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历史发展到现在,天道轮回从未改变。 对于人来讲,一切皆有定数,不管你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都要降临在你身上。因为"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每个人都是过客。 普通人如此,王侯将相亦不例外,封建时代下无数事实阐明了这个真理。 细数整个时代进程,有个细节值得人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相隔多年后再次"重演",甚至比如今的影视剧都还要离奇。 朝代变迁政权更迭,这无可厚非,但惊人的雷同之处让人不得不怀疑某些传言的真实性。 神州大地上,曾有三次"神奇"的巧合之处,难道世界真的是个轮回?秦隋两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统一前,神州大地正值战乱,这也正是人们经常提及的"春秋战国时期"。 各方势力并存,诸侯们都在为了争夺霸主地位频繁发动战争,你灭我我灭你,后来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彼此制约,但乱世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老百姓们是战乱时期最大的无辜者,一旦遭遇战争轻则受冻挨饿,重则无家可归,加上天下从来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这个乱世局面必然成为了趋势。 这个"天子"是谁,没有人能作出定论,但秦始皇的横空出世,结束了乱世局面。 天下的建立需要一系列东西的支撑,比如度量衡、货币等等,均要进行相关的统一,秦始皇均完成了这样的大业。 嬴政自封"始皇帝",内心期望着传千代传万代,谁也没想到在二世胡亥手里便亡了国。 看似极为平常的历史演变,没想到在几百年后再次上演,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所要说到的"隋朝"。 隋朝尚未建立时,天下依旧处于乱世阶段,即魏晋南北朝。 前前后后持续了300多年,各方势力都想在这个仅有的地方争得一番话语权,但军事实力才是关键。 百姓受够了常年的颠沛流离,内心急切盼望着一个人来结束这样的乱世,杨坚出现了。 不管对杨坚的评价如何,但他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两把刷子",建国时候为了选拔人才更是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封建时代灭亡。 一切都在慢慢向好,但二世杨广的暴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这未免和秦朝过于相似?刘邦斩蛇,王莽篡汉 刘邦是大汉的开国皇帝,各种典故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流传最广的便是斩白蛇起义。 据相关野史记载,刘邦奉命押送劳役去骊山,路途中不断有人逃跑,快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没有几个人。 秦朝的立法严格,这些逃跑的人必然会被追捕,但对刘邦的问责也是少不了的一个环节。 心情好了说两句,心情不好了就会丢命,不过骊山的修建工作可是重中之重,第一种可能性基本上是小到不能再小。 随后刘邦带领剩下的劳役组成队伍起义,中途曾碰到一条大白蛇。 刘邦根本不带怕的,顺势拔出宝剑就是一刀,大白蛇被分成了两半,这种气势感染了队伍中的无数人。 谁也没有想到,天道早已暗示在刘邦的这次斩白蛇的行动中。 王莽的出现,终止了西汉王朝政权的覆灭,虽然中间有新朝,但并不阻止东汉的出现,不过这个"莽"值得诸位细品…… 世事无常,这难道仅仅是一次巧合?大宋逢七,南宋亡七 公元959年,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一职,在众人看来也是实至名归,毕竟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年6月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成为后周皇帝。 因为年龄尚小,对于天下之事一概不知,在朝廷大臣的建议下,母后符太后临时掌权,可她也是优柔寡断,许多事情都是请教宰相范质。 契丹北汉决定趁机灭了后周,范质随即下令赵匡胤带军出征。 柴荣对赵匡胤不薄,按理来说他应该尽力效忠,没想到赵匡胤打起了如意算盘,声称自己所统领的兵力不足,无法与之抗衡。 言外之意很明显,战乱当前由不得范质犹豫,军队大权则被赋予了他。 历史真相诸位看得见,赵匡胤将所有人耍得团团转,自己上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好戏,可本质上自己还是"篡位登基"。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公元1279年3月,面对元军的猛烈攻势,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全军覆没,南宋皇帝赵昺随陆秀夫跳海而亡,年仅7岁。 江山建立是因为7岁的孩子,江山灭亡还是因为7岁的孩子,这真的是巧合?笑侃人世间 看到这很多人不禁怀疑,世界可能真的是一场轮回。 早在上个世纪,西方哲学家就曾讲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它总在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可归根结底还是要"吸取教训",杜绝类似悲剧重演,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对人也好对事也罢,谨记的一个东西就是"善良"。别人虽然看不见,但苍天和大地两只眼睛永远在盯着你,不要越过底线,付出善报才能得此善终,自己终将会笑到最后。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