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姐二十年来收养15位孩子我想让农村娃也学门艺术
#头条好心人#
"那时候穷,只有羡慕的份。"
在朱保华@爱心妈妈937 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来了位威风凛凛的武术老师。一套拳脚下来,行云流水,勾起了朱保华从话本里孕育出的女侠梦。
后来她有机会在外看到了更多的武术演出,他们在舞台上摩拳擦掌,大有行侠仗义那范儿。可现实因素却成为了朱保华像他们一般掌握真本领的鸿沟。"城里的很多小孩都会学门艺术,在这方面比我们农村的孩子优越太多了。"
朱保华
那时的见闻让朱保华深有触动,"以后我们农村娃要是也能掌握一门艺术,说不定还能靠这个吃饭。"
年轻的朱保华没有料到,往后的人生路中,她不仅成功创办了河南省信阳市东双河镇圆梦艺术中心,为600多位农村孩子提供学习艺术的机会;还源源不断地资助20余位困境孩子。
最令她想不到的应该是,她成为了十五位孤儿或特困生的妈妈。
踏上行善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朱保华经营起了一家家具厂。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诚信,家具厂的生意风生水起,蓬勃兴旺。生意好的时候,朱保华一年的收入可达十几万,那时候的万元户可是相当了不起,她纷纷被村里人称赞为"女强人"。
1997年的一天,26岁的朱保华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家具厂附近的一户人家传来了女人的啼哭声。她急忙敲门走进,看看有什么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一进门就发现这户人家的小女孩全身滚烫,"烧得不成样子。"
见状,朱保华二话没说,立刻把她送去了医院。打车、手续办理、医疗费垫付,朱保华全程负责,直至女孩完全康复,她才放下心来。
朱保华和艺术中心的孩子们在一起
深入了解后,朱保华得知这个三年级的女孩和母亲相依为命,其父亲在外地工作,把家中钱财带走后就狠心离开了她们。母亲平日里靠卖豆浆和粽子勉强为生。
"我们的生活实在过不去了,您就帮帮我吧,我实在找不到其他亲人了。"女孩五年级那年,她的母亲决心到外打工营生。看到母女二人这副模样,朱保华瞬间心软。于是,和孩子同吃同住,一晃就是两年。"我当时挣钱资助孩子读书,我丈夫就给孩子洗衣做饭,照顾生活。"
几年后,女孩母亲生活有所改善,重新接回了她。朱保华还一直资助其读完大学。如今,那个发烧滚烫的女孩已在北京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美满。
"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她们家确实困难,我当时挣得也多,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后来朱保华生病住院时,女孩的母亲主动过来照料。当医生问到她和朱保华的关系,她毫不犹豫地回复着:"朱保华是我的恩人!"
收养第一个孩子
三年后,而立之年的朱保华又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到外地进货的途中,发现了路边一位被遗弃的女孩,她浑身被烫伤,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眼见着她奄奄一息,朱保华立刻将其送医治疗。"当时她伤得太厉害了,三个多月后她才完全康复。"
看见了,就不能不管!朱保华决定收养这名可爱却也可怜的孩子。在她四岁那年,朱保华还将其送到市里的舞蹈学校学习拉丁舞,从家到市里学校路途遥远,可朱保华都和孩子坚持了下来。如今小女孩已经出落成二十多岁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受朱保华从小培养的影响,她成为了一名拉丁舞教师。
那次的相遇,改变了这名女孩一生的命运。也改变了朱保华后续的人生路。
朱保华和收养的孩子在一起
"有一个男孩,三个月的时候爸爸死了,一岁的妈妈离开了,三岁的爷爷也去世了,奶奶不久也走了……"
她从镇子的村民口中,从学校的老师口中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孩子,他们或失去了至亲,或家庭突发横祸,不同的家庭有各式的苦,每每听到他们的故事,朱保华都会动起恻隐之心。
"来吧,都来吧。"从此,她每隔几年就收养一名孩子,还有很多困境家庭慕名而来,她如今已收养了十五六名孤儿或特困生。
"他们都很争气"
起初,周围人对朱保华充满了不解,甚至街坊邻居也时常说起闲话,可朱保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还打趣道:"现在我辛苦,一二十年之后,你们都要羡慕我咧,到时候我的孩子们这个给我寄吃的,那个给我买喝的,我高兴地很咧!"
不过这些年来,朱保华也不是没有动摇过,孩子们需要生活,需要读书,家庭的开销越来越大,而家具厂的生意却一年不如一年。可是看着这群"小棉袄"和"小夹克"们,天天喊着"妈妈""妈妈",她觉得一切辛苦都可以承受。
朱保华资助的孩子
生活在朱保华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有的"来去匆匆",相处一两年后就被亲戚接走了;有的则和朱保华生活了二十几年,如今已成家立业。因常年和家具厂的化工原料打交道,她不幸甲醛中毒,2007年她肺被确诊为纤维肺,身体状况变差。甚至多年里连走百米都是问题,出远门还要携带氧气机呼吸,实在没有办法,她才暂停了继续收养新的孩子。
如今,最小的孩子也已十三岁,其中七八个孩子进入大学读书,五六个孩子踏上工作岗位,每每逢年过节孩子们齐聚一堂,这个帮忙扫地,这个洗洗碗筷,是朱保华最开心的时候。
"妈妈,我考了557分!"前几天,高考分数出炉,作为河南高考生的女儿激动地报喜,前段时间因身患甲亢耽误了备考时间,不过依旧发挥不错。"能超本科线30多分我真的很高兴,比中了彩票都高兴。"
"我这些孩子个个都很争气,也都能吃苦。"也许是知道妈妈的不易,朱保华的孩子们个个懂事、上进。教育他们时,朱保华也一直强调要自强独立。
平日里,她省吃俭用,孩子们的许多衣物也多来自爱心人士的捐赠,可她还是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生活幸福。看着有免费的演出或娱乐活动,她就带着孩子们全家出动。他们小的时候,她细心地照料着他们的衣食起居,孩子大一些进入学校后,多周末回家,她就提前到养殖场钓鱼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2018年,朱保华租用下一片养殖场自己打理。在这片养殖场里,她养鸡、鸭、鱼,撒播下了对孩子们的沉甸甸的爱。"我不是为了盈利,就是想给孩子们补充些营养。"
"看着孩子一天天有这么大的进步,感觉做什么都值了。"
让600余位农村娃学艺术
虽然生活拮据,但关于孩子们的教育上,朱保华一点也不马虎。
她鼓励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希望将来可以拥有立身之本。其中多个孩子长大后从事了舞蹈等艺术工作。
看着家具厂的生意每况愈下,既然孩子们也要学习,她干脆创办起来了艺术机构。"这些年来,我没攒下钱,就攒了这个房子。"加上积蓄和东拼西凑,2017年,她把之前的家具厂重新改造装修成了如今的圆梦艺术中心。
圆梦艺术文化中心
这是一家半公益性质的培训机构。"家庭情况还可以的,我们就收费,但也比较低价,一年是六七十节课程,我们收一千多。对贫困户、低保户、重疾家庭等的孩子我们都是免费培训的。"
起初,艺术中心的老师是她儿子和收养的孩子兼任培训老师,后来,她开始为机构请来更加专业的艺术老师。在这个600㎡的天地里,孩子们的艺术梦想的种子在这里播种、发芽,他们学习着各类舞蹈、跆拳道、演讲口才、魔方、书法等。
朱保华和她的孩子们住在这里,除了艺术培训外,还免费进行作业辅导,督促学习等,如今她已为600余名孩子提供了艺术培训,其中接受完全免费教育的孩子达200余人。
中午她还会为贫困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午饭,"孩子们都饿得快,下午的我们还会给他们煮鸡蛋,买西瓜,吃饼干……"
朱保华和艺术中心的孩子们在一起吃饭
二十五年来,漫漫公益路。她是养子养女们的"妈妈",是上百个免费接受艺术培训的娃娃们的"爱心妈妈"。她奔波在艺术中心,奔波在养殖场,还奔波在无数条乡间小路和乡村学校里。
除收养外,她坚持资助困境孩子达20余人。近年来,她和公益组织一同走访看望困境家庭儿童,每月打去生活费,定期带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我就是希望小孩子过的好一些,都能上得起学。"
谈及资助的原因,如果非要说最开始是因为朱保华挣得多,那到后期则纯粹是她心里善。这些年来,她舍不得去逛一次商场,舍不得花钱下一次馆子,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项链和手镯。如今她还欠着贷款,时不时靠刷信用卡周转生活。"可是就得帮到底,我和这群孩子们很有感情,怎么可能会放弃?"
朱保华和艺术中心的孩子们在一起
望着自己的照片,操劳辛苦的朱保华感慨着"这几年老得不像样了。"这两年,她身体有些好转,不过依旧需要服药治疗。可似乎有股神奇的力量,只要她办点好事,就又浑身充满了力量。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基金会也关注到他们的情况,为朱保华和她的艺术机构提供帮助和支持。
"好像是一种信仰,我一帮助孩子们啊,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笑呵呵,健康快乐成长,我就又像正常人一样,充满了劲头。有这么好的事,我不得一直坚持下去呀!"朱保华笑着说。
线索&图片来源: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此处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赠需求,请到今日头条 APP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