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当年在工地上收到大学通知书的搬砖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2016年,魏凯伦凭着620分的高分成绩脱颖而出,之后更是如愿实现了成为军人的梦想。
魏凯伦是一位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为了补贴家用,当年高考毕业之后,魏凯伦来到工地上找了一份差事,做起了搬砖的活计。
魏凯伦的录取通知书,是在工地上搬砖的时候收到的。
6年过去了,魏凯伦已经成长为一名军官,重新奔赴一轮新的征程。
大山里的孩子——魏凯伦
1997年,恰逢香港回归,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铺乡芦滩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魏凯伦出生了。
魏凯伦是这个家里的第一个孩子,长子的出生,为这个平凡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虽然这个家庭贫穷简陋,但魏凯伦依旧享受着父母温馨的体贴和关爱。
过没几年,魏凯伦又陆续有了好几个弟弟妹妹。
一家人在欢喜之余,也跟着愁上了心头,毕竟挣钱的人就一两个,但张嘴吃饭的人却那么多,一家人挣的远远都比不上需要花的。
当时魏凯伦的老家通渭县还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种的一些田地,遇上农闲的时候,魏凯伦的父母还会去外面打零工补贴家用,一家人这才够勉强度日。
眼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魏凯伦的父亲便跟着同乡的几个人一起去外面找工作,一年最多才回来家里一次。
就这样,家里只剩下魏凯伦的母亲独自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魏凯伦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觉得母亲一天到晚都非常忙碌,好似从来都没有停下来休息过。
魏凯伦介绍起家里的情况时说道,"家里除了爷爷奶奶之外,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爸爸去新疆工作了,很久才能回来一次,只有妈妈照顾我们一大家子人。"
魏凯伦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劳动妇女,种田、养猪、下地、割草......
她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
除此之外,魏凯伦的母亲还有一份工作,就是负责为花兰寺学校的学生们做早饭。
从魏凯伦的家里去到这座学校要走很远的路,中间还要翻过一座大山,所以魏凯伦的母亲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起床了,这样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块钱。
中午的时候,魏凯伦的母亲又赶着回家去忙地里的农活。
魏凯伦的家里种了二十多亩地,一家子的指望几乎全在这里了,魏凯伦的母亲就这样一年到头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碌。
好在魏凯伦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主动干活来帮母亲减轻负担,还自己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魏凯伦的母亲说,"魏凯伦作为家中最大的孩子,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候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要帮着家里挑水、砍柴、扫地,还要带弟弟妹妹吃饭、做作业。"
魏凯伦的母亲是个很有远见的人,虽然家里很穷,但她一直都是非常支持家里的子女读书的,也一直教诲魏凯伦,"读书才能改变出路,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这大山里去。"
寒门出贵子
在魏凯伦七岁那年,终于在当地的第三铺乡花兰寺学校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在母亲的耳提面命的教导之下,魏凯伦想要走出大山的愿望尤其强烈,现实生活当中种种的苛刻条件,也把他的心志磨炼地足够坚强。
在魏凯伦的记忆里,上学读书路上的他总是披星戴月,风雨征程。
魏凯伦的家里离学校所在的地方很远,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魏凯伦就开始起床洗漱了,然后走路上学去。
山路崎岖难行,没有路灯,魏凯伦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摔倒过多少次。
有时候遇到恶劣的雨雪天气时,魏凯伦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更是无处安放。
路上没有避雨的地方,魏凯伦就这样一路走过去,整个人就成了个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落汤鸡一样。
家里曾经有一段时间,穷得实在是交不出学费了,魏凯伦也因此被迫中断了学业。
他只得回到家里,跟着母亲在地里干农活。
晚上的时候,就偷偷躲在被子里擦眼泪。
魏凯伦是多么想重新回到学校去读书,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在大山里呆一辈子。
魏凯伦的父母东拼西凑借够了学费之后,魏凯伦才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里。
母亲看着他那心疼的眼神,使他一直铭记到今日,"只要你们肯读书,我们砸锅卖铁,都把你送到学校里去。"
不管条件再艰苦,他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魏凯伦倍加珍惜。
从小到大,魏凯伦都是一个非常努力且优秀的好孩子,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也经常是稳稳的前三名。
在魏凯伦十六岁那年,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通渭一中。
这家中学是在镇上,离魏凯伦在大山里的家更远了。
为了省点住宿费,魏凯伦每天就这样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
每天往返,从无抱怨。
魏凯伦的母亲见儿子这样辛苦,便花了好几十块钱买了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送给他。
虽然这辆自行车破破烂烂的,但魏凯伦拿到手里的时候,心里却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虽说有了一辆自行车,魏凯伦没那么辛苦了,但从山里到镇子上的那段山路却始终都不太好走,上坡下坡的路段有很多,魏凯伦经过的时候,只能下车推着走过去。
这样紧赶慢赶地算下来,魏凯伦到学校也足足需要两个小时。
直到后来读高中住校的时候,魏凯伦才总算是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求学之路"。
省下了这段路程之后,魏凯伦便将心思全部都扑到了学习上。
在魏凯伦读高中那三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早早到教室的人。
于学习一事上,魏凯伦对自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在中国,"高考"是多少学子人生的"转折点",而魏凯伦也将高考当成了自己走出大山的"跳板"。
更何况魏凯伦深知,在自己身后背负的,还有整个家庭对他寄予的厚望。
工地上的一封录取通知书
特别是在高三冲刺高考的那一年里,魏凯伦没日没夜地拼命学习,整日都与书本、习题为伴。
最终在2016年高考放榜的成绩中,魏凯伦考出了620分的高分成绩。
当这个消息传回家里的时候,魏凯伦和家里人都高兴极了。
魏凯伦的母亲眼含热泪,觉着自己儿子总算是开始熬出头了,他的爷爷也一直握着魏凯伦的手说着,"孩子,你努力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是看到好结果了,大家都为你高兴、为你骄傲!"
620分的这个成绩,足以让魏凯伦去任何一个他梦想中的学府。
此时此刻,魏凯伦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魏凯伦的父亲早年的时候曾经是一名军人,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魏凯伦自小便渴望着自己将来能成长为父亲那样的人物,穿上一身军装,去保家卫国。
填报志愿的时候,魏凯伦坦言,想去军校读书。
魏凯伦之所以选择军校,除了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之外,最重要的,是读军校的花费开销不用太多,这样家庭负担没那么重。
魏凯伦知道,母亲近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担忧自己的学费问题。
想通了这点之后,在后来填报志愿的时候,魏凯伦郑重地写下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这座大学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学府,这不但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亦是国内最好的一所军校。
安心地填报完志愿之后,魏凯伦便开始了自己的勤工俭学之旅。
魏凯伦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来补贴家用,想着自己年轻、力气大,魏凯伦便去到一个工地上干起了搬砖的活计。
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苦力活,其中的劳苦程度也远远比魏凯伦先前所想的那般要累上许多。
在炎炎烈日的夏天里,魏凯伦每天在工地上都汗如雨下,头顶上的阳光,刺眼得魏凯伦睁不开眼睛。
魏凯伦在工地上一天干到晚,晚上回家的时候一身都是汗水和工地上的灰尘,衣服上还有一道道灰色的印子。
搬砖的工作非常辛苦和枯燥,但魏凯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工地老板结算工钱非常准时,这也是魏凯伦一天当中最幸福的时候。
每次把工资领到手里,魏凯伦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总是全部都上交到母亲手里。
在工地上的工作非常辛苦,魏凯伦的双手都被磨出了不少水泡,但魏凯伦却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就这样干了一个多月以后,魏凯伦已经能够渐渐适应这些体力活了。
在他看来,只要能多挣点钱帮母亲减轻负担,自己一个男子汉,这些苦头都算不了什么。
在一个晴朗的上午,一位工地上的工友一路小跑过来找到了魏凯伦,告诉他说,"外面有个邮递员正在喊你的名字呢,你快点出去看看。"
魏凯伦当时心下还觉得挺奇怪的,怎么有人找自己找到工地上来了。
走出去一看,原来是个送快递的邮递员。
邮递员看到魏凯伦出来,就问他说,"你是魏凯伦本人吗,你看一下,这是你的一个快递,没问题的话麻烦你帮我签收一下。"
魏凯伦接过邮递员手里的一个大信封,看到来信上面写着的地址,心里突然扑通通跳得很厉害。
送信的快递员越走越远,魏凯伦把手套脱了下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撕开来,里面是一封录取通知书,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随之映入他的眼帘——中国国防科技大学。
看着这封录取通知书,魏凯伦就这样双眼通红地站在原地好长时间,心中也是百转千回。
十几年来的努力,在这一刻全部都值得了,他获得了最好的回报。
魏凯伦就这样一边哭着又一边笑着,一路从工地跑到了最近的一个小山坡上,然后使出浑身的力气向天空大喊着,"山,山,我走出去了,我终于走出去了,你阻挡不了我的!"
魏凯伦考上国防科技大学的好事很快就在这个小镇子上传开了,来道贺的亲戚和学校的领导一群人乌泱泱的挤在魏凯伦的小房子里。
这几十年以来,魏凯伦还是通渭县第一个"考出大山"的人。
在家人的祝福下,魏凯伦就这样独自背起行囊,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
从小到大十多年来的时间,这还是魏凯伦第一次独自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
看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魏凯伦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出人头地,然后把父母都接出大山去。
魏凯伦在步兵初级指挥专业报到以后没多久,就发觉自己对这里的环境特别不适应。
本来以为自己是特别能吃苦的,但魏凯伦后面发现,大学里面高手如云不说,自己"吃苦"都未必能吃得过别人。
那段时间,魏凯伦压力特别大,还经常因为好多小事情挨了班长批评,学校的高强度训练和快节奏生活,也一度让魏凯伦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国内的重点综合性军事院校,对学生的综合考验难度极高,尤其是与作战相关的指挥专业,更是让许多优秀学生也感到艰辛。
后来有一次魏凯伦和他的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他的父亲安慰他说,"这就是军人的意义,正是因为不容易,你才更加要学会坚持,你将来要守卫的不单单是我们自己的小家,还有整个中国、整个大家。"
父亲的告诫给了魏凯伦信心和勇气,他开始重新振作起来,一次又一次地积累失败经验,而后努力奔跑,不断实现自身的突破。
当军官的魏凯伦,实现儿时的梦想
在国防科技大学四年的时间里,魏凯伦一直积累经验,努力追赶,后来他的成绩渐渐在这群人里拔尖了,不但经常受到教官的表扬,还是同学们眼中优秀的榜样。
这些刻苦的训练经历,也让魏凯伦铸就了军人的血性和品格,此外,魏凯伦整体的体能素质和文化成绩,都有了一种质的飞跃。
2019年7月,魏凯伦在综合测试中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然后被分流到南昌陆军步兵学院。
按照魏凯伦当时的表现和发展前景来说,如果魏凯伦选择继续留在这里,他能干出一番出色的成绩。
魏凯伦本来是个一心想走出大山的男孩,但在2020年8月份,魏凯伦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放弃了许多单位提出的丰厚待遇,向上级领导提交了一份去新疆边远地区的任职申请。
在魏凯伦看来,"军人是一份神圣的职业,选择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
在这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魏凯伦不愿成为一个甘于平庸的人物,他选择到那些边远地区去,立志于国防事业。
魏凯伦说,"之所以主动申请去新疆,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大山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所以我比一些人更容易适应和接受这些边远地区的贫困条件,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里准备。"
直到2022年为止,魏凯伦在新疆已经成为了一名戍边排长。
那个曾经在大山里披星戴月的男孩,一路走来,如今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在祖国的大西北扎根,然后发光发热。
戍边的生活艰辛,但魏凯伦在新疆的这几年里,却早已适应了这里的自然环境。
近两年来因为疫情的原因,魏凯伦回家的次数也变少了。
白天的时候,魏凯伦忙着巡防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几乎很少思念远方的家人。
晚上闲下来了,魏凯伦便会一遍遍地看着手机里家人的照片。
魏凯伦的弟弟妹妹如今也从学校里毕业出来工作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魏凯伦说,"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辛苦了大半辈子,如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总算是熬出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爸妈,让他们后半生享享清福。"
魏凯伦的爸妈早已从原来的小村子里搬出去了,平时就跟魏凯伦的弟弟住在一起。
家里的亲戚都知道魏凯伦如今在新疆当军官的事情,当初对于他做这个决定,许多人也表示不解。
好在一直以来,魏凯伦的父母都是比较开明的,因此也十分支持孩子的决定。
魏凯伦曾解释道,"既然自己是一名军官,那就有义务、有责任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我不认为自己是回到了原点,而是把这里当做了自己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搬砖男孩,要当军官了
国防科大微信公号:"搬砖男孩"国防科大毕业后主动申请赴疆
中青网:"搬砖男孩"国防科大毕业后主动申请赴疆
南京医生打小孩事件如果发生在加拿大美国会怎么样?最近南京医生打幼儿园小朋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全国人民都不淡定了,舆论炒作的沸沸扬扬,支持者反对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视频文字唾沫星子满天飞,简直盖过了俄乌战争的势头。个人认为大人
咖啡和茶都会引起醉茶为什么咖啡喝多了心会突突跳说提提神,有的人喜欢喝咖啡,有的人喜欢喝茶,其实无论哪种,都是咖啡碱也就是咖啡因在起作用。是的,虽然味道口感形态都不同,但咖啡和茶里都含咖啡因。咖啡因是一
东至县历史名人章大光被国民党军阀杀害具体情况及历史背景章大光(18921936。6。27),安徽省东至县历史名人,东流中学创始人,1919年毕业于安庆政法专门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追随思想进步的校长1920年在许世英的介绍下在北京实业
工人同志们!大家都来进行最后一次决战这是列宁写于1918年8月上半月的一篇文章,选自列宁选集1965版第三卷。苏维埃共和国被敌人包围了。但是,它一定会战胜国内外的一切敌人。工人群众的热情已经高涨起来,这就是胜利的保证
周末度假游后,分享一波最新的风行游艇假期评测忙碌的工作生活,每一个周末都非常的珍贵,如果只是宅在家里面对生活的琐事,未免有些浪费时光了,来一场自驾周边游,让自己的心放空,便成为我的首选。上个周末正好拿到了风行游艇,随即就开启
合肥高新区美景等你来打卡大皖新闻讯11月,漫步在合肥高新区的大街小巷,那些往日里看似不起眼的花草,在阳光与秋雨的滋润下肆意绽放,为合肥的秋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粉黛乱子草。作为新晋网红的粉黛乱子草是秋天
结束了!再见杜锋!将迎来国家队最后一战原来中国男篮并没有提前晋级世界杯,FIBA官方闹了个大乌龙,目前我们确定出线的星标已经被悄悄去除!而且由于澳洲男篮不做人,与伊朗队的比赛既然主动弃权,0比20被判负,导致极端情况下
即将消失的24个老物件,认识一半超厉害,全都认识证明你老了1这是支炉儿,记得最清的是1958年暑假时我做饭烙饼,一个白面的,两个玉米面的。(玉米面得打糊烫面)大煤火炉子烧得中等旺度,没有烟,主要靠幅射传热,几乎要烧到要红,烙出饼外焦里嫩。
冬瓜怎么做更好吃?建议学会这两道做法,营养解馋,顿顿吃光盘秋日生活打卡季欢迎大家,我是中原辣哥,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哦。治大国如烹小鲜,平常生活中的煎炸煮炒,每道菜口味都各不相同,每餐饭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但是又都是一样的让人
秋游208高地徐家村古银杏树下合影很久没有爬山了,我们开心群的丐帮帮主红哥看到我这么久没有出现在爬山驴友行列中,热情地邀请我出来走两步。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银杏树前的茶铺兰子美女夏香美女今天是
虫草君的旅行,一种欲罢不能的旅行行在路上看不完世间美景悟在途中品不尽人世冷暖13热爱西藏旅行大家好我叫郭泽君是一名旅行摄影人于我而言真正的旅行是从西藏开始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20年我早就成了这片土地的老朋友我感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