了。
殡仪馆:
小夏的遗体除去了衣物,躺在解剖台上。
法医对她进行常规体表检验之后,没发现异常,于是开始了对遗体的解剖,这一解剖还真发现了一些异常:小夏的左心内膜下有出血,肺部也有淤血,胃黏膜有点状的出血,在打开颅腔的时候发现大脑也有水肿。
尸检完毕,法医将提取的心血送去做毒物检验,等待结果出来后,再综合分析,慎重地做出死因诊断。
小夏家:
刑事技术勘查组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终于来到了小夏居住的城郊公寓,这是一套一居室,一屋一厨。
刑事技术警察们首先提取了脚印、指纹。虽然小夏发病突然,但是家属并没有对现场造成过多的破坏,现场基本保持了小夏发病当时的情况。
警察们踩着勘查踏板来到了小夏的卧室。这是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屋子一角堆放着各种吃完的外卖餐盒,靠墙的一面,是个很大的书架,从书架上的书看的出来,小夏酷爱悬疑推理类的书籍。
示意图,图文无关。图源:《法医秦明》网剧.豆瓣电影
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并排排列了两套共26本相同的书籍。是法医秦明的小说系列,但是一套已经被翻的破旧不堪,且书上到处写满了笔记和注释,而另一套却保存完好,甚至个别几本连塑封都没有拆掉,看得出来小夏对这个作者书籍的珍爱。
这时正在书架上寻找指纹的警察说道:"哎呦,我也看法医秦明的书,这竟然还是一套限量签名版?哎,这里怎么还有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啊?现在的孩子看的书还真是稀奇。"
带队的老刑警大概觉得这个年轻新人的话太多,于是一边向床上书桌上小夏的笔记本电脑走去,一边训斥年轻警察:"怎么话那么多,快干你的活儿。"
说完,他用戴着手套的手按了按小夏的电脑,电脑从休眠中亮起了屏幕,画面是一个微信群的界面,小夏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早晨3点30分,内容是:"同志们,先不聊了,我看东西有点模糊了,有点恶心,肚子疼,可能是外卖不干净,我先去厕所了"。
这是小夏生前最后一条消息,一个多小时后,她被家人送进了医院急诊,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老刑警注意到了在电脑桌子上的半杯水,既然怀疑情杀投毒,那么这杯水是一定要带走的,吩咐过年轻警员后,老刑警来到了厨房,这间厨房干净整洁,不是因为小夏爱干净,而是因为她基本不在家做饭。
示意图。
厨房的大理石台面上放着一个热水壶,水壶边的一个高台上放着一个水晶花瓶,旁边还有一个倒了的空咖啡罐,花瓶里面插着一把盛开的花朵,但花瓶的水位明显矮了一截,可以看到花瓶内壁较高的位置,有个已经干涸的水渍,老刑警交代将厨房中的水壶中的水也取个样。
另一边,焦急等待毒理化验结果的法医,在收到报告结果的一刻,脑子里就画起了大大的问号:他马上给留在医院的一组打去了电话,详细询问了急诊医生急救时使用的药品,结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难道这就是死因吗?法医心中仍无法确认答案。
午夜,各小组都回到了专门成立的案情侦破小组,开始了案情分析会,大家将各自得到的消息进行汇总,有陌生男人敲小夏家门的情况被排除了,经调查,那个男人是给小夏隔壁送外卖的,邻居大妈听错了。
情杀的可能被排除了,但小夏的死因依旧扑朔迷离,直到负责勘查小夏家的老刑警放出了现场勘查的图片。
当厨房的景象出现在法医面前时,他眼前一亮,一下明白了案情的大概经过!
他立马安排将厨房花瓶中的水与厨房水壶中的水一同进行毒理学的检验,第二天的上午,一夜没有休息的法医等到了毒理检验的结果,胸有成竹地和助手说道,走,先睡醒了再说!我们已经抓到"凶手"了!
又过了一天以后,公安局的一间会议室中。
死者家属、医院方面的代表和负责调查走访的刑警与法医,一起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会议,会上对小夏同学的死因进行了分析。
"小夏的死是一场意外,如果一定要给这起案件加上一个凶手,那么这个凶手是小夏自己,是她自己杀死了自己!"法医开门见山地说。
小夏的家属,一个中年女人立刻从座位上跳起来:"什么?你们胡说什么?我们家小夏这么文静,还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怎么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说完,她就要对法医破口大骂。不久前刚刚经历网络键盘侠恶意攻击的法医,看到这一幕,立马想到,这个中年女人可能又要说:肯定有官官相护的黑幕这类的话。
也许还更糟糕,法医已经预见到自己可能又要莫名多一个表哥的称呼,他立马先人一步说道:"你听我先说完,如果你有意见,可以申请对尸检结果重新鉴定。"
中年女人:"好吧,你说吧,就看你怎么说,先告诉你,你可骗不了我,我机灵着呢!"
法医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在小夏的血液里发现了强心苷的成分,这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衰的药物。而经过我们的尸检,发现小夏的心脏没有发生心衰的病理改变,同时也向医院的急诊医生确认过,在抢救小夏的过程中,也并没有使用强心苷类药物。
医院示意图。图源:纪录片《中国医生》.豆瓣电影
"那么所谓的强心苷类药物到底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它是一类被用于治疗心衰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下面二个方面:
第一,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一种叫做Na⁺-K⁺-ATP酶的结构,使得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
第二,对于有心衰并伴心率加快的患者,可以通过兴奋心脏的迷走神经,降低心率(PS:兴奋人体的交感神经,心率增快)
"但是当强心苷高浓度时,在兴奋迷走神经的同时,还会兴奋交感神经,前文中说交感神经兴奋会造成心率的增快(也就是说,在强心苷中毒时,毒物会同时影响两类控制心脏的神经) ,这就造成了当强心苷中毒时,心脏会发生各种心律失常,这也是强心苷中毒的主要死因,而强心苷对心衰的治疗剂量往往与中毒剂量很接近。
"此外,强心苷中毒还会兴奋呕吐中枢,这就是为什么你们会发现小夏死的时候会有呕吐,此外,还会出现腹痛,视物模糊等症状,这已经通过小夏死前在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得到了证实。"
中年女人:"你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们要知道小夏是怎么死的。"
法医推了推眼镜:"好的,那么通过现在我们掌握的证据,以及对小夏住所的现场勘查,我们对小夏死亡的经过,已经可以进行还原。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由于酷爱悬疑推理,小夏经常和爱好者在群里聊天到很晚。
案发时,小夏由于疲倦,想到厨房烧水冲一杯咖啡。
但是,当她到厨房时,发现咖啡没有了,并不慎打翻咖啡罐,同时将旁边高台上浸泡含有致命强心苷毒物的夹竹桃花瓶打翻,花瓶中水分流入水壶,同时进入水壶的还有5片夹竹桃叶片。
夹竹桃。图源:太平洋摄影博客
警方后来在现场提取到了带有夹竹桃叶片的水壶和已经缺少一部分水分的花瓶。根据花瓶干涸的水渍推算,至少有100ml左右的有毒花瓶水流入小夏的水壶中。经过对水壶内容物和花瓶中水分的毒物分析,确定其中含有强心苷的一种,称为夹竹桃苷的成分,与小夏血液中所含毒物一致。
由于小夏没有注意水壶中掺入有毒物质,继续将水烧开饮用,她电脑桌旁找到的水杯中也发现了夹竹桃苷成分。
小夏在饮用有毒开水之后,发生了中毒。
首先,由于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小夏出现了视物模糊,眩晕,头痛,然后出现了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出现不适后,小夏向亲属拨打了求救电话,但他们赶到时,小夏的中毒症状已经逐渐加重,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的表现。你们将小夏送入急诊室时,小夏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室颤,室颤是心室肌由于正常的收缩节律被打断而发生的心脏排血功能丧失,心脑等重要器官得不到血液灌注,而发生死亡。
正常心电图形状,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正常心电图各波形含义,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室颤的心电图(与正常心电图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室颤的心电图已经完全失去了正常心电图所体现的各个阶段的电位变化),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这就是小夏死亡的经过。
此外,经过警方对小夏同事的走访,得知,小夏花瓶中的夹竹桃是小夏下班经过路边花坛时,发现开花比较好看,所以采摘后带回家中放入花瓶的,也排除了人为蓄意将有毒夹竹桃带入小夏家中投毒的可能。
"我们在小夏所居住的公寓中的水杯,水壶和花瓶上也都只提取到了小夏一个人的指纹,所以也可以排除他人投毒的可能。"办案的老刑警补充说。
听完法医和老刑警的解释,小夏的家人终于低下了头,她心情沮丧,迈着蹒跚的步伐,被其他亲属搀扶着走出了公安局的大门。
这时女人没再哭泣,想必此刻,哭泣已经无法表达她内心的痛苦了。
路边常见大片的夹竹桃。图源:太平洋摄影博客
这就是今天的文章,俗话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读完本文之后,想必大家也深刻的体会到,不光是野花,就连花坛里的花最好也不要盲目采摘,因为很可能带回家的就是死亡陷阱!
写完本文后,笔者主要有两点体会:
第一,读者或者读者家人在遇到突发疾病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求救。
在120电话中,请尽量冷静地回答120急救中心对您的询问,例如,患者的意识情况,呼吸或者脉搏情况等。
第二,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犯罪。
笔者在写作时,为了让故事合理,对中毒剂量,中毒发作时间都有很精细的考量和推演,甚至为了让小夏毒发身亡,故意将小夏被送医的方式设定为出租车。
如此,终于在被救成功的前一秒,我"送"小夏上路了。
事实上,这仅仅是小说中描写的完美场景,现实中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当犯罪分子设计犯罪阴谋时,总是会露出各种破绽,同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警察叔叔们也在不断完善各种侦破案件的刑事技术手段,只是不对外公开而已。
所以,相信存在完美犯罪,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和对探案技术的无知而已。
编者按:
本文更新前,审核编辑鲁鲁修还看到选(wa) 题(keng) 群,有小伙伴分享了一则资讯:
足可见今天的科普,很有意义!
毕竟,在某分享平台上,也能刷到好多小姐姐分享的夹竹桃花丛合照。
细看分享文案,有些小姐姐也知道夹竹桃是有毒的,但大家好像都没当回事。而这种忽视,真的很危险!如果是体质敏感的人去效仿,或是有人没细看说明文案,就跟风拍摄,那么也许下一个不幸中招的人,就在你身边!
真心希望大家多转发,让更多人认识到美艳花朵的危险!
主稿:我在你左右;审核:鲁鲁修、包包;质检:笑言;排版:CC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上.下.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2]郭景元.法医鉴定实用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5
[3]杨宝峰.药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王庭槐.生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赵庆桃.夹竹桃中毒1例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2.11(增刊)
[6]赵文娇.曾伊萌.夹竹桃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5)
[7]林永泉.荣丽华.10例夹竹桃中毒报告[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117)
[8]题图来源:《不可饶恕》.豆瓣电影;配图来源:pexels
本文系法医秦明小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