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一天,内蒙古宁城县的一名男子在参加一场葬礼的时候,意外被一道闪电击中不幸去世。家人忍着悲痛将遗体送往殡仪馆进行火化,不料意外再次发生,火化进行到一半时炉内突然爆炸了,整个遗体被炸成了无数的碎块!当人们对爆炸的原因正感到蹊跷时,却无意中牵扯出该男子去世的真正原因。 据村民回忆,当时这名男子是在葬礼上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的,人随即就倒了下去,连抢救都来不及。检查的结果是,除了身上被雷炸了一个洞,没发现其它可能导致他意外去世的原因。于是,医生给出了"雷击死亡"的证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祸,家人一时也无法接受,但也只能强忍悲痛将其送往殡仪馆火化。谁知道,意外再次降临到这名已经去世的男子身上。 火化进行到一半时,火化师突然听见了巨大的爆炸声音,似乎连殡仪馆都被震了一下,那扇重达40多斤的扒灰炉的门也因为巨大的冲击波被震开了,炉内未火化完的遗体被炸得到处都是!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好端端地身体怎么会突然爆炸呢? 火化师赶紧停止了火化工作,并再次检查确认不是火化炉的问题后, 细心的火化师从一堆遗体碎渣中发现了一个长约10CM、直径达到3CM的筒状物 ,外表看起来更像一枚炮弹!在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后,确认这个东西不属于火化炉,也就是导致爆炸的原因并不是火化炉老旧引起的,而是另有其他! 这时,细心的工作人员在这个筒状物上发现了印有"343"阿拉伯数字的编号,顺着这个编号人们找到了这枚"炮弹"的"主人",是气象部门专门用的"防雹弹"。导致男子去世的就是这枚防雹弹。 原来事发当天,当地气象部门正在进行防雹弹的发射,正常来说炮弹在被发射出去后会吸附在已经形成的冰雹颗粒上,大颗的冰雹会被迅速分解成雨滴降落地面,避免冰雹给人们造成破坏。而男子体内这枚防雹弹很可能是发出去后没有爆炸,而是成了一枚哑弹。因为高射程的发射高度能达到8000米,所以当这枚防雹弹变成了哑弹后,它仍然以极快地速度降了下来。不巧的是,刚好砸中了男子,房子也因此被巨大的冲击力弄出一个大窟窿。 弄清楚了男子去世的真正原因后,人们才开始慢慢改变对这家人的态度,不再躲着他们,也不再各种猜测"是不是遭到了报应?"但这次遗体爆炸的事实,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人在去世后,并不会立刻拉去殡仪馆火化。像很多农村地区都有停灵的习俗,就是遗体在家里停放三天或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供亲人祭拜,然后才会将遗体随着棺材一起安葬或者将遗体拉去殡仪馆火化。城市的话要更简单一些,家属带上死亡证明就可以将遗体直接拉去殡仪馆了。 到了之后,工作人员会认真核对逝者的各种信息,确保死亡证明上的人和即将要被火化的人是同一个,避免因为工作疏忽大意酿成无法弥补的过错。信息核对无误后,工作人员会再次检查逝者身上有无佩戴金银首饰、体内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物品,会让家属配合将这些物品取下来妥善保管,这些东西是不可以跟着逝者一起火化的。 当然,如果是城市里入殓的工作会更细致一些。入殓师会对遗体进行清洗、化妆、穿寿衣等繁琐的程序,让逝者能以体面、安详的样子跟亲人作最后的告别。举行完告别仪式后,遗体才会被送入火化间进行火化。 送去火化的人,从开始点火到最后变成骨灰,中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随着火化设备的升级改造,现在火化一具遗体需要的时间更短,45分钟就能结束整个火化过程。不得不令人唏嘘,看似漫长的一生,不用一个小时就从这个世界失去了痕迹,就像不曾来过。 火化确实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不能接受,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至今仍然实行的是土葬。对于火化,人们存在的误解和偏见还真不少,比如火化时人会突然举起胳膊或坐起来,喉咙里还会发出"啊呜啊呜"的求救声,火化师会拿着工具在逝者身上戳很多破洞,还会在火化进行到一半时用叉子给遗体翻身!猜测和误解的背后,就是人们对火化师的工作充满了偏见和质疑,他们为什么不尊重逝者? 其实,现在这些情况几乎不存在了,火化设备的升级不光大大提升了火化效率,而且也不需要火化师再去进行一些"不尊重"逝者的操作。火化的参数设定好以后,只需按一下启动按钮,接下来就是全自动化运作,火化师只用随时关注炉内情况就可以了。 但在以前,火化师确实要做不少"不尊重"逝者的事情,比如火化前用铁钩在遗体的肚皮上扎几个洞。别说家属接受不了火化师这般"粗鲁"地对待他们逝去的亲人,就连普通人都看不下去,人都走了为何还要继续伤害他呢?其实,火化师这么做并不是不尊重逝者,反而是为了让逝者走得更体面不得不进行的一项操作。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一、以前的机器设备陈旧,如果不进行相关操作火化时可能会发生意外,遗体遭到破坏 。火化炉内的温度会随着火化的进程不断升高,从最初的200℃左右一路飙升到900℃甚至更高,遗体在此过程中会迅速失去水分。 肚子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火化时会在高温的作用下体内压强增大,如果不能及时将体内的气体排出,则很可能会因为压力太大造成遗体爆炸。一具完整的遗体被炸得到处都是碎块,家属肯定接受不了这个惨状,作为工作人员这也是工作的严重失职,后果比较严重。 所以为了让火化过程进行的顺利,不发生意外情况,提前将肚皮上扎一些小洞,让火化时产生的气体能顺着这些小洞迅速排出来,就不用担心会发生遗体爆炸这种难堪又难受的事情。 二、保证遗体火化的更加充分,是对逝者和亲属的一种尊重。 火化是生命的最后终点,每个人都希望在最后一程时走得体面、有尊严,所以秉着这样一份信念,火化师就会提前预测到火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做好预防措施。 人体中骨骼是最难烧的,其次是内脏,虽然到最后内脏会完全化为灰烬,但如果不提前将肚子扎破,很可能会在火化时发生爆炸。不光火化的不是太充分,而且完全没顾及到家属的情绪,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在最后一程时还要经历这样的痛苦。逝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前来送别的家属也没有得到尊重,违背了服务行业的初心。 三、工作职责的要求。 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仅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还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火化师用铁钩在遗体的肚子上扎洞,其实也是工作职责的要求,是为了让逝者走得更体面。严格遵守这项规定,保证了遗体火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是对逝者负责的表现。虽然看似不体面、不尊重逝者,实则恰好是为了让他们体面,是发自内心地在尊重他们。 所以,火化师的这种操作并不是不尊重逝者,也不是故意破坏遗体、对家属不负责,相反这个操作保证了逝者最后的体面,做到了对家属的负责。由此可见,火化师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胆子大、不害怕就可以胜任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特别注意,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火化前再次确认检查遗体身上没有佩戴贵重的金银首饰、体内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可能导致火化过程发生意外的物品。 确认检查这些物品,一是为了避免跟家属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毕竟金银首饰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二是为了提升火化效率,防止这些首饰及人工零件在火化时融化或爆炸,对收集骨灰造成影响。 二、火化过程中随时关注炉内情况,根据遗体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火化的各种数据参数。 并不是每一具遗体火化时设置的参数都是一样的,年龄、性别、去世的原因、骨骼的情况等等因素都会对火化进度造成影响。所以根据遗体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各种参数,也是一名合格的火化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三、火化结束后根据家属的要求将骨渣研磨成粉末状,再动作轻柔地装入骨灰盒中,双手将骨灰盒递给家属。 火化结束后,就剩下一堆象牙白的骨渣,火化师将骨渣研磨成粉之后装入骨灰盒,动作一定要轻柔,这是对逝者的尊重。递给家属骨灰盒时,一定要双手奉上,这对家属来说也是一种受到尊重的体现。 四、整个火化过程务必保持庄重肃穆的神情,这是对逝者和家属最基本的尊重 。火化的过程对家属来说是充满了悲痛情绪的,很多家属在面临遗体被推入火化炉的那一刻,都会哭到浑身瘫软。此时,为了尊重逝者,更为了尊重家属,火化师的神情务必要保持庄严肃穆,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结 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岗位职责,我们只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才可能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待工作,我们要认真负责,充满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才能完全摒弃世俗的偏见和误解。 同时也在启发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去做更多有意义、值得我们付出的事情,比如多陪伴家人,多去认真了解别人在背后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