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卡 就在前几天,斯里兰卡单方面宣布自己已经破产,并称自己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底。 7月7日,斯里兰卡央行更是直接加息100个基点。 斯里兰卡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还面临在2026年之前,支付250亿美元的利息,同时在今年需要率先支付70亿美元。 因此,4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因为需要外汇储备来支付进口商品。 5月,已累计拖欠了7800万美元的外债,无奈宣布债务违约,成为本世纪以来首个外债违约的国家。 因花光外汇存底,这个南亚小国已经没有任何能力购买外国的基本民生民用资源。 总理只是用一句破产宣言宣告自己的无力,而这句话的背后是斯里兰卡民众在苦苦挣扎。 联合国指出,斯里兰卡正濒临人道危机,大约有626万人已不知下一餐有无着落。 今年初以来,当地有70%的家庭三餐不继,燃料和基本医疗品的库存也迅速耗尽。 光是在6月,斯里兰卡的粮食价格就飙涨了80%。 斯里兰卡经历了数月的通货膨胀和长期停电,在短时间内已经通货膨胀80%。 全岛加油站没有了柴油,交通系统瘫痪; 大量火电厂停工,为省电能关掉路灯,民众每天得忍受长达10至13小时的停电; 物资短缺,政府不得不对奶粉、糖、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上实行定量配给; 药品不够用,医院停止手术;甚至有报馆因纸张短缺而暂时停刊。 最大的国有电力公司锡兰电力局甚至把对最需要用电的客户的电价提高了超800%。 斯里兰卡能源部长警告称,斯里兰卡所剩燃料不足一天。 而前段时间,斯里兰卡已宣布限制向企业销售燃料。 由于缺油,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甚至直接在推特上向俄罗斯求救,要求俄罗斯提供信贷支持以进口燃料。 为了遏制恶性通胀,斯里兰卡政府甚至计划迈出无可奈何的一步: 暂停印钞。 为啥这样干? 因为斯里兰卡央行今年在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大举印钞,加剧了其国内物价的恶性飙升。 此前更是长时间依赖直接印钞来偿还国内贷款和外国债券。 可这拿未来的钱,也填不住昨天的窟窿了。 曾经的南亚乐土岛国,如今民众买不起大米、牛奶,加不了燃油,民不聊生。 1
一个国家破产,买不起任何东西,缺油缺粮,快活不下去了,它的民众怎么办? 逃离,成了唯一选择。 很多当地民众试图经海上逃难出国。 数千名斯里兰卡人尝试通过非法途径移民,他们坐船偷渡到澳大利亚、印度和非洲。 大部分都是泰米尔人,他们主要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居住。 他们通过"移民代理"安排前往印度,费用约为800美元; 前往澳大利亚的费用则约为4000美元,航程长达21天。 自5月以来,斯里兰卡海军已拦截数百艘拖网渔船,它们正搭载非法移民前往其他国家,随后被折返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海军曾一周连续拦截多艘可疑渔船,带回近200人,其中最小才3个月大。 穷人在偷渡,中产也计划送孩子出国读书,比如去印度。 而富人则试图移民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或欧盟。 总之,大家都在想着逃离。 因为,留下也意味着慢性自杀。 2
为啥破产? 入不敷出。 多年来,斯里兰卡一直处于贸易逆差。 2021年,该国的贸易逆差从2020年的60.08亿美元扩大至81.36亿美元。 为在疫情期间刺激出口,斯里兰卡政府加快印钞。 仅2021年,人口2200万规模的斯里兰卡就印刷了1.4万亿卢比,创下历史纪录。 大规模印钞击溃了斯里兰卡脆弱的经济体系,通货膨胀进一步洗劫了普通家庭的购买力,加重了粮食危机。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始加息,全球进入紧缩时代。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成为压垮斯里兰卡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俄乌两国都是斯里兰卡的重要小麦来源国,该国有45%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斯里兰卡还有超过一半的葵花籽油和黄豆进口来自乌克兰。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迅速上涨,斯里兰卡用于进口能源的外汇预算消耗完毕,陷入缺油停电的原始状态。 完全丧失收入来源的斯里兰卡,经济迅速崩溃。 3
斯里兰卡破产,民众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还有一个受害者,就是我们。 斯里兰卡现在欠了600多亿的债务,其中有65亿美元是欠中国的。 也就是说,1/10的债务是欠中国的。 这个钱,什么时候才能还上? 斯里兰卡总统甚至还当面提出要求,希望中方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免除债务。 说白了,斯里兰卡就是觉得自己还不起钱了。 "我穷我有理",觉得中国不差钱,不想还了。 可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疫情当下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要说穷山恶水,资源匮乏,破产还算正常。 斯里兰卡,可是印度洋上的明珠啊。 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极佳,一边是马六甲海峡,另一边是波斯湾、亚丁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贸易航线。 此外,斯里兰卡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是世界前五的宝石生产国。 拥有如此优良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斯里兰卡是如何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呢? 太依赖外部了。 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决定了斯里兰卡只能在高债务、高通胀、高赤字和低外汇的钢丝上危险行走。 无论旅游、服装、茶叶、航运、侨汇这些支柱产业,还是基建、能源、食物、药品这些国计民生,斯里兰卡早已被国际资本牢牢拿捏在手心里。 想自力更生? 那就必须摆脱束缚,发展本国工业。 可工业化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哪里来? 还得引进外资和技术。 一个进口额远大于出口的国家,又何谈产业升级? 只能沦为廉价原材料产地或者低端制造产业链上的血汗工厂。 一个国家无论怎么样,无论外力怎么样,关键还要看自己。 练好内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正道。 否则你自己出了问题,外力再强大,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管钱还上还不上,斯里兰卡未来的无望,还在漫天无奈的叹息和焦虑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