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打架,小弟遭殃。 中国物流行业似乎形成了一条有意思的规则:每隔一段时间几个巨头就会打一场口水仗。 7月24日下午,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为民在头条号上发表题为《京东,可以做错,不可作恶!》的文章指责京东。文中表示,即使京东看苏宁不顺眼,不想让天天快递通过京东的平台接活,至少要做得漂亮点。京东诬陷天天快递"是全网服务最差的"黑锅不能背。滥用渠道霸权越俎代庖干涉第三方的自主决定权,有可能触及国家法律和行业管理的制度底线。 随后,京东针对此事回复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称让孙为民收起玻璃心。 互怼的导火索是,7月19日,京东商城突然向平台商户发出通知,将关闭天天快递服务接口。京东方面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度的综合评比排名中,天天快递在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得分都较低,位于所有快递中的最后一位,同时还存在部分违反平台规则的行为。为了确保用户和商家在使用物流服务当中的体验,京东将从7月31日起暂停天天快递服务。 7月20日晚间,天天快递发表关于京东对公司单方面暂停服务的声明,称此举"理由荒谬"。天天快递称,京东在发布通知之前,没有与天天快递就此事进行过任何的有效沟通,也没有给商户选择的余地。此外,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数据来看,其2017年上半年服务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在天天快递看来,京东单方面的封杀既严重侵犯了商户的选择权,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天天快递的声誉。据此,天天快递今天向国家邮政局发起了投诉。 京东则表示,这次通知是属于京东对于物流开放平台商家考核中"末位淘汰"。这并不意味以后不会再和天天快递合作,只要天天快递自我改进服务品质,今后依旧有合作的可能。 对于京东商城与天天快递"分家",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天天快递被苏宁物流集团收购起,就注定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京东封杀天天快递 背后是巨头竞争 今年1月份,苏宁云商旗下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宣布收购估值42.5亿元的天天快递全部股份。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苏宁收购天天快递是为了对抗京东物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是苏宁的第二大股东。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阿里巴巴投资约283亿元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 显然,天天快递属于"阿里苏宁系"物流成员。但苏宁和阿里一直被京东视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界面报道称,一名京东内部人士表示,京东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方面是菜鸟的原因,另一方面,意在逐渐将第三方快递流量转至京东快递"。这意味着,天天快递出局可能只是个开始。 据了解,今年初京东欲搭建第三方快递平台,于是开始与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展开对快递公司的"争夺"。目前,只有天天和圆通并未接入京东的电子面单平台,而早在今年3月份,天天快递便不配合京东的对接。 今年6月顺丰和菜鸟互掐时,刘强东发声力挺顺丰,表示相信顺丰的品质和王卫的为人。早在2016年,刘强东便在央视节目中直言:"菜鸟物流就是在为几家物流公司搭建系统,说得好听是提升这几家快递公司效率;说得难听点,最后你等着瞧,这几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是被菜鸟物流给吸走。"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京东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为由关停天天快递服务。但天天快递被封杀,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被苏宁控股,改姓苏宁,而苏宁的大股东中,还有阿里的身影。京东封杀天天快递,也可以看成是京东对阿里的一次回击。而京东和阿里在物流维度必有一战,天天快递或许只是战前的无数插曲之一。 京东与苏宁的无限战争 京东除了对阿里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外,和苏宁掐架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今年2月,刘强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们宿迁市的电商占有率也是第一,超过任何友商,但是我发现苏宁国美的店还在那呢!还有什么OPPO,各种各样的专卖店,那是我们的耻辱,兄弟们。" 苏宁立马作出回应,"宿迁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就已经感到耻辱了,如果去更多的城市、更繁华的地区看看,岂不是活不下去了?刘总,好好活着吧!" 早在五年前,双方在"8.15电商大战"上斗得你死我活。逼得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下"赌约":"京东增速如果比苏宁易购快,我就把苏宁送给刘强东。" 2012年8月14日,刘强东发起挑战:"今天,我再次做出一个决定: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如果三年内,任何采销人员在大家电加上哪怕一元的毛利,都将立即遭到辞退!从今天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公司很快公布实现方法!" 刘强东一语激起千层浪,苏宁易购时任执行副总裁李斌出面表态称:"苏宁易购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任何网友发现苏宁易购价格高于京东,我们都会即时调价。苏宁易购将启动史上最强力度的促销,我一定能够帮刘总(刘强东)提前、超额完成减员增效目标。" 此后京东苏宁似乎结下了梁子,两者口水战一直未停止过。 2015年10月,苏宁发起了"平京战役",当时京东并未回应。直到当年"双11"苏宁与京东先进行了预热战役。 先是新一轮口水战。当年10月15日,在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刘强东表示京东已经把价格降到第三位,未来不会再打价格战。而孙为民则在当时反驳,真正的价格战建立在强大的供应链基础上,某些传统电商不再谈"价格低"是因为没钱了。 紧接着就是文案战。11月4日,一组由苏宁官方微信平台推送的海报开始在社交网络与平面媒体中疯传,其中"老板若是真的强,头条何须老板娘"等文案,与海报中明显的"蟑螂小强"符号直指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及其夫人章泽天。 被苏宁方面奚落了一番,第二天下午,另一组具有煽动性言辞的海报横空出世,文案中充斥着"打炮"、"干爹"、"马郎"等直白低俗的字眼。 文案战一周后,"双11"战斗正式开始。苏宁内部成立了"价格督察队",主要任务是,监控线上线下商品价格,一旦发现有比京东价格高的商品,相关负责人将受到严厉处罚。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发展需要良性竞争,希望京东、苏宁等物流巨头的明争暗斗不要偏离的轨道。 版权声明:致力于好文精选,本篇推送文章来源于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