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就是消极的典型代表。这可是千古冤案。 要弄懂"无为而治"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懂"无"。 "无"为何物? 大部分人理理成"無"。"無"指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的真空。而"无"指虚无,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实有"。 在《道德经》中有三个词表达"道"。名词用"道",形容状态用"无",形容轻重分量用"柔"(天下至柔)。 我们知道"道生万物",能够产生万物的必然是:规律法则方法,简称"规则",任何事物都有内在规则,这也是形成万物的本质。 而"规则"看不见摸不着其状态是"无"。所以"无"也指"道"、"规则"、"规律法则方法"。 所以"无为而治"指"规范的行为治理"。也就是现代语境中的"科学治理"。 一个提倡科学治理的大佬,却被我们冤枉了千百年,是应该平反昭雪啦。 顺便提一句"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事物起落都受规则左右"。现代语境的"事物生发与终结都是规则作用的结果"。比如沧海桑田、生老病死都是规律法则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