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视频引无数网友的关注。 视频中,一名10岁的男孩,将年仅4岁的女童拉进会议室一起"玩耍",关闭房门,对女孩拳打脚踢。 女孩惨叫着试图逃离,却被男孩推倒在地,按在身下,挥舞的拳头更加有力,下手极为残忍。 直到3分钟后,大人们闻声赶来,男孩才停止暴行。 这是发生在广西一家口腔医院内的一幕,所幸发现及时,小女孩的左前臂多处骨折,无生命危险。 有网友愤怒地表示:"现在的孩子不只是孩子,魔鬼是不分年龄的……"。 深以为然。 这份玩耍的背后,是一个孩子打着玩的名义,干着歹毒之事。 《隐秘的角落》有句台词说:很多孩子已不再单纯,不再简单,可大人们还是把孩子想象得很简单。 是的,这个男孩的行为,已远远超出我们对一个10岁孩子的认知。 他殴打女童时的凶狠,让人觉得又怕又怒,脊背发凉。 罚重了,于法不能,因为"那只是个孩子",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 罚轻了,不起作用,因为"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魔鬼"。 01
有的孩子是孩子 有的孩子是禽兽 作家郑执说: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 如果不是有监控,谁能想象这是一个8岁孩子的所作所为吗? 前些天,湖南郴州3岁男孩小宇坠楼的新闻,刷遍整个网络。 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意外,是小宇和小区内8岁的哥哥一起玩耍时,不慎从17楼窗户摔下。 没想到,几天后,片刻苏醒过来的小宇说,他是被一同的哥哥推下去的。 这段话,令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年仅8岁的孩子,真能做出如此禽兽之事吗? 很快,小宇妈妈发千字长文还原当天令人心痛的一幕。 当妈妈的我,看完小宇妈妈的描述,惊出一身冷汗。 那天,小宇和往常一样,跟奶奶到小区一楼玩耍,陈某提出带小宇在附近不远处玩会儿。 几分钟后,奶奶便不见两孩子踪影,没多久,就得到孩子坠楼,生死未卜的噩耗。 奶奶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此时陈某却积极主动带警察去现场,言之凿凿地说小宇是自己从2楼掉下去的。 虽有人疑惑,90厘米高的孩子,是无法爬上1.2米高的窗户,但又觉得8岁的孩子怎会撒这弥天大谎? 然而,监控告诉你,事情并非你所想像。 陈某带走小宇后,将他拖拽进一楼大厅,开始拳脚相加,见有人路过,便停止殴打,强拉进电梯,躲避大人的目光;遇小宇向人求救,他冷静回答,"这是我弟弟",打消别人疑惑。 陈某在整件事中,淡定地撒谎、作伪证的模样,让人细思极恐。 这样的孩子,让人胆颤心寒。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说: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有些孩子,他们没有羁绊,没有后顾之忧,根本不知什么是底线,将所有的恶意都赤裸裸的呈现出来。 每个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的生活和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02
没有天生的恶魔 只有后天的修罗 被押往法庭接受庭审的被告会是什么样子? 是心情沉重,满心忏悔?还是紧张不安,担忧自己的未来? 可是,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中的00后,彻底颠覆我的三观。 5个00后少年,在被押往法庭受审的路上,看不出丝毫紧张或后悔,竟然有人还兴奋地唱起歌。 眼前的画面,实在让人难以置信,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 当法警呵斥他们的行为时,竟若无其事地说:"我又没杀人,能有啥事?" 原来,他们是出于"义气",为朋友打抱不平,带刀具前去"和解"。 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聚众斗殴、持刀砍人,也不是小事,可在他们看来,这种行为,简直是如同吃饭走路般的琐事。 直到采访家长时,人们才终于明白,这些"孩子"为何如此漠视对他人的伤害。 父母一直在为孩子找借口,认为很冤枉,认为是东北口音引起的,孩子看多了《水浒传》,是江湖义气毁了他。 你看,世上哪有天生的恶魔,分明只有后天"栽培"的修罗。 如果,在他第一次犯错时,父母拉一把,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 现实中,未成年人犯罪后,再犯罪的比率也是高得吓人。 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曾有这样一组数据,发人深省: 初次犯罪年龄小于11岁的,有65%的人会再犯罪;12至15 岁再犯率为54%。 数据表明,那些犯过罪的孩子,仍有超一半的人,仍会再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孩子犯错,父母无限姑息,只会将孩子推向罪恶的深渊,毁掉孩子的未来。 轻拿轻放,只会让他们肆无忌惮,由"少年犯"变为"成年犯"。 03
父母的管教 是隔在孩子与恶之间的一堵墙 《管教的勇气》有句话说:"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后要给他翅膀。" 没有孩子生来就是恶魔,他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才失去成为天使的机会。 惟有我们活成孩子的典范,孩子才会成为人们所看见的人。 1、真正的爱孩子,是爱中带着管教 《儿童如何掌权》书中说:我从不相信教育仅是鼓励和榜样就能完成的,没有惩罚、没有权威,也就没有规则和进步。 教育中必然有痛苦的成分,而这个"痛苦"越早让孩子承受越好。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父亲,对待儿子犯错后的惩罚,值得深思。 10岁的儿子在校车上欺负同学,被老师赶下校车,并告知三天不能乘校车。 父亲决定惩罚他,每天跑1英里去上学,刮风下雨也不例外。 担心儿子安全,爸爸开车跟在后面相伴,并在Facebook上直播打卡,记录对儿子的惩罚。 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在学校不但不惹事生非,还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只有父母给他约束和引导,才能及时把"偏航"的孩子拉回正轨, 2、真正的爱孩子,是给予他一颗敬畏的心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孩子时,父母除了给他爱之外,还要教会他要懂得敬畏。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六岁时,曾向妈妈撒了一次谎。 他以为没多大事,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发过火。 可那天,梁启超第一次见到母亲愤怒的样子。 他极力掩饰自己错误,换来的却是母亲的一顿暴揍,并给他立下从此"不许说谎"的家规。 直到后来梁启超稍大些,母亲才郑重地给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说谎。 打孩子并不是目的,而是让他懂得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路上,父母要做个狠人,越小纠正孩子的过失,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所需要最基本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一旦缺失或失衡,都会在孩子的人生中,埋下巨大的隐患。 没有哪个孩子能够独自长大。 在人生每个重要节点,父母的缺席或纵容,都将会一步步毁掉孩子的前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者,须深思,然后慎行。 愿每位父母,担起自己的责任,丢掉纵容,及时管教孩子,让他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