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唐亮 一
唐亮,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1910年6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永和火石岭。祖父唐际虞,年经时考上过秀才,忠厚正派,因家庭生活困难晚年时办个私塾。父亲唐隆炬,母亲黄贞秀,都是勤劳淳朴的庄稼人。唐亮还有两个两个弟弟。祖父去世后,全家靠佃地耕种度日。到了6岁时,唐亮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家族里长辈见他聪明,又是唐家长孙,便议定由宗祠资助他上学。3年后,老师见他成绩好,让他越级上了高小。 1920年除夕,唐亮父亲为躲债而奔波过度,导致肺痨病暴发,卧病不起,第二年3月便去世了。父亲的遗体还未安葬,狠心的地主就坐在他家里逼着还债。母亲走投无路,忍痛将唐亮刚满两岁的弟弟唐昌实卖给了人家,换回50块大洋来为丈夫安葬和向地主还债。 1921年年冬,11岁的唐亮因家贫无法继续上学,便由亲戚担保,到浏阳城一家纸爆作坊当学徒。当学徒很苦,没工钱,还挨打受骂,真是"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他母亲守寡三年,无法糊口,被迫改嫁,二弟唐昌贞也跟着走了。临走时,唐亮哭着对母亲说:"等我学徒期满有工钱时,就把二弟领回来。"他母亲哭着走出家门。 1923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湖南大小军阀为阻止孙中山北伐,截断交通,浏阳的纸爆业没有销路,作坊倒闭,尚未满师的唐亮被迫失业,只得靠帮人干零活来维持生活。 1926年秋,北伐军进入湖南,革命群众运动迅速发展,唐亮参加了浏阳青年工人俱乐部,并被推选为学徒生活调查组组长,负责调查作坊主打骂虐待学徒的情况。不久,他又参加了浏阳城工人纠察队,同作坊主和老板作斗争。 1925年7月,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制造马日事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浏阳的青年工人俱乐部、工人纠察队被迫停止活动。唐亮返回乡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后,浏阳农村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唐亮参加了农会,担任农民赤卫队的小队长。他还参加了"革命互济会"和"反帝拥苏大同盟"等革命群众组织。 1929年冬,浏阳县诚嘉乡苏维埃成立,唐亮被推选为乡苏维埃政府宣传文化委员。第二年8月,乡苏维埃政府筹备改选,唐亮被内定为乡苏维埃主席候选人。正在这时,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从长沙转移到平江、浏阳一带休整扩军。唐亮立即报名参加红军。 二
1930年8月,唐亮被送到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举办的政治训练队学习。没过几天,就由柳南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从政治训练队毕业,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四师工作。红六师政治委员彭雪枫见唐亮为人忠厚老实,又写得一笔好字,就同红四师政治委员石衡中商量,把唐亮调到红六师担任师党委秘书,同时兼任师直重机枪连党支部书记。唐亮得到彭雪枫的教育和帮助,进步很快。他后来说,彭雪枫同志是我做政治工作的启蒙老师,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彭雪枫将军(摄于1942年) 1931年1月,唐亮被任命为红二师第六团一连指导员。这个连的原连长、指导员作战勇敢,工作有能力,但军阀习气严重。战士们称他们为"铁匠"。由于官兵关系紧张,这个连的战斗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师党委派唐亮去一连担任指导员,让他去加强这个连队的政治工作。彭雪枫同唐亮谈话,要他按会议决议的精神建设连队,特别强调:一要加强政治教育,讲清不打人、不骂人是红军与白军的根本区别之一,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密切内部关系;二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不打人、不骂人,只有自己正,才能去正别人;三要搞好同连长的团结,连长做得对的要支持,做得不对的要耐心帮助;四要大胆工作,该讲的要讲,该批评的就批评。彭雪枫的这些话,给了唐亮以信心和勇气。唐亮到一连后,首先加强连队党支部的领导,凡重要问题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使党支部成为连队领导的核心。他深入班排,同战士谈心,了解战士身世,掌握战士思想动态,帮助战士提高思想认识。他严格要求,坚持耐心说服,坚决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他尊重连长,又诚恳耐心地帮助连长,使连长的作风有了改变,官兵关系融洽了,使一连成为当时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的模范连队。因此,唐亮受到师党委表扬。 1931年春,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围剿"。5月16日,当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的一个旅进至富田东南的中洞、九寸岭地区时,被埋伏在那里的红一、红三军团歼灭。唐亮所在的连队,埋伏在中洞南侧的山上。当第二十八师后尾部队离开中洞时,红三军团各部队从山上向行进中的第二十八师猛扑下来。唐亮和连长带领全连英勇冲杀,抓到很多俘虏,缴获很多武器。这次战斗后,唐亮也"鸟枪换炮",用新缴获的20响驳壳枪装备起来。唐亮后来回忆说:"真好笑,当时缴获这种新家伙不会用,还弄走了火,好在没有打到人。" 1932年1月,唐亮调任红二师第七团总支部书记。7月,任红二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8月,红一方面军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红三军团从南面主攻宜黄。守军为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三个多团,依托城墙和城南峨眉山、北华山的工事固守。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红三军团部队攻击受挫,伤亡很大,红二师第六团政治委员乐毅在战斗中牺牲。师党委当即调唐亮去接任。唐亮和团长一起调整部署,重新组织攻城,和兄弟部队一起,攻克了宜黄城,将守军全部歼灭,俘虏2000余人。 12月,唐亮被调到红军大学高级干部政治班学习深造。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撤销军一级的建制,由小师小团改为大师大团。红三军团辖第四、第五两个师。唐亮从红军大学毕业返回红三军团,被分配任第四师政治部组织科长。7月,以红三军团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唐亮随军前往。8月,在攻打南平以西王台的战斗中,左脚负伤,入院治疗。 1934年1月,唐亮调任第四师第十一团总支部书记。4月,调任红四师第十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著名的广昌战役。红军指战员虽然打得英勇顽强,给敌军以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加上临时中央战略指导的错误,未能抵挡住国民党军的进攻,红军主力受到重大损失,被迫撤出广昌。红四师十团也伤亡很大。唐亮对临时中央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深为不满,尤其对大批指战员的伤亡甚为痛心和不安。因于战斗后连续在森林中宿营,淋雨、潮湿、受凉,唐亮患重病入院,随即离开第十团,将工作移交给新任团政委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