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大手笔订单指向何处
7月1日,国内三大航发布公告,公布了将向欧洲空客公司采购接近300架民航商用航空大飞机。
根据国内权威媒体所报道的消息显示,中国国际航空/深圳航空、东航、以及南航分别购买96架、100架、96架A320 NEO商用客机。三大航购机总价甚至达到了372.57亿美元。
从外部数据查询得到,2020年中国民航客机数量保有量为3713架。
此次大订单的数量接近300量,占到2020年民用客机保有数量的8%左右,接近现有存货十分之一的订货量,这个数量放到世界航空订单历史上都是及其罕见的,金额更是达到了370多亿美元。其数量已经远远也超过了置换老龄飞机的需要,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批量订购数量如此庞大的飞机数量呢?1、在公告中显示,本次交易系提前对飞行运力进行规划和储备,优化机队结构和长期运力补充。
2、空客集团大促销引得三大航空公司出手
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和欧洲能源市场震荡,全球航空业和旅游市场萎靡,此时空客集团推出大促成为三大航集中采买的重要原因。
飞机作为完全成熟工业产品的集合体,无论造价和订单一直价格不菲,尤其是商用大飞机,2008年的交易订单显示当时的一架空客380约为2.95亿美元(接近20亿元人民币)
但是这次集中采购的优惠,再加上数量上的巨大吸引,空客集团给到一架飞机的单价几乎为1.72亿美元(总价值372.57亿美元/292架),与动辄3亿、4亿美元的大型商用客机来讲简直就是对半砍还要优惠。
大多数都会被空客的大单给震撼,觉得空客真的占便宜占饱了,然而事实上呢,再把这个单价一算,似乎,我们也占了不少便宜。即使以2.5-2.9亿美元的折扣价来算,这笔交易依然要比最便宜的商业折扣还要便宜不少。3、借买飞机敲打某些国家
其实,从技术沉淀和行业安全上来看,要说商业大飞机,我们更耳熟能详的一定是波音(Boeing)公司。但是为什么本次大采买没有挑选波音公司呢?
这可能就涉及到大国博弈了,近两年中美局势非常微妙,时不时有相关摩擦爆出;尤其是这个时候更是敏感:美方一直在国际舞台指指点点,连远在欧洲的俄乌战场也在煽风点火,动不动就拿各地的资源和利益进行交换和威胁,更不要说远东地区了,因此如何有效制裁霸权主义也是国际交往很重要一环。
波音(Boeing)公司原是我们飞机供应商之一,我们也曾向波音订购过商用 大飞机。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局势愈发紧张,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加强,特别是领土和防卫意识的觉醒。更多人开始注意到波音(Boeing)公司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飞机制造商,也是美国一家很大的军火商,从飞机组装、零部件到多管火箭的制造、导弹的开发和制造、再到深空宇宙探索技术,都离不开波音(Boeing)公司。因此寻找一家有合适民用商业大飞机的制造商就成了迫在眉睫的议题之一。
不少人也都嗅出来味道:这个大订单就是酸给某音看的。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波音公司和美国政客。此外,波音系列在原有基础之上不再做技术积累和创新,近几年,在商业大飞机的研发上几乎停滞不前,甚至一度传出波音某系列将于2024-2026年停产的报道,这也是商用大飞机竞争格局变化下,做出的新选择。4、关于一些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这么大的价值采买留给国产大飞机C919,以及如此大一笔订单,是否会给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c919毕竟相对运用成熟的波音和空客来说,就是新生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和验证,尤其在民航客机的安全性上,安全无小事,最重要的是对品牌效应的维护,因此无论从技术认证、运营许可和C919的广泛的商业应用上都还有很长时间的距离。同时,C919的量产能力也是三大航采购飞机的重要考虑因素。
虽然我们注意到这是2000多亿人民币合300多亿美元的订单,但是完全不用有这个担心。这是采取分批次交货,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交货,也就是你交付一批飞机,我就付这批飞机的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款全都付清了。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