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第四师的雷达侦测到两架F-86佩刀式飞机飞到了三都澳上空,盘旋两圈后消失。 随后又发现4架F-84雷电式战斗轰炸机向北驰进。 四师指挥所立即察觉到,敌人可能要实施轰炸,其目标极有可能是正沙埕港起航的一支运输船队。 四师师长李文模当即命令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战功的英雄、十团大队长王昆亲自出战,率领田怀春、徐富根、陈玉皖等三位飞行员,驾驶4架米格—15比斯歼击机直飞预定战区拦截。 14时07分,观测所通知王昆,第一批国民党军飞机已经到达马祖上空,后面一批也已飞过白犬列岛,逼近东冲港。而标示我机的红线才到达齿头山上空。 为了争取主动权,王昆决定先抢占高度。他向中队命令:"爬高到7万米,扩大双机间隔。" 王昆4机迅疾如风,来到福瑶岛上空。 提前发现,才能把握生克敌轰胜的机会。王昆果断地命令:"投掉副油箱,重点搜索!" 王昆首先发现前方一个小黑点,立即向地面报告:"左前方发现目标,距离10公里。" 地面指挥命令:"空中没有别的情况,坚决打!" "588明白。" 王昆逼靠上前,看清楚了:在这片空域,只有这一个黑点在向左移动。 他有点纳闷:为什么只有一个黑点?一架国民党飞机?这同地面通报的情况不符。是不是国民党空军搞"鱼饵"花招?更有飞机隐藏在云间? 时间不容他犹疑,他决定先占据有利位置,判明情况再采取行动,便向中队下达命令:"加强警戒,跟好队,右转弯接敌。" 王昆带领战友,在福瑶岛南20公里上空切半径靠近那一架国民党军飞机。 王昆把整个空域收在目视之下,仔细观察,没有发现其他国民党军飞机。他加满油门向前通近。 越向前,看得越清楚了:国民党军飞机机头尖尖的,机尾低低地向下聋拉,是一架F-86,孤零零的,估计是掉队了,王昆决心敲掉它! 眨眼间,距F-86飞机只有400米了,王昆就要开炮了。 且慢!王昆发现进入角度太大,一次射击不中,不但不能奏效,反而会打草惊蛇。 王昆把手移开炮钮,想趁国民党军飞行员还没有发现的时机,尽快调整到有利于攻击的位置。但他过于性急,猛一拉杆,飞机一抖,向左进入螺旋。 不好!王昆沉着地向战友通报:"加强警戒,我前方有一架F-86,我进入螺旋。" 飞机在空中突然进入螺旋,是飞行员最忌讳的事情。飞机本来在高速飞行前进,突然失去了速度,像陀螺一样急剧地旋转着向下坠落,不能及时从螺旋中改出来,瞬间便会机毁人亡。 战友们都在王昆上空盘旋,护卫着他,免受攻击。 王昆沉着冷静地收油门,抱杆蹬反舵,飞机只旋转了一圈便改出了螺旋。 王昆感谢老战友肖广,是他专门去空军部队学习取经,学会迅速改出螺旋的经验,向全团同志传授技术。在今天的紧要关头,这经验使自己转危为安。 王昆改出螺旋,但拉开了同F-86飞机的距离。王昆十分懊恼,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小心,错过了一次极好的进攻机会! 突然,前方的F-86转了个180度的大弯,加大了速度。看来,是发现了有米格飞机在后了。 地面指挥员及时命令:"588,F-86要逃。航向85度,快追!" 王昆看战友们都按战斗队形跟在后面,他放心了。 王昆一推油门,追赶向前。敌方飞行员发现有飞机追击在身后,左右猛压坡度,机动飞行。 王昆迅速向F-86飞机右下方闪了闪,避开国民党军飞行员视界,加速逼靠上前。 距离700米,瞄准具光环套住了目标,他及时按下炮钮,一串火链穿进F-86的机身。 刹那间,敌机右翼冒出黑烟,再也把持不住,左下滑倒转,急剧地向下跌落。 王昆审慎地报告地面:"F-86冒烟了。" 地面指挥员考虑飞机油料将要耗尽,命令王昆4机返航。 国民党军4架F—84雷电式战斗轰炸机,窜进到东冲锚地上空,企图偷袭我运输船队。 早有防备的高炮部队和舰艇对空火力,按照预订方案,奋力拦截,击落其中1架,打伤2架,迫使它们不敢低飞,在高处胡乱丢下炸弹后,迅速逃走。 当王昆回到机场,观测员石帮梁首先注意到机头炮管熏黑了,说明空中开炮了,没过多久又冲洗出射击判读胶卷,判明F-86飞机被击中坠落。 接着,地面观察所报告,证实一架F-86飞机被我击落,坠入大海。 这时,王昆才报告说:击落国民党空军F-86佩刀式战斗机1架。 要知道,F-86佩刀式战斗机号称"美国飞机制造的精华"、"美国空军的骄子",却在中国上空再次遭到了失败。 国民党空军以"佩刀式封锁天空"的妄想,随着佩刀式的折断、坠落而烟消云散。 人们拥向英雄飞行员王昆,从四面八方把手伸给他,祝贺他又打了胜仗,在国土防空作战中,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出动的"王牌"战斗机,创造了我军空战史上的又一个精彩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