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些年轻人在啃老方面到了何种地步?你见过最严重的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一个年轻人买了房,不用想,爸妈出钱的;买了车,不用想,爸妈出钱的;结婚办酒席给彩礼,爸妈出钱的。这种现象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只是心照不宣,都不会说这也是一种啃老的行为了。
而我见过最严重的啃老行为,就是那种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有手有脚却在家不出去工作 的人了,就像是一个巨婴 !
29岁的徐青自大学毕业起就没有工作,一直在家里闲着。家里人介绍的工作他觉得"没劲",自己又不愿意主动出门找工作。面对父母的责怪,徐青振振有辞:"你们是我爹妈,你们有权利养我!"
山东某地,街上有一位70多岁的李阿婆提着一个布袋在街上走,她碰到人就问能不能帮她儿子找个工作。
李阿婆的老伴早就不再了,儿子之前也干过一段儿保安。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想干。后来就在家里待着,这一待就待了20多年也不工作了 。她说自己每个月有3000元的退休金,靠这些钱,养活她跟儿子。按说这家里条件并不好,可是儿子并没有想过去努力赚钱,来照顾自己的母亲,而主要就是在家里啃老。
这个孩子绝对是顶端的啃老族。不过李阿婆的孩子不出去工作,跟阿婆有很大的关系,她太溺爱孩子。对孩子照顾的太周到,孩子没有生存的压力 ,当然不出去工作了。出去工作,那肯定要受罪,哪儿有在家里享福。有的说真到了没吃没喝的一天,都能出去找工作。
答:街道办事处干部们说:"目前各小区啃老族非常棘手"!
1、上周头条上《天之骄女啃老动刀谁之故?》顿时点击量成千上万。
2、孩子大学毕业理应立马就业回报父母,怎么可以边啃老边对父母动刀呢?
3、当今时代只要不怕吃苦,大学生就业岗位层出不穷。
4、根据街道办反映,啃老族绝大多数是研究生和大学生毕业生(还有大量年轻夫妇严重啃老人劳动力,导致很多老人累倒。)
5、啃老族怕苦怕累怕规章制度。
6、早上起不来,按部就班不习惯。
7、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8、性格孤僻不合群。
9、提供好样的特例:
近几年我市区有十多位大学生和研究生去殡葬业担任美容师。当记者采访时被男生儒雅绅士风度深深打动,更佩服那群温文尔雅、得体大方的高学历女生!他们告诉记者自己的职业长处很多:没有投诉、没有纠纷,能够专心致志且安静美容,仿佛在绘尊严感十足的立体画。记者弱弱地询问个人问题有无妨碍?他们微笑着答:"找同行呗!"
附:
《假如你是三十岁》假如你是三十岁,那么并不年轻,因为你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完三分之一,请急起直追,赶快行动,工作的大门等候着你,只要不怕苦,光明大道阳光灿烂!
我冒汗了,觉得我儿也会成啃老族吧,去年他大学毕业,本来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也签了一份长沙的工作,但他说大城市房价高,我俩只有他一个儿女,要照顾我们,我只好出了违约金,随他考入某大型央企市局。入职后,我买了车,把旧车给他开,还在工作地买了一套房,货款七十五万,每月还五干,都是我们还,他工资低,我说自己养不活自己,叫他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嘴上答应我,却从不行动。我很担心,他就这样混下去了。以前可不这样,读大学时,说我们买房给他,他说自己会买,叫我莫喝酒就行。他现在就准备在央企混一辈子了。问题是工资低,技术含量低,没有前途,他可是C9)毕业生,你们说,他会成为啃老族吗?
我们店里的崔师傅,老两口分别在不同的餐厅打工,加起来一个月有近五千块钱工资,他们在餐厅附近租了一个楼梯间,挤在里面勉强过日子。他俩有一个独生儿子,在湖北某地开了一家面馆,听说生意很红火。问他们为什么不到儿子面馆去帮忙,答:亲家母两口子在那里呢!担心关系搞不好……每个月的某一天,崔师傅就会准时接到儿子的微信:买佐料。说是我们重庆当地的花椒海椒质量好一些,要老两口买好寄去,至于钱嘛!崔师傅说儿子从来都没有提过(一次就要一千多块钱)……一到春节回老家,临走的时候,儿媳妇是见啥拿啥,香肠、腊肉有多少拿多少,看见后备箱还空了一点位子,儿媳妇连老家亲戚送的萝卜、白菜、洋芋、红薯都不放过……假如崔师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还是补点肉钱噻!"儿媳妇也会笑着回答:"是你孙子孙女想吃,我们两口子又不想吃,再说,这些东西只是你们老两口以后倒床了,我们两口子伺候你们的工钱……"我总觉得这个话没啥道理,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崔师傅还说,他儿子结婚十三年了,从来没有给过老两口一分钱,唯一的一次送了两套保暖内衣,老两口到现在都还在念叨……虽然崔师傅明明知道儿子儿媳在诓他们的钱,但架不住老两口爱儿子呀!唉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有个邻居,一共生了五女一男。这一男今年62岁,己办退休。这男的父母都是烟厂老职工,父亲己去逝八年,母亲住在医院。这男的二十几岁拿父母三万元钱做生意三个月全部亏光,父母一看,我的宝贝蛋不是做生意料,于是不让他出去做任何事,从二十几岁开始,父母给他交养老金,一直交到前年退休。平时家里有点事就叫五个女儿来做,把这宝贝儿子供在家当老爷。我问她母亲,你家小六子为何不让他做事,她说,他上班吃不了苦,做生意又亏夲,不如在家保险,反正我给他交养老金,家里有事有五个女儿,轮不到他做。现在,这男过的舒服得很,非常心安理得。
来说说生活中的事,
表哥是一名80后,如今的他已经结婚6年,有一个5岁的儿子结婚之前,姑姑姑父出钱给他们首付了一套房子,结婚以后又帮着他们带孩子,就连生活费也从来没让他们掏过一分。总之这些年来表哥夫妇没少啃老,而在大家看来,他们也确确实实是一对啃老族。曾经的我以为表哥这样做很不地道,
可作为00后的我们也渐渐加入到了啃老队伍当中,爸妈刚给我买完房子,想必以后也会像姑姑姑父帮助表哥一样的帮助我。
最近几年,80 ,90,00后相继成为啃老族,除了无老可啃的年轻人,剩下的几乎都加入到了啃老一族的队伍当中。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啃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个人观点,
第一,房价太高
第二,结婚成本高,
第三,年轻人压力大,收入少,支出大,生孩子成本高,
年轻人啃老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无奈,非常的心酸。如果可以选择,也希望一毕业就拥有高薪,并且可以在几年之内独立买房买车,可那只是理想,而非现实。
谢谢!在农村啃老族是极少数,可谓之少之又少,但不是没有。本来农村人比较纯朴,对啃老族极其卑视。如果自己已踏进社会,农村年轻人都是自动承担家庭的部分负担,乡下用这样的行为,来衡量年轻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个很特别的例子,并非他没有工作,无生活能力,却仍在啃老,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这个年轻人家庭条件算是好的了,父亲离休,母亲退休,在乡下算得上很富有的家庭,这个年轻人在兄弟姐妹中,他排行最小,肯定父母宠得很,由于娇生惯养,学习成绩一直很一般,但还是上完了大学,父亲又给他谋了个教中学的老师的位子。这年轻人已有足够支付自己生活和其他开支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欠别人的债,还是他父亲给偿还欠债,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四十多岁。其间也结过婚,生过儿女,可是都离了,女的总是埋怨他没有出息,大手大脚花钱,一直要父亲的经济支持才能过活。这年轻人直到现在还常常念叨:这棵大树不能倒!你们看,这奇葩吗?自己有一份丰厚的薪水,又是单身,还要老父亲支持自己的日常开支,在社会上是极其少见的啃老族。
不能单方面怨孩子,很多家长是宠爱孩子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不管你承认与否,这是事实。我们邻居家是个独生子,上学时学习不好,凑凑呼呼的初中毕业,家里烦人托跷的,在工厂给孩子找了个工作。要说这家孩子不是存心啃老的,虽说挣钱不多,但是他也认头干,自己养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孩子大了,搞对象,准备婚房,结婚,生孩子,两家供着,他们也乐得有人操心,有人管。孩子有人看,饭菜有人做,出去旅游有花钱的,有供照相机,录像机的,何乐而不为。现在孙子也上学了,又要了二孩,天天是接大的送小的,眼瞅着,爹妈岁数都大了,天天腰酸背痛叫苦不迭。再看看孩子们,他们一家四口回到家,没别的事,沙发一排,一人一个手机,就等着张嘴吃饭。邻居说这是做的什么孽啊?旁边邻居王奶奶哈哈大笑,怨谁,还不是老贱骨头,自作自受吧!
如果被人说啃老,应该是特别寒碜的事吧,得多抬不起头啊!当然,啃老也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按照中国的传统,并不是满18岁就什么都不管了,通常,供念大学,娶媳妇,买房,父母还是认为是自己的义务,那么这些我认为不能算是啃老,如果孩子能有自己解决的能力更好,不行的话爸妈帮忙也是说的过去的。
但有一点,20郎当岁,好吃懒做,不求上进,零花钱就得父母给,即便家里条件好,父母全权负责,那也是最正儿八经的啃老,也是最可恶的。
我同事的老姨,在孩子3岁时离婚,孩子判给了爸爸,这么多年,老姨愧疚孩子,真是有求必应啊!儿子买车,还得要买贵的,她就拿出所有积蓄,儿子买房,老姨跟亲戚们借钱付首付,儿子喜欢金链子,她就捡最粗的买,儿子入不敷出,她拿自己的工资还月供。多好的妈妈啊!可儿子并不领情,妈妈省吃俭用,他吃喝玩乐,大手大脚,一条裤子就一千多,除了嘴儿甜,哎,一点都不心疼妈妈,妈妈生病还是别人陪着看病。
要我说啊!这辈子就是欠他的,要不就是前世做的孽,养白眼狼一个!这就是故意啃老,不花白不花,要是我,肯定断了供给,孩子不自力更生,等我老了他就更没能力了,自己都养活不了,谈什么孝顺我啊!
孩子啃老其实也是自己养育的失误,没有培养他自食其力,所以孩子还是要娃娃抓起,说的自私点,为了咱们的老年生活,也不能宠溺孩子啊!
谢邀。无需讳言,啃老现象多见。不过原因略有不同,有的是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啃老,有的是待业在家,暫时啃老。这些啃老事出有因,还可以理解。最无法接受的是有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居家啃老。有的已经正常工作,继续啃老。人们都说救急不救穷,象这样的啃老遥遥无期,何曰能了?被啃老的父母並非都非常有钱,而是过惯了苦日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一曰三餐在家料理,洒喝低档的,烟抽低价的。反观有些啃老族,领到工资乱花钱,呼朋唤友上馆子,喝名酒抽名烟。一个月工资半个月花光,剩下半个月回家啃老。性质恶劣的还嫌粗茶淡饭不够丰盛,认为用爹的吃娘的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