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权力资源与美国最为接近的就是欧洲。尽管美国的经济总量比德国多4倍,但欧盟的经济总量略高于美国;欧洲有近5亿的人口,远远超出美国的3亿。美国的人均收入高于欧洲,因为新加入欧盟的一些国家没有最初加入的西欧核心国家富裕。但就人力资本、技术和出口而言,欧洲是美国的同等竞争对手。在2010年春希腊等国的财政问题引发金融市场担忧、形成危机之前,经济学家们曾推测,欧元可能会很快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然而,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恢复市场信心不得不组织9.25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警告说,如果欧元崩溃,"那么崩溃的将不只是货币……欧洲将会崩溃,欧洲联合思想也将崩溃"。 在军事方面,欧洲的国防开支不到美国的一半,但其军队人数更多,两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在软实力上,欧洲文化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吸引力,以布鲁塞尔为中心的欧洲联合对欧盟的邻国也具有强烈吸引力。在国际制度构建中,欧洲人一直是重要先驱,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评估欧洲的资源时,一个关键问题是,欧洲是否会形成足够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凝聚力,在广泛的国际问题上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还是它将继续保持有限的国家集团现状,各成员国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不同的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换句话说,欧洲的权力转化能力如何? 在不同问题上,答案是不一样的。在贸易及世界贸易组织内的影响力上,欧洲是美国的同等竞争者,能够平衡美国的权力。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和1999年年初欧元的发行使欧洲在货币事务上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作用与美国的作用几乎同等(尽管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削弱了外界对欧元的信心)。在反垄断问题上,欧洲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意味着美国企业如果想要实行合并,必须同时得到美国司法部和欧洲委员会的认可。在网络世界中,欧盟正在设定全球隐私保护标准。 与此同时,欧洲联合的程度也面临着重大限制。尽管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走过了60年,但各国的国家认同仍然强于共同的欧洲认同,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追求尽管比以往有所减弱,但仍然重要。欧盟成员国增加到了27个(还会更多),这意味着欧洲的各项制度很可能将继续单独存在,不大可能形成强大的欧洲联邦或单一的欧洲国家。这么说并不是轻视欧洲的制度,也不是要贬低它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欧洲法律一体化在发展,欧洲法院的裁决已经迫使成员国做出了政策调整。然而,欧洲的立法和行政一体化滞后了,尽管欧盟设有主席和主要对外关系负责人,但欧洲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一体化仍然有限。用前欧盟委员会委员彭定康的话来说:"我们与美国不同,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重要。" 几十年来,欧洲的情绪总是在过度乐观和"欧洲悲观论"(当前情况)之间摇摆。正如一位记者在2010年报道的:"在美国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主导的新地缘政治秩序中,欧洲开始看起来像个输家……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就哥本哈根协定展开成败攸关的会谈时,没有欧洲领导人受邀出场。中国邀请了印度、巴西和南飞领导人。那次会谈和欧洲人的缺席成了2009年的‘开创性形象’。"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希腊为首的很多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问题暴露了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的限度。 正如《经济学人》杂志所指出的:"现在关于欧洲相对衰落的讨论几乎无处不在……你可能会听到关于未来欧洲地位的悲观数字,它们不无道理。1990年,欧洲拥有世界1/4的人口。而到2060年,欧洲人口可能仅占全球人口的6%,并且其中的1/3的人口的年龄将在65岁以上。"欧洲确实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但人口规模与权力并不高度相关,"长期以来,关于欧洲衰落的预测都没有成为现实"。 20世纪80年代,分析家们谈到了欧洲的僵化和严重衰落,但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欧洲显示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和制度发展。"欧盟的行为方式——分享权力、制定协议、通过不计其数的委员会解决冲突——看上去可能是令人厌烦甚至懊恼的,但在日益网络化和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它已经成为国际标准。"正如欧洲理事会对外关系负责人所言,"传统智慧认为,欧洲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欧洲缺乏远见,各国各自为政,沉迷于法律框架,不愿意运用军事权力,经济僵化,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的主导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罗马帝国……但问题不在欧洲,而是我们对权力的理解已经过时了"。 政治学家安德鲁▪莫劳夫奇克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单独和集体而言,除了美国以外,只有欧洲国家有能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广泛领域发挥全球影响力。现在的世界是两极世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可能也是如此"。对欧洲的悲观预测以19世纪的现实主义观点为基础,该观点认为:"权力与整体全球资源中的相对份额有关,各国持续着零和竞争。"此外,正如他所指出的,欧洲的军事实力位居全球第二,其军事开支是全球的21%,而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军事开支分别只占全球的5%、3%、2%和1.5%。欧洲各国在塞拉利昂、刚果、象牙海岸、乍得、黎巴嫩和阿富汗部署了几万军队。就经济权力而言,欧洲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其贸易额是世界贸易总额的17%,而美国的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2%。世界50%的对外援助是欧洲发放的,美国仅发了20%。 就相对权力而言,如果欧盟能够克服内部分歧,努力成为传统现实主义权力均衡中美国的全球挑战者,这些资源可能会对美国的权力形成抵制。但如果欧洲和美国继续保持松散的联盟或者中立,这些资源可以强化双方的权力。正如《经济学人》杂志10年前做出的推测,在军事安全领域,很可能"到2030年前后,欧洲和美国将会遇到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同样困扰",这些地区包括俄罗斯,中国以及西南亚的伊斯兰世界。 经济层面,美欧不大可能分裂。新技术、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强大的风险资本和企业文化使美国市场对欧洲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美国在大学和研发领域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2.7%,是欧洲的两倍。美欧双向直接投资高于与亚洲的双向直接投资,将双方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1/3以上的贸易发生在跨国公司内部。并且,尽管贸易会不可避免地引发民主国家内部某种程度的政治摩擦,但只要美欧双方愿意合作,它们都能够从贸易中受益。美国与欧洲的贸易比美国与亚洲的贸易更均衡。 在文化层面,美欧双方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相互抨击又相互欣赏。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民主及人权价值观拥有更多的共同点。美国和欧洲也都不大可能威胁到对方的关键或重要利益。双方围绕冲突利益的权力斗争可能会停留在更为普通的层面。(参考文献,《论权力》约瑟夫·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