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代价# 最近,"嘎子"谢孟伟又火了。 风口浪尖上的热度,甚至让人产生"嘎子再度攀上演艺巅峰"的错觉。 虽说骂名也是名,但这一次的走红方式,却让"嘎子"谢孟伟觉得有些糟心。 谢孟伟这一波的热度,来源于他新电影《硬汉狙击》的花絮,被做成广为流传的恶搞视频。 视频网站的鬼畜区里,铺天盖地都是"嘎子"谢孟伟。 嘎子偷狗。 嘎子偷瓜。 嘎子偷人。 在娱乐圈,嘎子是末流,但在鬼畜区,嘎子成了其他明星高不可攀的"断层"顶流。 大家都拿他取乐,被嘲上风口浪尖。 互联网水太深,自欺欺人的"嘎子"谢孟伟,终于付出了代价。 嘎子遭群嘲的"前世今生" 《硬汉狙击》这部电影是谢孟伟回归影视界的象征。 可以看得出,为了这部电影,嘎子确实耗费了不少心力。 资金上,嘎子号称投资6个亿,又自称卖了两套房,往里边追加了四个亿。 宣传上,铺天盖地的通告与王婆卖瓜都少不了。 "电影可能超越《战狼2》。" "预估票房200亿。" "单套装备价值逾80万,嘎子大手一挥买下了20套。" 吹牛无边,打脸疾如闪电。 很快就有网友扒出,嘎子口中所谓的高级货,在电商平台上动动手指就能买到。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再看现场流出的花絮,更是让电影制作水准暴露无遗。 不见"硬汉",只见疑似偷狗贼的嘎子,正鬼鬼祟祟地端着疑似捡来的武器,迈着步子,龟缩着脑袋,四处张望。 仪态之猥琐,举止之诡异,网友调侃像极了"进村来偷狗的"。 谢孟伟手中的枪,被P成了狗、酒,从表情包到鬼畜视频,应有尽有。 网友玩梗也玩得欢。 嘎子,怎么就沦落到了这步田地? "嘎子偷狗"的前情提要,是震铄当代互联网的"潘嘎之交"。 2020年起,嘎子频繁在直播间兜售酒品,由此他开启了连环翻车之旅。 口中叫嚷的是"茅台",定睛一看却是"茅坛"。 号称"原价1399,现价只要398,差价嘎子贴钱补。" 不知道的,还以为捡到了大便宜,但有人扒出,这款酒成本300。 每忽悠成一个冤大头,嘎子就要含泪收下一张百元大钞。 诸如此类的,还有成本价39块9的洋酒,把原价虚报至888元。 除了酒品价格虚报,嘎子还卖过鞋,有粉丝购买过后发现质量问题,退货无门。 三番两次,嘎子终于激起了众怒。 官方介入后,将其直播间定性为"带货炒作",给予封禁的处理。 吃了一堑过后,谢孟伟的气焰方才平复。 回应质量问题时,他声泪俱下,连声喊冤。 不仅如此,还与潘长江连麦谈心了一番。 如此一来,便有了潘子那句刷爆人品的金句,"互联网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啊,孩子!" 事件发展至此,还是一出演艺圈品德兼修的长辈,苦心孤诣奉劝晚辈的温馨故事。 可不曾想,短短几个月过后,潘长江自己也带起了货,卖酒卖得风生水起。 与嘎子的经历如出一辙,潘长江同样被网友质疑虚报原价。 一时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蜂拥至嘎子谢孟伟的直播间,让他反过头劝劝潘长江。 谢孟伟的回应是:"家人们,我只能管好自己。" 潘长江与嘎子这一来一回的故事,在网络上流传开后,网友把它总结成现代成语故事——"潘嘎之交"。 "潘嘎之交"归纳的不仅是潘长江与谢孟伟双双在直播间翻车,也简单粗暴地归纳了他们的人生。 从前的潘长江,是舞台上的"老戏骨",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如今的潘长江,堪堪要与"晚节不保"四字紧密相连。 从前的谢孟伟,是经典国民剧集里的"小童星"。 如今的谢孟伟,是把观众当韭菜的带货网红,因为自欺欺人,所以名声一落千丈。 这一出"退化史",还得从他光辉的童年开始说起。 《小兵张嘎》爆红之后的落寞人生 谢孟伟的早期经历,幸运占了极大的比重。 他出生在河北保定的农村,年幼时期的他爱好就是招猫逗狗。 瞧着他调皮捣蛋,家人索性让他拜师学艺,学习京剧,专攻武丑专业,这样就能尽情地翻跟斗打滚。 到了谢孟伟即将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东拼西凑,咬咬牙把谢孟伟送进了中国戏曲学院附小。 谢孟伟刚进学校就感受到了落差,同学们的鞋子成百上千,自己穿的是几十块钱的鞋子,买瓶矿泉水都要琢磨一番。 同龄人的嘲笑激起了谢孟伟的胜负欲,既然经济条件比不过,那就在学习上下苦功夫。 同学7点起,谢孟伟便6点起,晨跑跑足六七千米。 同学翻6个跟头,谢孟伟便翻60个跟头,舍弃一顿晚饭也要苦练基本功。 原因无他,就是想要出人头地,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即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戏剧学院附中,生活轨迹依旧是练功房与教室。 命运也适时给了他嘉奖。 2003年,《小兵张嘎》剧组来到学校物色演员,老师把他带到导演跟前。 导演瞧着他其貌不扬,便调侃他是不是送礼走后门得到的名额。 谢孟伟一听不乐意,当即反呛:"什么后门?我是凭自己真本事进来的。" 这么一咋呼,导演反倒看中了他身上那股劲儿劲儿的样子,觉得他是嘎子的不二人选。 用谢孟伟自己的话来说,他是相当幸运的,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戏就火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 从此,"嘎子"这个名字,就跟谢孟伟捆绑在了一起。 因为深入人心,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嘎子就是谢孟伟,谢孟伟就是嘎子。 但《小兵张嘎》之后,谢孟伟并没有继续演艺道路,而是回到了京剧老本行。 在那时的他看来,京剧是一门艺术,可比影视剧高级多了。 2006年,谢孟伟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 上了大学后,谢孟伟再度开始接戏。 原因是:"很多理想只有解决温饱之后才能够实现,而拍戏,比演舞台剧更赚钱。" 可最佳时机已过,谢孟伟也已经是大人模样。 "我长大了,不是嘎子了。" 没有市场,剧组和观众也看不上自己了。 念中戏附中时是第一,考大学时是第一,第一部戏大红大紫,谢孟伟觉得男一号也非自己不可。 但事实不是如此。 《小兵张嘎》之后,谢孟伟出演男一号的机会寥寥无几,《小兵张嘎》带来的热度也消耗殆尽。 面对巨大的落差,谢孟伟几度萌生了改行的想法。 为了获得所谓的"人脉",谢孟伟曾经跑到横店串场,几杯酒下肚,仿佛感知不到辛辣。 但经历过这么一次后,谢孟伟便对这套小演员修炼法则产生了抵触,再也没去过这样的场合。 于是乎,他让观众们记住的角色也仅此一个"小兵张嘎"了。 他不是没有做过挣扎。 他曾经试图迎合市场,结果是:"你认为迎合了,实际上没有。" 他把"迎合",理解成了"哗众取宠"。 2017年,沉寂了近十年的谢孟伟分外积极。 他自导自演的网络电影《无主之城》,反响平平。 同年,他发布了亲自作词并演唱的歌曲。 浏览一遍歌词,通篇都是贬低与鄙夷。 点开MV,谢孟伟满脸自我陶醉地展示自己的肌肉,证明他的阳刚之气。 网友评价:不是娘,但却是直男癌。 但他在互联网上的画风,有时又是这个样子的。 借着这几个小动作,谢孟伟的确获得了小小的讨论度。 从"白洋淀"到直播间 但真正让他占据大众视野一角的,还得是直播间。 2020年,因为大环境的关系,许多剧组停工,谢孟伟也彻底没戏拍了。 据他所言,差一点儿就要靠借钱度日。 诚然,直播解决了生计问题,但谢孟伟的吃相太焦急,显得有些不太灵光。 互联网水深,初次下水,谢孟伟就暴露了不识水性的弱点。 直播间看着来钱快,门槛低,但想要做好,并不是只需要动嘴皮子的行当。 选品要用心,既要想方设法揣摩观众的购买欲,又要辨识商家的花言巧语,遴选质量过关的商品。 想要让直播间拥有价格优势,还得考验团队的能力,与商家斡旋。 不费一番心思,打定主意就要动动嘴皮把钱赚也不是不行,但牺牲的是口碑和发展前景。 而嘎子的"溺水",就是从品控开始,一步一步,深陷质量问题,口碑和名声落入漩涡。 选品做不到严格把关,还拿着一出出的剧本套路直播间里的"家人"。 说自欺欺人都是好听的,明显就是背信弃义。 嘎子说直播间里面的他,就是真实的他。 的确很真,没有一般明星降维来到直播间的骄矜,从不考虑人设管理,也不会粉饰自身的形象。 为求排面,谢孟伟曾要求上广州塔进行直播,为此在大马路上与主办方争执不停。 虽只是三线演员,但谢孟伟身上还是有些"明星降维加入直播间"的派头与矜持。 与人连麦的过程中,谢孟伟突然说了一句:"一个小网红,你有什么资格评价我。" 一句话成功点燃了对面的怒火,嘎子遭怼:"你现在和我一样,都是网络乞丐。" 有人嫌他在直播间里的形象不好,对此,谢孟伟的自我认同感颇高:"拍胡子瞪眼,我很开心。" 可惜,他的真性情并不符合网友的口味。 他的肆意真性情,在观众心中是与低素质画上等号的。 另一方面,直播间里放肆的真性情,也约等于切断了演戏这条路。 演员性格的真实面暴露太多,在观众心中,角色的可信度是大打折扣的,如此能演的范围就小了。 或许有人说:反正都捞得这么多钱了,人家哪会理会这些? 话是这么说,可是在嘎子自己似乎还是对演员身份更有认同感。 嘎子的"悲哀"与"活该" 直播间是娱乐圈的边缘,因为这儿汇聚了太多娱乐圈的边缘人。 没有哪一个珍惜前途的当红明星,会抛下骄矜、神秘感,跑去抛头露面,吆喝来吆喝去。 带货与演戏是天平的两端,有人在演艺圈爬不到顶端,索性把砝码压在带货一侧,能赚一分是一分。 可实际上,许多明星甚至没有权衡的能力,没戏拍、没通告,门槛极低的直播间成了不二选择。 对于明星直播间的这一层意味,谢孟伟心知肚明。 "当演员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当然要保持神秘感,可是,大哥,我还吃不上饭呢,我巴不得24小时曝光。" 谢孟伟和潘长江红了,可红的不是他们本身,而是网友安插在他们身上的段子。 他们不得不迎合泛娱乐化,成为互联网的戏偶。 当他们被段子盯上时,人格、性格都不复存在,只有面孔留有供人取乐的价值。 嘎子这样在娱乐圈中无权无势,又自带一身嘲点的,自然是网络段子手的宠儿。 没有警告函,也没有粉丝、路人为其说话。 对于这种境遇,谢孟伟何尝不是反感的。 因长相、风格受限,在演艺圈爬不到顶端的谢孟伟只好投奔直播间。 自欺欺人,搞出种种幺蛾子之后,又不幸成为了"全民笑果"。 这或许是谢孟伟的"悲哀"。 但话说回来 ,谢孟伟也不值得怜悯,他把网友当傻子,网友自然也拿他当乐子。 尊重是互相的,谢孟伟渴望网友的尊重,可他尊重网友了吗? 似乎没有。 "赔钱给福利"的话术,谢孟伟依旧屡试不爽。 观众反映的质量问题、售后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治。 割韭菜不讲"基本法",等待他的是口碑的一次又一次溺水。 "潘噶之交"发生之后,谢孟伟又遭到质疑。 起因是他在短视频平台发表了一段"救助老人"的视频。 视频内容显示,谢孟伟一行人"偶遇"因中暑倒在乡间小道的老人,对其实行了救助。 助人为乐本应该赞扬,但网友难以忽略其中端倪。 救治全程有人跟拍。 老人身上的衣物崭新。 为了规避广告嫌疑,矿泉水已事先撕掉标签。 凡此种种,都流露出了表演的痕迹。 此前,谢孟伟发起过补贴环卫工人的活动。 合照中的一位老人,与他此次救助的老人有着相似的面孔,疑似"老演员"。 在网友发出质疑后,谢孟伟将救助视频删除,在直播间感慨好人难当。 但没过多久,谢孟伟的直播间又遭封禁。 真真假假,解释权归谢孟所有,但"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已深入人心。 照进现实当中,谢孟伟是想拿他的新作《硬汉狙击》搏一把的。 毕竟难得有一部正剧来找他挑大梁,但作品还没出来,就已经被网友们给玩坏了。 从网友对他的评论可以窥见,自欺欺人的谢孟伟,在大家心中欠缺了那么一份真诚。 自以为在网络世界如鱼得水的他,殊不知也是大家眼里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