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6月30日在回答中国是否建更多大型航母时表示,"中国航母发展计划考虑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 国防部发言人表态 中国安全环境不容乐观。所谓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外部情况和条件,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和周边性。当前,我国安全环境可以概括为:总体可控、局部紧张、形势复杂、挑战严峻。 拜豋G7发言 美国公开将中国视为"国际秩序最严重的长期挑战",美国务卿布林肯定义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又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布林肯 为了"塑造北京周边的战略环境",美国打造了"五眼联盟",即美英澳加新五个英语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启动了"四方对话机制",即以美国为主导,联合印澳日三国,以遏制中国影响力为主要目的的安全对话机制。美国总统在访日期间,召开四方首脑会议,面对媒体公开称"武力协防台湾"(后被白宫纠正);建立了"三方安全合作协议",即美英澳结成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推进澳发展核潜艇;最近美又联合13个伙伴国推出重"印太经济框架",针对遏制中国明显。 G7扩大会 这还不算,美国蛊惑北约"全球化",首次邀请日韩澳新四国首脑参加北约峰会,拟打造"亚洲版小北约"。 6月28日,G7发表《2022会谈公报》,提及中国的次数多达14次,称G7成员国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他们所面临的主要的共同威胁。 北约会议 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Ksliu发文指出,去年G7会谈公报针对中国的内容只有3行字,而且未点名;而今年的公报扩大到整整一页(第18页)有余,对中国指手划脚,横加干涉,明确告诉中国应该怎么做,不得怎么做。 北约总部 在"台湾"问题上,G7提醒中国"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不采取威胁、胁迫、恐吓措施和使用武力……" 在"南海"问题上,G7强调中国的广泛海洋主张没有法律依据,敦促"中方全面遵守2016年7月12日的仲裁裁决,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航行权利和自由。" 天燃气供应 在"供应链"问题上,G7表示,对中国不透明和市场化干预以及其他形式的经济和工业政策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共同努力制定协调行动,以确保为我们的企业和工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多渠道以对抗经济胁迫,并减少战略依赖。 北约秘书长 6月29日,北约峰会批准了《2022年北约战略构想》(NATO 2022 Strategic Concept),正式将中国列入"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之一",认为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竞争",中国"挑战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并试图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北约在这份文件中对"北京与莫斯科日益密切的关系、不断增长的军事野心以及对台北等的对抗性言论"提出了警告。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出席北约公共论坛时指出:"北约已经走到了一起。我们第一次将中国作为战略概念的一个重点,这是所有北约成员国都关心的问题。无论中国以何种方式对此进行挑战,我们都将会挺身而出。" 赵立坚 赵立坚对此表示,"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北约长期固守陈旧的安全观念,早已沦为个别国家维持霸权的工具。"他奉劝北约"应该做的是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制造敌人的做法,不要在搞乱欧洲之后,企图再搞乱亚洲,搞乱全世界。" 美侦察机过台海 "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美国的虎视眈眈,面对北约的蠢蠢欲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穷凶极恶,面对韩国新政府的亲美立场,面对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的险恶用心,中国不发展武器装备能行吗?#媒体人周刊##国防部回应是否建更多大型航母##2022西班牙北约峰会##G7公报妄议香港台湾问题 中方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