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希希刨史 编辑|希希刨史 在解放战争中,我党对国民党军队一直是以劝降为主的政策,包括我党的很多将领也是如此。比如林彪元帅,他对主动起义的国民党军都十分友好,不过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84师。林彪不仅不接受184师这支抗日劲旅的任何起义行为,甚至还给韩先楚下了死命令,"必须全歼184师",究竟这支部队和林帅有何过节,最终又混到了什么结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 184师影像 1947年5月,林彪率领东野准备攻打梅河口,这个地方是沈阳、吉林、四平、梅河口、海龙、辑安铁路的交接点,是沟通南满和北满的据点。如此重要的位置,按说守军一定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不过事实上守军并不是主力部队,而是60军下属的184师。而当林彪知道守军是184师之后,直接给韩先楚下达了一条死命令 "对184师,凡经过战斗打响者,即坚决歼灭之。勿中途接受不解除武装之起义。" 很明显林彪就是要灭了184师,接到命令的韩先楚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随时准备全面进攻,一举端掉驻守梅河口的184师,看情况也不打算放过这支部队。 林彪元帅 其实了解林彪元帅的人都知道,对于主动起义的国民党军队,他一直都表示得十分友好。而且当时东北战场的局势并不乐观,这支184师其实还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部队,如果能够收编到我军之中,对东北战场的局势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那么184师到底做过什么事情,才会如此激怒林彪元帅和众多我军将领呢? "旋风将军"韩先楚184师的前世今生 其实这支部队也不算是纯粹的国民党军队,184师隶属于国民党60军,原本是滇系军阀龙云的部队,所以是一个地方部队。不过184师的战斗力并不弱,在抗战期间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在战斗中打的日军狼狈不堪,击毙日军3000多人,而且184师对战的还是日军的两个王牌师团,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 滇系军阀龙云 就是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在战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只因为蒋介石不喜欢184师。因为蒋介石本身对于地方军队就有歧视,加上蒋介石不希望滇军的部队强大,分割他的势力,所以一直没有重用184师。 而且蒋介石甚至想利用日军的手除掉184师,所以在武汉会战中,蒋介石故意下错指令,让184师身陷重围, 尽管184师拼死血战,杀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184师损失巨大,险些整编消失殆尽。经此一役,184师从上到下的很多官兵,都对蒋介石恨得牙根痒痒。 武汉会战 不过恨归恨,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因为蒋介石耍了点手段,把滇系军阀龙云软禁在了重庆。所以不单单是184师,整个滇军改编的两个军都是一样的处境。直到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把所有滇军改编部队,全部调到东北战场,希望解放军和滇军之间可以互相制衡,甚至两败俱伤。 解放战争东北战场 结果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这184师能打得过日军,却打不过解放军,要知道在蒋介石的心中,打不过解放军甚至比打不过日军更可怕。所以在后来旋风将军韩先楚攻打海城的时候,作为守军的184师明知打不过我军,便向国军指挥官杜聿明求援。 国民党东北战场指挥官杜聿明 杜聿明只是下令一定要死守海城,并答应184师会及时支援,但是184师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等来援军,反而等来了韩先楚的全面进攻。其实林彪在命令韩先楚进攻之前,也早就听说过184师,也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所以就写了一封信给184师师长潘朔端,但是起初潘朔端并不想投降,还因为这件事枪毙了两个想起义的营长。 时任184师师长潘朔端184师第一次起义 但是当韩先楚发起进攻之后,潘朔端发现自己无力抵抗,便不断向杜聿明求援,结果发现杜聿明根本没有出兵支援的打算,潘朔端此刻才意识到,蒋介石原本就是打算让184师消失。 万念俱灰的潘朔端决定率部起义,和我军联系之后我军也很高兴,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潘朔端率部起义 于是潘朔端正式率部加入我军,林彪为了表示对184师的尊重,没有将其打散编入我军系统,而是破例保留184师编制,整编改成"民主同盟军"参加战斗。不仅如此,184师的所有军官不仅保留官职,还能连升两级,所有人吃穿用度也都是特殊供应,每天有大米蔬菜水果供应,反观我军自己吃的还是高粱米等粗粮。 民主同盟军 虽然我军已经给出了我们能给的所有尊重,但是国民党的一些军官反而因为我军的尊重,变得骄横跋扈、骄奢淫逸,每天在一起赌钱、抽大烟,还在背地里说"到共产党这里,升官也不发财"。而且发展到后期,184师的很多反动思想严重的人,还在背地里偷偷听国民党的广播,掌握国民党动向,伺机叛变反水,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184师副师长杨朝伦。 民主同盟军待遇优厚叛徒杨朝伦叛变 杨朝伦认为我军兵力战力都不如国民党,当时投降只是缓兵之计,所以一直在密谋叛变,在私下组织了一大批人准备离开我军。他还曾试探过潘朔端,得知潘朔端决意不回国民党后,便在我军撤离通化时,趁乱带领两名团长和1000多人集体叛变。 撤离通化时趁乱叛变 杨朝伦叛变之后,蒋介石答应重组184师,并任命他当师长。所以在蒋介石的帮助下,184师以杨朝伦为首死灰复燃,重新帮助国民党在东北战场与我军作战。反观我军也因为这次叛变吸取了沉痛的教训,所以后来再进行战俘改造的时候,我军一改往日的怀柔态度,先兵后礼打服再说。 蒋介石帮杨朝伦重组184师 而在杨朝伦叛变之后,我军在东北战场的战斗力越来越强,也用新的政策收编了更多的国民党军队,但是在林彪元帅的心中,184师一直是如鲠在喉一般让人难受。直到我军的夏季攻势全面开展,整个东北战场局势已经完全倾向我军,林彪也终于有机会在梅河口这个南满重镇,与184师这个叛徒部队相遇。 与184师在梅河口相遇 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杜聿明为了能守住梅河口,决定派出一支绝对不会投降的部队,那就是184师。因为杜聿明心里非常清楚,我军必然不会放过这支叛徒部队,所以184师在梅河口只能死守,加上184师本身战斗力并不弱,杜聿明相信184师或许能够创造奇迹。 杜聿明的想法的确没错,不仅仅是林彪元帅,所有东北战场的官兵都不打算放过184师。开战后韩先楚率领我军两个主力团,迅速夺取两个小高地,但是184师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所以城防工事做得非常坚固,我军的进攻逐渐缓慢,伤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进攻敌军核心阵地时,184师设置了一个开阔地作掩护,我军冲锋将士不断被敌方击毙,韩先楚马上下令停止进攻。 血战梅河口 韩先楚再次分析了地形,发现敌方阵地碉堡附近有两个民房,于是韩先楚派出两个连迂回潜入民房,并对碉堡实施爆破。敌军碉堡被端掉之后,韩先楚对敌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逐渐突破了敌军的防守。经过四天的激战,最终全歼184师主力两千余人,这场胜利算是所有官兵好好地出了一口恶气,不过可惜的是,始作俑者杨朝伦却在混乱之中跑掉了。 卢汉最终带领184师走上正途 虽然这次战役赢了,但是184师之后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次一次重建,然后被我军一次一次地打散。直到1949年12月,云南省主席卢汉第五次重建184师,最终真正完成了起义。而我军将领心心念念的叛徒杨朝伦,也在逃脱后最终被我军抓获,由当年的184师师长潘朔端审理,并宣布执行枪决。 60军改编为志愿军50军屡立战功 这个世界充满了讽刺,当年的师长潘朔端此时已经是昆明市市长,而副师长杨朝伦,却在老上司的审理下了结此生。也可能正是说明,左右摇摆的叛徒,终究不得善终。其实当年184师的上峰部队,也就是滇军改编的国民党第60军,也在军长曾泽生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后被改编为50军,不仅没有叛变,还在建国之后的朝鲜战场上,多次击败美军,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 不知道杨朝伦看到这些爱国将士的结局,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