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筹备了3个月的"红海行动"终于启动。下午2点,我和小刘在埃及加利卜港完成清关手续并拿到医疗证明,即将向吉布提进发。 "红海行动"以埃及加利卜港为起点,途经苏丹、厄立特里亚,在吉布提收尾。成员原定三个人,除了我和小刘,还有俄罗斯船长,可几天前俄罗斯派军机到埃及撤侨,这哥们儿跟他的俄罗斯女朋友一起蹭军机回去了,只剩我和小刘相依为命。 在加利卜港的国际等待码头 不过少一个人就少一份风险,尤其是在这么特殊的航段,而且处于这么特殊的时期——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世界陷入混乱,全球感染人数每天以万为单位猛增,美国已经达到20万,好在中国目前控制住了疫情。埃及从3月19日起封锁全境,上周又颁布法令规定所有出入埃及境的人员必须持有医疗证明(clearance)。 除疫情之外,中东动荡的局势、吉布提遭遇海盗的可能性都让这段行程风险加倍。为了以防万一,我和小刘各录了一份生死状,声明此行跟国家或任何机构无关。 在加利卜码头清关 在码头苦等11天后,我们的离港手续好不容易批下来了,却又在出发前接到苏丹船代(负责船舶业务的代理人员)发来的消息说苏丹港已经关闭,任何船只禁止进入。 哎!看来此行注定充满艰难。 苏丹船代发来信息,苏丹港已关闭 不过尽管前路困难重重,当大白离开港口再度驶向深蓝这一刻,兴奋还是压倒了所有忧虑。终于,我们出发了! "红海行动" 出发! 海上演唱会 航行第二天,我和小刘见证了一场奇观——上百只海豚大游行!我不是第一次遇到上百只海豚,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海豚同时嗨爆的情况。到底是什么让它们如此兴奋? 红海海豚大游行 4月2日早上6点,我被海豚吵醒。它们整晚都在船边徘徊,我睡在甲板上,可以清楚地听到它们换气的声音。赶紧进舱叫小刘出来看,结果他睡得太沉,完全叫不醒。 这些海豚的个头比地中海、大西洋见到的都大很多,而且头部是圆的,给人一种憨憨的感觉。终于睡醒的小刘走出舱门,正好看到两只海豚同时跃出水面,激动地直接飙出一记海豚音: "船长!有海豚你不叫我?" "我叫了你啊,敲你卧室门半天都没反应!" 看到海豚,激动的小刘 这是我们从加利卜港出发的第17个小时,离目的地苏丹港还有七十多小时的航程。风很顺,有自动舵控制船向,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少。小刘把蓝牙连上、扩音喇叭打开,开始KTV。 早上那几只海豚本来已经游走了,结果他唱了一会儿,船后的海豚居然又多了起来,而且从四面八方有更多朝我们聚集而来。它们快速跟上大白,并且接连跃出水面甚至亮出肚皮翻滚!它们肯定是被歌声吸引,过来跟我们玩的。 没想到我和小刘人生中第一场演唱会竟然开在海上,观众是一大群快乐的海豚!它们十只八只携家带口,在大白的前后左右来回穿梭。 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上啥也没有,如果没有这群可爱的小精灵和我们相伴,那该有多无聊啊?真的不要再杀海豚了。 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埃及和苏丹的交界线,晚上将正式进入苏丹海域。其实按照航行规定,非机动船在夜间航行时应当亮灯,但由于两国交界处局势动荡,我们还是打算关掉所有灯,靠黑暗掩护自己。 被拒苏丹港外,抓到2000元东星斑 经过4天4夜的航行,我们抵达一片苏丹锚地,离苏丹港还有15海里的航程。我用卫星电话联系苏丹船代,得知港口仍是封控状态,所有船只必须在港外自行隔离14天才能进入。 14天,我们这种小船可耗不起。还好船上物资充足,我和小刘不准备进港了,在锚地休整两天再接着赶路。从埃及过来一路都是大风大浪,我们早就筋疲力尽。 比我还适应航海的小刘 海图显示锚地是一片天然珊瑚环礁,没有任何人工痕迹,然而到了以后才发现有一座灯塔。有灯塔意味着有人值守,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我们很可能被附近巡逻的海岸警卫队驱离。 珊瑚环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提前填好一份阿拉伯语的紧急停靠申请单。这是当船只发动机出问题或遇到特别糟糕的天气时,可以在没有任何证件的情况下进入码头的默认约定。有了这张申请单,海警或许就不会赶我们走。 紧急停靠申请单 海图上对这片锚地的标注存在很多问题,除了没标出灯塔,水深也跟实际深度差别相当大。在海图显示为4米深的位置,我们把锚链全放完了还没到底,深度计也打不出数字,这表示水深至少超过20米。 能清晰看出前方海水的分层,说明深度变化很大,这种情况下随便乱走会有触礁的危险。不远处有一艘小渔船,我跟小刘讨论要不要请他们带路。但是在中东的陌生海域遇到渔船也是一件蛮恐怖的事情,你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带着AK47。 海水分层 我们卷起帆,靠发动机的动力小心摸索,慢慢进入环礁中央。水非常清澈,小刘站在船头帮我看路,避开礁石。深度计终于打出了8.8米的水深,我们关掉发动机,把船锚定。 整个世界终于安定下来。 * * * 苏丹和吉布提是出了名的热,大白上没装空调,我们俩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干脆下海游泳吧!船上淡水宝贵,总不能用来洗澡。小刘不会游泳,穿上救生衣在船边泡着,我带上鱼枪,顺便打两条鱼回来——在海上漂了4天,我们就吃了4天的卤菜。 太热了 红海海底鱼类特别丰富,尤其在珊瑚礁附近全是大货。潜下去那一刻,我脑子里直接蹦出水煮鱼酸菜鱼红烧鱼清蒸鱼火锅鱼……感谢苏丹港不让进啊,在这儿锚上一个月,我跟小刘的伙食都不带重样的。 五颜六色的热带鱼贴着珊瑚礁慢腾腾地游动,没有一点警惕性,我看准一条红色大鱼,一枪命中。 红底蓝星,是石斑鱼的一种,看颜色就知道肯定很贵。它比我的小腿还长,至少有七八斤,够我和小刘吃两顿了!收工。 东星斑 直接在甲板上刮掉鱼鳞、掏出内脏,再用海水冲洗干净,用锋利的刺身刀把一侧鱼肉完整地剔下来,肉质晶莹剔透、细腻紧致。 顶级的鱼肉,只有刺身才是对它最高的敬意。小刘弄了一碗芥末酱油,稍微蘸一点送进嘴里,满口的鲜嫩直接化开,太鲜美了! 石斑刺身 我答应小刘给他做酸菜鱼和炒螃蟹,所以这条鱼剩下的部分就处理成鱼片和鱼排,2斤的鱼头直接宰下来扔进蟹笼钓螃蟹,我就不信这么奢侈的大餐,螃蟹还不上钩! 2斤鱼头钓螃蟹 船上有我自己腌的四川酸菜,跟超市买的酸菜鱼调料、葱姜蒜一起爆香,加水煮开后再放几片番茄増味,加入用淀粉拌匀的鱼肉。出锅前撒干辣椒面,淋上热油,椒香麻辣的味道瞬间充斥船舱,口水都冒出来了。 自制四川酸菜 淋热油 我们把鱼端到船舱顶上,就着无与伦比的海上落日,奢侈地享受这顿千里之外的思乡大餐。 海上野餐 第二天把蟹笼捞上来时,鱼头还完完整整地躺在里面。我把笼子重新扔进海里,继续守株待蟹。伙食是两条青衣,打鱼的时候还被一条海狼尾随,它想不劳而获。我和小刘决定盘它。 海狼尾随 听说海狼很凶猛,我在鱼钩上挂好青衣的鱼头递给小刘,让他小心点。鱼钩下水,海狼立即咬钩,小刘手上的鱼线猛地绷紧。 "快放一点鱼线,太紧了!这鱼力气很大!" 海狼上钩 小刘赶紧松线,海狼在水面上扭出一阵浪花,鱼线上的力道没有丝毫减弱。小刘把海钓盘摁在肚子上全身向后仰。 "不行不行,我拉不住!" 我赶紧接过海钓盘,然而鱼线上的重量却已经消失——海狼竟然挣脱了! 徒手钓海狼 小刘把右手展开,四根手指上都被勒出了血,还止不住地抖。我把鱼线收上来,发现三根铁鱼钩直接断掉一根。 这啥鱼啊,也太猛了吧。 小刘手指被勒出血 一定要收拾它,给小刘报仇!我又挂上一个鱼头扔进海里,然而那条阴险的海狼竟然再也没上钩。 船锚卡死,进退两难 在这片我们称之为"世外桃源"的锚地充分休息两晚后,我和小刘还是决定去一趟苏丹港,蹭网下载风向地图。这片锚地没有任何网络信号,但天气信息对航海来说至关重要,没有风向地图,我们寸步难行。 小刘在船头起锚,几分钟后我发现船还停在原地。 "怎么啦?起锚啊,准备走了。" "船长,锚收不上来啊。" "怎么会收不上来?用力啊!" 船锚被卡 小刘又试了两次,船还是纹丝不动。我有种不祥的预感:船锚可能被卡住了。 我放下手上的帆索,到船头接过遥控器收了一下锚链,链绳迅速绷紧,锚没被拉起来。我让小刘别弄了,我们遇上麻烦了。 这是航海中最棘手的情况之一。 一般锚地水下都是软硬适度的泥沙地,锚嵌入后能够很好地形成抓力,同时也不影响起锚。但万一遇到海底有礁石卡住船锚,基本上就很难再取出来了。通常船只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直接弃锚,就是这么现实。 但大白上只有一个船锚,而且疫情导致各大港口全部关闭,接下来的航段中我们十有八九都只能在锚地停船了,弃锚?不可能的。 下水解锚 大白泊在珊瑚环礁的中央区域,也就是说我们周围一圈都是礁石。祸不单行,风还不小,把船往环礁的方向吹,十几吨的帆船把锚链死死绷直。要想解锚,我和小刘必须严密配合,他微微给船向前的动力,让锚链松懈下来,我潜水把锚从石缝中撬出来。 大白离环礁只有二三十米的距离,锚一旦松开,小刘就要把船向礁石的反方向开,但风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小刘没有开船经验,我很担心。 距离我们很近的珊瑚礁 先下水尝试了一次,小刘控船。努力了近10分钟,我把锚取出来了。赶紧游回船上让小刘起锚,结果锚链往回收了几米再次卡住。 水下是成片的珊瑚礁,奇形怪状、坚硬无比,只能再下去一次。最后尝试了一个多小时,锚终于完全收了回来。我腿上被刮出一道口子,但除此之外总算是有惊无险。 前一晚,锚地那艘小渔船来找过我们,船上是两个非常友好的渔民。他们可能是看到一艘外国船孤零零地泊在那里,担心我们没吃的,所以想给我们送点鱼。 鱼倒是不缺,但柑橘柠檬快吃完了,我请他们帮忙再捎一些过来,对方竟然还不肯收钱。最后,我送给他们一盏头灯作为礼物。 苏丹的渔民 本来该等他们,但考虑到抵达下一个锚地的时间,我们不得不先出发了。 下回预告 新冠疫情导致各大港口全部封闭,我和小刘不断被海警驱离,无法靠岸,更不能补给物资。原定10天的"红海行动"变成了无限期的"红海流浪"…… 韩船长同款定制棒球帽 ¥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