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甲方吃乙方,印度这一招赢麻了
俄乌开战之后,全球、特别是美西方国家各种危机迎来大爆发,其中能源危机尤甚。俗话说得好:有危就有机!印度就瞅准了这一点,趁着危机,在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大赚特赚。
据环球时报6月4日消息,《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爆出印度的"生意经",成为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石油"中间商"。印度的具体做法是,低价进口大量俄罗斯石油,然后在本国精炼成汽油、柴油等制成品,转而销往美欧。中间商赚差价,让印度爽得不要不要的。
印度的做法很巧妙,典型的"吃了甲方吃乙方",妥妥地做到了"互利共赢"。此举既为当前正在遭受制裁的俄罗斯打开了销路,又为因制裁俄罗斯导致其国内石油供应紧张的美欧国家缓解了能源危机,简直"赢麻"了。大家有没有觉得很讽刺!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俄乌开战前夕,印度每天大约进口30万桶俄罗斯石油,如今已经翻番到了每天约80万桶,并且还在加速上涨。至于价格就不用说,开战后俄罗斯遭到史诗级制裁,因而对保持中立的印度给予了折扣价。此前有消息称,俄罗斯对印度石油出口大约打了7折。
印度在石油这个生意上能做到两边通吃,也足以印证一点,就是印度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十分聪明,两边取好、游刃有余。单从这一点来看,印度如今的当家人要比澳大利亚、立陶宛,甚至是欧洲多个国家、韩日等国领导人睿智得太多。
这些国家,其中某些或是迫于美国的霸权主义而无奈地必须倒向白宫,但其中更多的都是刻意逢迎,自甘沦为紧抱白宫大腿的附庸,自然而然损害了本国的利益。比如大批欧洲国家,跟俄罗斯处于同一块大陆,对俄天然气、石油等产品的依赖度极高,却听命于美国政府把俄罗斯逼到绝境,最终触发了这场战争。跟印度相比,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蠢!
当然,欧盟还准备继续愚蠢下去。5月底,欧洲理事会宣布已经就对俄石油禁运一事达成了共识,将"覆盖三分之二欧盟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俄罗斯的反击也不少,先后对包括芬兰、波兰、保加利亚、丹麦、荷兰等在内的国家断供天然气,其中某些国家还被俄方断电。遭俄反制之后,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如何保障?能源缺口怎么填补?就算能填补,价格还不得蹭蹭上涨?
像这些国家勒紧裤腰带都要跟着美国干,新德里方面是不屑干的。尽管印度如今也勉强能算美国的一个新盟友了,可更多的只是一种相互利用而已,非常不牢靠。特别是美国一方,要强化自己的那套"印太战略",必须得仰仗印度,因此对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总之,印度能做到左右逢源,跟其自身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关。
印度的做法值得许多国家效仿,但因为各种极为复杂的原因,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很难效仿。再看看如今的俄乌冲突,一时半会恐怕还停不下来,那印度发财的小步伐就停不下来。现在这局势,别看印度表面上在美俄之间左右为难状,但实际上不知道有多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