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老兵找到失散45年的妻子,问她现任丈夫我能带走她吗?
文 | 纪中百事
编辑 | 纪中百事
1993年7月,台湾一个老兵和失散45年的妻子和儿子团聚,结果却得知妻子已经另嫁他人。
老兵问妻子的现任丈夫:我能带她走吗?
结果如何?
董万华和邵玉华破镜重圆
1993年,在上海虹桥机场里,一架飞机缓缓降落,一个年过花甲的台湾老兵从飞机上走下。
时隔45年重回故土,他眼含泪水,抬头看向蔚蓝的天空,低头望着眼前的路,他缓缓蹲下捧起一坯黄土,片刻后他哽咽道:"我终于回家了。"
这个人就是董万华,此次回到大陆是为了和失散45年的妻子和儿子相认、团聚。
当他慢慢走进大厅时,他的目光在人海中不断地来回搜寻,记忆中妻子的身影。
而他的妻子邵玉华也同样在寻找着他,她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丈夫年轻时的模样。
但是两人已经40多年没见了,还能认出彼此吗?
忽然,董万华停了下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随着他的目光望去,一个女人出现在视线当中。
仿佛感受到注视的邵玉华,也瞬间停止了搜寻。
年轻时的董万华
两人眼神交汇,只一眼,就认出了彼此。
两个老人在期待与紧张中穿越人海,目光再也没有从对方身上挪开过,不一会儿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随着一声:玉华,我对不起你!
两位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看着已经相认的父母,董水生也一拥而上抱住他们,三个人相拥而泣。
一旁帮助他们重聚的红十字会志愿者们,也被眼前这一幕感动的痛哭流涕。
重逢的喜悦压制住失散多年的悲苦,一家人牢牢抓住对方的手,不断问着对方,这些年过得怎样。
董万华和家人相认
董万华看着眼前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回想起当初离家时,还尚在襁褓中的样子,他抬起手抚摸着儿子的脸,对妻子说:
"这么多年我才回来,我真的对不起你们!"
刚说完便又开始哭了起来。
儿子董水生说:"爸、妈,我们回家!"
两位老人点了点头,相互扶持着走出机场,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一家人来到了邵玉华在上海的家。
此时董万华还不知道妻子已经嫁作他人妇了,但是在路上邵玉华没忍住,向他缓缓道出了实情:
"万华,我已经改嫁,现在是别人的妻子了。"
董万华听到后愣了一下,他也曾设想过这个结局,可是他没想到如今真的是这个结局。
重聚的董万华一家情敌相见
在邵玉华家里,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她的现任丈夫张燕生和她的女儿女婿们都在家里等着她回来。
他们一家早就知道,待会儿董万华会来,女儿女婿们正在厨房里忙来忙去,准备中午的团圆饭。
董万华一路上都拉着邵玉华的手,他心中早已想好,无论怎样他都要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在一起,两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燕生会同意放弃妻子,成全二人吗?
当三人抵达家中,门口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街坊邻居们都知道,邵玉华找回了前夫。
董万华环顾了一下四周,他知道邵玉华在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邵玉华的邻居们
不知不觉,他握紧了妻子的手,邵玉华感受到手上传来的力量,微微一笑挽着他,两人携手走进了张家大门。
张燕生坐在沙发上,看到屋里进来很多人,妻子邵玉华拉着一个男人的手,向他走了过来。
张燕生知道,他便是妻子苦等了40多年的男人董万华。
张燕生回想起自己多年前求取邵玉华时答应她的:
只要董万华回来,两人就离婚。
邵玉华介绍两任丈夫认识,董万华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拉起张燕生的手说:
"张大哥,谢谢,谢谢你这么多年帮我照顾他们母子。"
张燕生和董万华
张燕生苦笑了一下,请董万华坐下,他告诉董万华,玉华是个好女人,这些年一直在等他,从没忘记过他。
董万华点了点头,表示他也是,分离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团聚了。
董万华扭头看到身后他们一家儿女,鼓起勇气对老张说:
"张大哥,我能带她走吗?"
老张无奈,只好说出当初两人在一起时许下的诺言,不是一生一世在一起,而是前夫回来就得离。
老张表示,他年纪已经大了,很多事情都看开了,只要玉华想明白了,她要走,我便不留。
老张话音一落,全家人都陷入了沉默,谁能想到一家人的团圆要建立在另一个家庭破裂的基础之上。
大家都若有所思,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邵玉华身上。
董万华在张燕生家白月光与朱砂痣
对于邵玉华来说,一边是前任丈夫也是初恋,另一边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现任丈夫,两边也都有孩子,不管怎么选择,总会有一方受到伤害。
邵玉华不禁泪眼婆娑,低头沉默良久,往事历历在目,像演电影一般在她脑海里重现。
她想起她19岁便嫁给了自己的意中人董万华,婚后第二年刚为他生下儿子水生不久,两人就被迫分离。
而董万华在临行前,再三嘱咐她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等他回来。
她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但也只能含泪答应。
谁知董万华竟然一去不复返,害得她母子二人处处遭人白眼,眼见在老家活不下去,只好来到上海谋生。
张燕生
邵玉华靠给人当保姆为生,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
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到7岁,水生到了上学的年纪,她便想送孩子去读书,可是却交不起学费。
前夫杳无音信,她要到如果想让孩子上学,那就只有再次成家。
在媒人的介绍下,她认识了比她大19岁的张燕生。
邵玉华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她的情况,张燕生也连忙说他无妻无子,上面只有一个老母亲。
两人初次见面,彼此之间坦诚相待,毫无任何隐瞒,很快便走到了一起,过起了同居生活。
在老张的帮助下,水生上了学,邵玉华则在家照顾老张的母亲,把家里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年轻时的邵玉华
不久,邵玉华为老张生下了两个女儿,一家人虽然不富裕,但也在风风雨雨中,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度过了40年。
1987年台湾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邵玉华得知后,便开始着手寻找前夫董万华的消息。
在家人的陪伴下,邵玉华来到了上海红十字会寻求帮助。
儿子水生也期待着能找到他的亲生父亲,但是年复一年,始终都没有任何消息。
直到5年后,邵玉华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邵玉华打开一看,当场楞在原地,信里第一句话写的是:
亲爱的吾妻玉华,我对不起你。
邵玉华看完信后泪流满面,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收到丈夫的来信,她期待着和丈夫团聚。
信里留有丈夫董万华的联系电话,她在女婿的陪同下,给远在台湾的丈夫打去了电话。
电话刚接通不久,对面就传来熟悉的声音:"喂,是玉华吗?"
邵玉华听到熟悉的声音,她喜极而泣,两人在电话中约定7月相见,于是便有了开头虹桥机场里的一幕。
邵玉华将她的一生回忆了一遍,董万华是她心中的白月光,是她年少时的意中人;张燕生是她的朱砂痣,两人相守45年不离不弃。
最终她对所有人,勇敢地说出了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她想和董万华复婚。
邵玉华和董万华
看着眼前的母亲,邵玉华的两个女儿开了口,大女儿表示,无论母亲做什么选择,她都会支持,毕竟婚姻自由,母亲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小女儿也应声附和,她认为母亲苦苦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了水生哥的亲父,如果真的要走,她们绝对不会拦着。
两个女儿的脸上看不出悲伤,反而给人的感觉十分坦然,仿佛她们已经做好了随时失去母亲和大哥的准备。
64岁的邵玉华和83岁的张燕生,两人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但是因为民政局的一句话,俩人又在一起生活了5年,这又是为何?
邵玉华的两个女儿离婚协议
没过几天,邵玉华就拿了一张离婚协议,让张燕生签字。
张燕生的手颤巍巍地拿起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二人带着离婚协议来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但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们无法办理。
因为两人没有办理过结婚,所以无法办理离婚,要想离婚,得先补办结婚证。
两位老人无奈只能先来到婚姻登记处,准备办理结婚证。
工作人员在为二人拍结婚照时,张燕生说了一句:"我都是要翘辫子的人了,没想到还能结个婚。"
可是他心里清楚得很,结婚是为了离婚。
拍结婚照的张燕生和邵玉华
折腾一圈后,两人再次来办理离婚手续,可是又出现了问题,他们两人的财产就是一个一室一厅的公租房,无法对其进行分割。
他们签署的离婚协议也因此是无效的,两人这次还是没有离成。
回去之后,张燕生就病倒了,儿女们看着生病的父亲,觉得有点后悔支持父母离婚。
尤其是董水生,他告诉母亲,她要是真的走了,父亲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他年纪大了该怎么生活?
邵玉华心中也痛苦万分,她来到董万华住的旅馆,向他诉说自己的难处。
董万华看着眼前爱而不得的妻子,他说了一句:也许他们的重聚,注定是一个悲剧。
邵玉华
董万华此次来大陆的签证有效期只有一个月,为了等待妻子离婚,他又续签了一个月,眼看着离开的时间就要到了,老张却病倒了。
两人说好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的,但此时此刻又不能不向生活妥协。
9月,秋风送爽,董万华看着落叶飘零的场景思绪万千,他心中早已做好了独自离开的准备。
董万华再次来到张燕生家,他坐在床边握着老张的手,对他说出:"张大哥,玉华会留下的,你放心,你放心。"
董万华连着说了两遍"你放心",随后默默地离开了。
邵玉华和董万华
经历过之前45年的离别,他们两人都害怕,年纪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重新在一起。
在临行前,邵玉华和董万华两人拍了一张合影,说是给对方留一个念想,董万华向妻子发誓,他一定会再次回来看她的。
就这样两人在机场恋恋不舍的告别,直到播报声响起,董万华不得不去登机。
两人挥泪告别,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邵玉华和董万华离别合影结局
董万华走后不久,老张身体逐渐好转,他自知心中对不起邵玉华,于是不久他便主动提起了离婚。
1994年,两人终于办理了离婚手续。
1995年,邵玉华如愿以偿和董万华办理了结婚。
由于当时台湾的政策影响,结婚满两年,邵玉华才能和董万华回台湾。
此时的邵玉华也早已看开,一边是老张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身边缺不了人,而另一边董万华每年都会回大陆看望她。
45年都能等,2年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邵玉华
1998年老张病逝,邵玉华在他离去前,始终尽着一个妻子的本分,一直尽心尽力伺候他。
但即便邵玉华和董万华之间没有了羁绊,但是当时两岸关系并不融洽,邵玉华始终没能如愿和丈夫一起去台湾生活。
董万华也想过回到大陆和妻子一起生活,但是他年事已高,只能依靠台湾的退休金过活,而领退休金必须得本人到场才能领。
无奈之下,两人只能继续分居两地。
直到2003年,邵玉华才如愿以偿来到台湾,回到丈夫身边。
至此分离了55年的夫妻俩,终于又在一起开启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但是现在的邵玉华已经74岁,而董万华已经76岁了。
晚年董万华和邵玉华
像这样被迫分离的亲人,还有很多,董万华说,在台湾老兵心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生已做游子,死拒做游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这是千万个台湾老兵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想和家中的亲人团聚。
但是有的人有幸找回了亲人,而有的人则永远失去了亲人。
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千万个家庭的破裂,无数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
董万华希望,两岸早日从"一通"实现"三通",他更希望两岸能早日实现统一。
2008年,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三通"时代来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台湾一定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