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最新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岛内民众认为,如果大陆"武力攻台",台军撑不过100天。对于这一话题,台媒的一档政论节目中,台退役陆军中将帅化民表示,这要取决于大陆以何种方式"武统"台湾。如果解放军抱着"首战即终战"的战略理念,台军能不能扛住第一波攻击是关键,如果扛不住,几天之内战争可能就结束了。而大陆如果采取"围台打援"的方式,那就取决于台军的储备能不能撑过一百天。帅化民批驳台湾政客列出来的作战方式根本不符合一般的军事常识,完全是做不到的事。既然岛内已经在热议这个话题,那我们不妨也说说,假设真到了两岸兵戎相见那一天,台军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 首先,台军要面对的是无法被拦截的远程打击力量。以高超音速武器为代表的的新一代武器,将用于精准打击地面固定军事目标。例如军用机场、雷达系统、通信指挥中心、港口设施、政府设施、已探明的军事弹药库等等。 高超音速打击系统以现有的手段无法被拦截,即使台军号称防空火力密度比以色列还密集也没用,对付这一类跑不掉的目标一打一个准。失去了这些预警、指挥、通信以及后勤系统,相当于在战场上的失聪、失明、失声,瞬间陷入瘫痪的焦虑足以带来巨大的混乱。 其次,是远超自身理解的电子信息作战系统。台军向来将作战重点放在反登陆上面,几乎游离于世界主流军事发展理念之外,以至于对电子对抗作战缺乏基本的认识。台军除了上世纪末从美国采购了一架电子战飞机外,唯一的期待就是最新F-16V战机上的电子对抗系统。 而我军在多年来和美军侦察反制中斗智斗勇,对电子战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作战体系。不仅装备有专业的电子侦察机,去年更是把"唢呐鹰"都拉了出来。在现代战争的对抗中,电子战是很关键的一个层面。强大的电子干扰会让台军被远程打击后剩下的防空导弹、战斗机都无法正常使用,或是升空后两眼一抓瞎自生自灭。 以及,解放军远比台军强大的防空系统。尽管台军一直都叫嚣着"雄风"导弹打得到上海,"天弓"射得到北京。即使在上述的电子压制之中真有漏网之鱼的台军导弹能够成功发射,它们要面对的,是遍布大陆沿海的雷达预警系统,这还没算海上的各种盾舰构筑的区域防空网,还有陆军合成化部队自带的野战防空系统。不过,考虑到当年台军误射自家渔船的导弹刚出膛没几秒就被我军雷达捕获了,到时候台军数量有限的飞弹又打得进几枚? 还有,单向透明的战场感知能力。按照俄乌战场中的经验,美军将给"盟军"提供情报是必然的,手段可能包括间谍卫星,还有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信息数据。但这些都只称得上是辅助系统,没有抵近前线的侦察系统意义都不大。萨德依旧可以通过电子战系统来干扰压制,间谍卫星的情报没在时效性内作出反应也是白搭。 何况这些系统我军也有,除此之外解放军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数量极其庞大的无人机网络。见识过美军"全球鹰"的就知道这些集"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压迫感有多可怕。全天候密不透风的巡航,除非台军当乌龟、关机一动不动,一有动静就很容易就被发现并直接招来远程打击。 最后,是解放军在海上的王牌力量。由于不确定美军是否会干预,我们一切都按最坏的预案来。台海军舰队的"规模",除了沱江舰那几艘稍有威胁,其余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最多一周要么见海龙王,要么进博物馆。美军若要支援台军,面对的将是人民海军舰队的重重封锁,即使是空投都没法落地。 说起来,我军航母真正的对手其实是美军的航母亚太编队。若是走到这一步,那在制空和制海权上一时间的争夺还有得讨论。不过,无论美军的干预有多深入、事态闹到多大,统一的结局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要考虑的无非是双方得决心意志,还有愿意承受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无论美军还是台军都绝对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