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六月二十九日,北约国家领导人峰会如期召开。据法新社等外媒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在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展开会晤时表示,美国将会在欧洲展开全面增兵。具体的增兵计划为:将驻扎在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的驱逐舰由四艘增加至六艘;在罗马尼亚驻扎三千名美军士兵;在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波罗的海三国增派若干美军士兵;同时将两个F-35战斗机中队调至英国。拜登还表示,美国将会在陆军第五军的前沿指挥部永久部署在波兰境内,加强美军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拜登认为,通过这轮增兵,"北约在陆海空各个领域的战斗力都能得到增强"。 美国的这轮增兵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其对欧洲的控制。冷战结束后,美军继续在欧洲驻军的必要性引起了不少欧洲民众和官员的怀疑,再加上美军糜烂的军纪,对基地附近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常年来要求美军全部撤离欧洲的声音一直存在。而美国挑唆俄乌战争的一大目的,就是引发欧洲对于俄罗斯的担忧,这样美国不但可以继续打着"保护欧洲"的旗号在欧洲驻军,甚至还可以扩充驻军规模。现在看来,美国的这一目的已经实现了,驻欧洲美军的规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大大膨胀。只要驻扎在当地的美军部队足够多,美国就可以牢牢控制住相关国家的内政外交。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洲多个国家都有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因此美国才会寻找一切机会扩充在欧洲的驻军规模。 与此同时,在拜登宣布增兵的同一时间段,瑞典首相安德松对外界表示,瑞典、芬兰和土耳其已经就各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土耳其将不再阻挠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而据《环球时报》和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北约就在一份公报中明确宣布,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邀请芬兰和瑞典加入联盟之中,预计两国会在不久后做出回应,并尽快完成各项手续,快速成为新的北约成员国。 随着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的战略处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随着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美军便能够将部队部署在俄芬边境地带,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距离俄芬边境线不到两百公里,这座俄罗斯历史名城、经济重镇此后就会处于北约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目前俄军虽然在乌克兰战场上占据优势,但是距离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的目标还有一些距离,而在短期内实现第三阶段的目标可能性很小,俄乌冲突大概率会长期进行下去。 在短时间内,美国宣布增兵,北约成员国已正式同意邀请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这两件事情不能孤立看待!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美国增兵防备俄罗斯的目的是主因,不过根据拜登的增兵计划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波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都得到了美国的增兵承诺,但是美国却将大量的技术装备部署在了西欧,比如两艘驱逐舰就部署在西班牙,而两个中队的F-35战斗机更是部署在了英国,根本不处于和俄罗斯对抗的第一线。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美国的战略部署,一旦全面战争爆发,美国可能并不打算帮助这些东欧国家抵抗俄军,而是将其视为炮灰,消耗俄军的弹药物资和进攻锐气。 而美军则以逸待劳,在中欧地区击败已经出现了不少伤亡、消耗了大量武器弹药的俄军,轻松获得战争胜利。此前爱沙尼亚总理就表示,按照北约的战略规划,一旦战争爆发,波罗的海三国将会被立刻放弃,最快也要等一百八十天,北约联军才会来"解放"它们。尽管爱沙尼亚总理呼吁北约"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就捍卫爱沙尼亚的每一寸领土",但是从拜登公布的这份增兵计划来看,美国并没有改变将东欧国家当作炮灰的计划。 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美军增兵一事值得警惕,但是根据美国的增兵计划,也有媒体认为,美国很有可能是虚张声势。因为美军本轮增兵的规模虽然不小,但是放在整个欧洲大陆上来看,就显得没有那么有冲击力了。更何况,拜登只表示会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和意大利、英国增兵,但是却没有公开增兵的数量,也没有公开这些部队会在什么时候就位,更没有公布这些部队的番号。这样的增兵计划能起到怎样的作用非常值得怀疑,俄罗斯大可不必为此过度担忧。 而对于我国来说,美国增兵欧洲在理论上可能会为我们减轻战略压力。如今的美国军事实力有限,往欧洲多派驻一些部队,就必须减少在亚洲派驻的部队。目前美军在欧洲的驻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军已经先后向欧洲增派了两万人,其中不乏八十二空降师这样的精锐部队,而这些部队原本完全有可能被部署在亚太地区。目前美国海军拥有六十九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既然拜登承诺要将部署在罗塔海军基地的驱逐舰数量增加到八艘,那么能用来对付中国的驱逐舰数量就会减少两艘。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兵力本就不足以和解放军抗衡,不少美军将领都在呼吁美国向亚太增兵。拜登未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眼下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总而言之,增兵和北约成员国已正式同意,邀请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都会在政治层面上威慑到俄罗斯,但短时间内无法对俄罗斯形成较大的军事层面的压力,甚至还会降低中国的压力,唯一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就是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但随着欧洲战局的不断改变,或许美国会在解决了自身财政危机后,会对中俄使出新的招数,或者还有可能美国,会为了解决自身财政问题,而对中俄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