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造币史上,贵州锑币是绝无仅有的存在。1913—1935年,正处在军阀混战的贵州催生了很多珍贵的货币,"当十锑币"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王家烈接任贵州省主席后,利用了贵州最大的锑矿,由当时的枪械所铸造了五十万枚"当十锑币",交由贵州省银行在贵阳发行。由于锑币只在小范围内流通,再加之发行量少,所以非常珍贵! "当十锑币"在发行时,面文当十含义模糊不清,不是值铜元当十,也不是值银币一毫。不过发行时规定一元大洋兑换四百枚"当十锑币"。 锑金属质脆,并不适合作为钱币材质,所以"当十锑币"在铸造时模具文字浅,压力不足,这就更造成好品难求。 市面"贵州锑币"前些年还常见,不过随着收藏热现在也不容易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