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等中概股看来不用退市了,根据证监会的最新消息,中美于今日签署了审计监管合作协议。 为何说中概股不用退市了呢?简单解释下这个事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阿里被纳入美股"预摘牌"名单吗?还记得五家央企发布公告主动从美股退市吗?这些重要事件均与审计工作底稿有关。 不给看审计工作底稿就摘牌 美国之前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核心观点是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按照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的要求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相应的文件,其中包括了审计工作底稿。 由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往往存在大量与公司有关的核心商业机密和数据,这些信息甚至与国家安全有关,所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几乎不可能提交,于是美国证监会将159家中国上市公司列入了"预摘牌"名单,如果连读三年不能符合监管要求(主要是不提交审计工作底稿)就会被正式摘牌。 因此,问题的核心在审计工作底稿,或者说是在如何解决美国监管机构想要看到中国上市公司更多的信息却又不会伤及咱们核心利益的问题上。 中美达成协议,按照双方认可的方式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利益,我们与美国监管机构一直在协商这个事情,希望能够找到彼此都认可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是找一个各退一步、折中的方式合理监管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目前传来的消息为方法可能找到了,证监会在今天收盘后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已经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了审计监管合作协议。 仔细看了一下证监会负责人的个6个答记者问,我发现达成共识、签署协议的最重要之处在于美国监管机构同意按照我们的要求检查审计工作底稿了,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是美方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等文件。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要检查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直接找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要,得找咱们的监管部门要。 这一条让我们掌握了到底给不给,怎么给的主动权,也能规避会计师事务所因错判形式误将敏感信息交给美国监管机构。 二是不用年年查,只要抽查。 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有200多家,用不着每年将所有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都查一遍,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美国方面同意了这一点,毫无疑问这是谈判取得的胜利,减轻了中概股们面临的压力。 当然,我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跨境审计监管的国际实践来看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哪有每年盯着所有中国上市公司查的道理。 三是对审计工作底稿中的敏感信息处理和使用作出了约定,针对一些信息设置专门的处理程序。 这一条可以算是解决了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最不愿意提交审计工作底稿的痛点。 我们的上市公司不是不愿意上交底稿,而是底稿里的部分信息敏感,换位思考,美国监管部门也不希望美国公司的敏感信息被拿到其他国家监管部门那里去。 现在双方同意对敏感信息做相应处理使得咱们不用暴露中国的商业秘密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了,解决了中概股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能够签署协议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协议的签署虽不意味着中概股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面临的退市危机已经完全解除了,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我觉得基本上问题已经不大了。 能够签署协议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中概股对于美国资本市场很重要。 前面提过,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多达200多家,其中有不少公司的体量已经相当大了,如果真的一下子全部退市的话对美国资本市场是不小的损失,甚至可以说会影响美国股市的名声以及美股投资者的利益。 强制摘牌属于典型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美国也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 二是合作是永远的主题。 中美两个大国在经贸上往来密切,中国需要美国的消费市场、美国需要中国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双方可以做到互惠互利且长期就是这么做的。 不过,美国的一些激进政客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从中作梗,这既损害了咱们的利益也是对美国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 经贸如此、资本市场亦是这样。 在确保不伤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咱们愿意配合美国相关部门对外国上市公司的监管,世界上没有谈不成的事情,关键要看彼此是否有诚意,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签订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合作是兼顾双方利益的唯一途径。 昨日中概股大涨,市场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明盘了,协议的签订确实像一针强心剂一样打入了中概股"体内"。 今晚的中概股将大概率高开,从盘前走势来看已经有不少中概股上涨超过了5个点,今晚美股市场最靓的仔依然属于中概股,昨日幸运布局的朋友看来是要收获好的结局了,这个周末你们最惬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