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再看刘翔,从中国骄傲到万人唾弃,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思琦
喜欢关注"跨栏"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这项运动不仅讲求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 身体素质,还要具有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
多少年来,跨栏的冠军得主一直在国外的运动员中产生,成为我国乃至于整个亚洲的遗憾。
直到2001年8月28日,刘翔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13秒33的成绩摘得桂冠,自此改写了中国多年无冠的现状。
对于刘翔来说,这只是他传奇运动生涯的开始。
此后的第9届全运会、第14届亚洲田径锦标赛、英国伯明翰第9届国际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栏比赛、日本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他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21岁的他,更是以12.91秒的傲人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并成功登上冠军宝座。
万众瞩目之下,刘翔成了我国最受关注的跨栏运动员,被亿万国民寄予厚望。
但之后的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他却连连折戟,自此背上了"影帝"、"假跑"等骂名。
18年后再看刘翔,他能轻松跨栏为国争光,却为何跨不过国人的口诛笔伐?
一、
1983年7月13日上午,"好男人"刘学根既喜且忧,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上海某医院的产房里,他的妻子吉粉花正捂着个大肚子,等待剖腹产手术。
直到9点28分,随着孩子的一声啼哭,医生的一句"母子平安",才让刘学根把心放回肚子里。
4.5公斤!
吉粉花十月怀胎生下的大胖小子,便是未来的"亚洲飞人"——刘翔。
刘学根是"老三届"下乡 知青,返城后在上海的自来水厂当司机。
吉粉花和丈夫一样下过乡,此后在一家国营食品店当点心师。
这对平凡的夫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唯一的儿子竟会走上一条不平凡的运动员之路。
父母当年没少吃苦,因此他们希望孩子舞文弄墨,凭借知识改变命运。
故而,刘翔的童年是在"蜜罐子"里度过。
尤其母亲对他,更是捧着怕冻了,含着怕化了。
可父母越是对小刘翔宠爱,他越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爱学习,偏爱上蹦下跳。
拿着网球拍,居然能连续蹦跶几个小时,从不疲倦。
翻开书本拿起笔,却马上睡眼惺忪,一脸困意。
他最喜欢的课程,是可以尽情跑跳的体育课。
而体育课的所有项目中,他最擅长的是跑步。
每次迈开步子,他很快便将小朋友们远远甩在身后,还不忘回头吐吐调皮的舌头。
那种得意的劲儿,甭提多气人了。
这个运动天赋爆棚的孩子,很快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伯乐"——田径教练仲锁贵。
彼时,刘翔7岁,稚嫩的脸庞写着坚毅。
为了不埋没这棵好苗子,仲锁贵将他带入学校田径队进行系统性地培训。
如果持续主攻跑步的话,刘翔的运动人生即便辉煌,但一定不会有跨栏那么耀眼。
上小学四年级时,他的第二位伯乐如约而至。
他便是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 跳高训练队的顾宝刚,刘翔的跨栏"启蒙教练"。
二、
事实证明,顾宝刚的眼光是十分独到的。
因为仅训练2个月左右,刘翔便斩获了跳高比赛的冠军,令体校全体师生惊为天人。
1996年,13岁的刘翔参加了上海市100米短跑。
比赛中,刘翔和其他队员风格不同。
别人都是中规中矩地放开步子奔跑,他却是又跑又跳,而且还获得了冠军。
刘翔的一举一动,被场外的跨栏教练方水泉尽收眼底,觉得这孩子是个可塑之材。
就这样,他被方水泉带到了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自此和跨栏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并没有让他单一地练习跨栏,而是跑步、跳高等一起练。
由于所学太过驳杂,刘翔成了一个学艺不精的"半吊子",高不成低不就。
直到16岁时,他的"贵人"孙海平终于来了。
孙海平时何许人也?
"亚洲跨栏王"陈雁浩,便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才在1994年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上跨出了13″39好成绩。
97年八运会、以及98年曼谷亚运会的110米栏,陈雁浩同样是在他的指导下摘得桂冠。
这年,恰逢孙海平前往田径队调研,一眼便从人群中发现了刘翔这块"瑰宝"。
为了将刘翔纳入麾下,孙海平可谓大费周章,上下协调了多次。
所幸的是,田径队最终还是为了刘翔的未来考虑,决定将他交托给孙教练。
经过孙海平短暂训练1个月,刘翔便夺得了同年5月的河南锦标赛110米栏冠军,14秒56的好成绩创下新高。
凭着第一名的好成绩,刘翔正式入选国家队,成为国家田径队中最小的运动员。
相比市体校,国家队的训练更加残酷。
那时,刘翔每天要练习无数遍起跨攻栏、腾空过栏、换腿攻栏等专业动作,常常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虽然深知进入国家队就责任重大,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难免会叫苦叫累。
得知儿子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作为母亲的吉粉花最为不忍。
曾无数次,她忧心忡忡地跑到训练队,一把拉过大汗淋漓的儿子,不住地嚷嚷着:
"别练了别练了,咱们回家!我们不练体育就没饭吃了吗?人身安全都没保障,还拿什么金牌啊!"
对于孙教练,她更是从来没给过好脸色,轻则大吵大闹,重则破口大骂。
以至于每次其他教练看到吉粉花到来,便偷偷向孙海平报信:"这下,你又要倒霉了!"
多年后接受采访,吉粉花羞愧地笑笑道:"其实我,才是最拖后腿的那个人。"
刘翔的冠军之路,并非一路通途。
千禧年,他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子110米栏的项目,成绩定格在13秒87,仅获得第4名;
次年8月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的成绩提升了0.54秒,最终以13秒33摘得桂冠。
这枚金牌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是我国首枚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奖牌,妥妥的里程碑。
2002年7月,刘翔在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中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3秒23的世青纪录……
三、
刘翔真正的传奇,是从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始。
这年7月2日的国际田联大奖赛罗马站上,他跑出了13秒11的傲人成绩,但还是比阿兰·约翰逊慢了千分之一秒,只能屈居亚军。
奥运会即将到来,亚洲飞人就要起飞。
在高手林立的跨栏项目决赛现场,和各国对手查尔斯阿伦、奥里甲尔斯、杜库里、维格纳尔、特拉梅尔、加西亚、伊诺奥伦西奥等人站在一起, 黄皮肤刘翔显得格外单薄瘦弱。
枪响之前,没人会想到这个黄皮肤小子,他竟然能与强大的黑人选手争夺冠军,更没人会想到他能跑出12秒91的超燃成绩。
举世瞩目之下,刘翔从起跑,飞跃栏杆,冲出终点线,无不完成得堪称完美。
那一刻,不光是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整个亚洲都跟着沸腾起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欧美以及非洲长期占据着大多数田径项目的冠军宝座,根本没有黄种人的一席之地。
正是刘翔创造的奇迹,改写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21岁的刘翔,是全中国的骄傲,也是黄种人的骄傲。
他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在NBA赛场大放异彩的姚明。
回国后,各种采访源源不断而来,高额广告代言亦随之接踵而至。
作为一名运动员,刘翔并没有在"糖衣炮弹"中倒下去,反而越发刻苦训练,越战越勇。
此后的时光里,他创下了瑞士洛桑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12秒88,以及德国田径室内赛60米栏7秒42的绝佳成绩,一次次攻破世界纪录。
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中,被分在最外道跑道上的他,仍以12秒95的成绩夺得世锦赛金牌。
他的此次神级表现,被世界体坛誉为"第九道奇迹"。
大家都知道人生巅峰很爽,事业巅峰很酷,却无法体会"高处不胜寒"的痛苦。
作为跨栏项目中的王者,刘翔被国人寄予厚望:成功理所当然,失败不可饶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举行,各国健儿跃跃欲试,都想竭力为国争光。
刘翔,自然也不例外!
赛道上,他整装待发,信心满满,誓要为国增添一块奥运奖牌。
比赛现场,电视机前,国内国外的华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刘翔身上,都希望看到他再次起飞。
预赛枪声划破长空,选手们均如飞般弹出,向110米赛点冲刺。
却唯独刘翔,刚跑出几步便摔倒在地,满脸苦涩,一身狼狈。
原来,由于他跟腱突然断裂,已经无法再发力前行。
无奈之下,他带着满腹遗憾退出了比赛。
从"最热门冠军"到"最冷门挫败",刘翔输得让人措手不及,让全世界华人始料未及。
鲜少有人愿意去考虑他此时到底有多疼,却有无数人质疑他是临阵怯退的"懦夫",置奥运精神于不顾。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最终夺得48枚金牌,22枚银牌,30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一位。
在这100块闪闪发光的奖牌中,当然不会有刘翔的名字。
但他,却永远背上了"逃兵"之名,想甩也甩不掉。
四、
跟腱断裂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最可怕的噩梦之一。
而刘翔作为一名跨栏运动员,这种伤更是致命的。
此后的时光里,他顶着强大的舆论压力负重前行,不声明,不辩驳。
因为一路走来,他爱运动,爱到发狂。
既然因运动而成功,那就更没有理由把失败归咎于运动。
跟腱伤病的治疗是漫长的,好在收效理想。
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刘翔谨小慎微地尝试着重回巅峰。
2009年9月20日,他复出参加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以13秒15的成绩和冠军特拉梅尔并列,但只获得亚军。
受伤的王者归来,依旧是王者!
同年10月的全运会,刘翔第三次摘得桂冠,该项成绩至今无人打破。
此后3年的多次比赛,他的成绩虽然或高或低,但从未跌出过第3名。
把一次次比赛当成训练的他,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苦等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一雪前耻,洗4年蓄积之辱!
预赛赛道起点,刘翔满脸坚毅,雄心勃勃,志在必得。
但命运,再一次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跑出没多远,他的跟腱又一次断裂,栏杆就像一座大山,挡住了他前行的道路。
和上一次退赛不同,刘翔这次并没有下场。
咬着牙,红着脸,他单腿跳过了所有栏杆。
110米的距离,仿佛翻山越海,看似那么近,实则遥不可及。
艰难地跳过最后一根栏,他亲吻着栏杆,千般不舍,万分苦痛。
在医务人员的搀扶下,他离开了比赛现场,有稀稀拉拉的掌声,还有狂风暴雨般的嘲笑。
这一次,刘翔仍没能逃过舆论的指责。
在很多人看来:跌倒很正常,但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跌倒两次,那就太"可疑"了。
还有人认为:刘翔亲吻栏杆,提着腿完成比赛的表现,非但不值得同情,反而有"作秀"的嫌疑。
更有人表示:刘翔两次丢失冠军,有愧于祖国的悉心栽培。
总而言之,刘翔从此被贴上了"影帝"、"刘跑跑"等标签,想撕也撕不掉。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予以回应,独自将苦水咽进肚子里。
这位曾经浴血奋战的"昔日飞人",因多次征战,多次受伤,最终成了备受诟病的"今日废人"。
可悲的是,许多国人不理解他,反倒将唾沫无情地喷了过去……
五、
2015年5月17日晚,刘翔的退役官方告别仪式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赛事结束后举行,地点就在上海体育场。
13年后,他首次公开发声,其间5次哽咽,泪流满面。
字里行间,刘翔并没有怨恨误解他的同胞,更多的是自责,是对职业生涯的不舍。
告别会上,老对手奥利弗、理查德森、梅里特等人,包括小师弟谢文骏,短跑名将梅里特在内的田径名将,均见证了刘翔的退役时刻。
这年,刘翔29岁。
他用4个字诠释过往:从未退缩!
功过成败,自有后人评说。
不可否认的是,他不需要原谅,因为他从未做错过什么!
相比跨栏,刘翔的婚姻同样饱受争议。
2009年,他与内地女星葛天相识于济南全运会,但只是匆匆一瞥,便擦肩而过。
伦敦奥运会折戟,刘翔一度陷入舆论漩涡,有苦难言。
彼时,比他小7岁的葛天借助网络出言慰藉,再忙再累也不间断。
面对如此暖心的红颜知己,刘翔怦然心动,很快便发起了猛烈追求。
自2014年5月确认关系,到同年9月结婚,他们仅用了4个月。
"闪婚"很甜蜜,却也隐患多多。
待激情褪去,他们开始纠结于生活的鸡毛蒜皮,新鲜感荡然无存。
从闪婚到闪离,此次用了9个月。
不合适的婚姻,着实没必要将就。
半年后,刘翔与撑杆跳高运动员吴莎的恋情公然于众。
据悉,他们本是彼此的初恋,从未断过联系。
故此,当两人的恋情曝光时,自然少不了被抨击一番。
诸多流言蜚语,在刘翔与吴莎2016年11月所拍的甜蜜婚纱照面前,显得毫无意义。
弹指一挥间,刘翔已经39岁。
年近不惑,或许仍有困惑。
小半生过去,辉煌过,落寞过。
看似得失各半,实则是人生赢家。
只不知,下一个刘翔在哪里?
平凡生活中的你我,虽然不及"飞人"万分之一,但只要守住对家人的初心,永葆对事业的决心,何尝不能活出人生精彩?
的哥说,我们还能容忍多少这样的本末倒置这两天,关于上海出租汽车限网的报道继续发酵,而且标题越做越邪乎,越做越不着边际,看完标题,几乎让人无法直视,什么大佬又出手了!出租车被清退出局,全面禁止的哥网约车平台接单,网约车终
魔搭社区语言模型上手轻松构建自己的语言AI作者黄非阿里达摩院语言技术实验室PretrainingFinetune正在重置AI领域的研究范式,预训练大模型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将着重介绍阿里通义大模型体系中的Alic
躺平还是淘金,七成经销商面临艰难抉择华夏酒报记者陈振翔对于经销商来说,将再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躺平还是淘金不只是一道选择题,更是酒商的生死抉择仓库里还有万余箱,上个月销售不足千箱货,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即使春节好一点
宝山这里风景如画,等你来打卡!时光匆匆,在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宝山区顾村公园,红色黄色绿色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又舒适的美感。十二月,万物绽放最后的绚丽之时,给冬季一个拥抱,美丽的顾村公园等你来见。入冬阴雨
蔡哀侯调戏息侯妻,楚文王帮忙擒哀侯,哀侯献计文王得美女公元前684年,蔡哀侯姬献舞对途经蔡国的息侯夫人妫进行言语挑逗,此举惹怒了息侯。息侯为了报复,故意请求楚文王派兵讨伐自己的息国,因为息国与蔡国提前签订有在军事上互相帮助的协议,等蔡
永乐宫风雨之后文艺依旧从山西到陕西过风陵渡。本为豁朗无虑人,风陵渡口染情尘,当时为郭襄感到可惜,现在看一生没杨过才是郭襄最大的幸福,毫无疑问去芮城县大部分的旅行者都是为了永乐宫,只是在不走回头路去往陕西
什么是尖叫美学?我们站在巨兽面前,神性的光辉引发尖叫,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享受着生命的律动。肖迪先生在二次元时空创建文旅艺术新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启蒙运动时期文克尔曼认为美的最高境界。而这一
转山转水,来一程诗意栖居文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三门峡日报记者纪雨童图三门峡日报记者苏慧在时光里雕刻的官道口,因何而吸引人?是转山转水,悸动在山水花田院,归源调自慢的田园居古朴雅致的韵味。如今的官道口,
长江不夜城以极强设计力,创造独特的审美体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品位不断提升,生活美学一次广泛出于人们的视野。著名旅游研究学者曹诗图曾指出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作为
荣县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荣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特色产业塑品牌乡村振兴创先进发展目标,依托独特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努力在希望的田野上铺
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及2023年报考建议广西师范大学,简称广西师大,坐落于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是学校王城校区的组成部分。学校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