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国十分重视礼节与名声,有着所谓的媒妁之言,结婚前的男女也要避嫌并不能见面,远没有如今的恋爱观与婚姻观自由。 某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仅仅作为依附男性的存在,或是作为反面角色。 譬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空有美艳姿色,被迫嫁给相貌丑陋、身子矮小的武大郎,见到高大威武的武松心向往之,却被斥责为"没人伦的猪狗"。 无论潘金莲是否改嫁,她的名声始终是不会好到哪去,古时一旦已婚的女子别有二心,那么等待她的只会是声名狼藉,验证老人常言的一句俗语,"宁穷死,别娶生妻"。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么一句让老人们坚信不疑并口口相传的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俗语直译 这句话的意思,直译过来便是:遭受再多的贫穷,也不要迎娶离过婚的女性。理解片刻便能知道,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后半句,告诫人们离过婚的女人千万不要娶进门。 为何古时候会有这种俗话,这与婚姻中的女性地位可以说是关系密切。 自古以来,"三从四德"一直压迫在女性的身上,女性结婚后,不仅需要勤俭持家,还需要端庄得体并顺从丈夫的规定。 妇女不能与外男关系过于密切,要注意名声,对于她们来说舆论的影响性远远大过于现代,结婚就意味着只能与丈夫从一而终。 而男性则并非如此,能够三妻四妾,可以进娱乐场所,更有与风尘女子传出风流韵事的佳话,这佳话只是相对于男方而言,风尘女子本就不具备什么名分。 离婚在古代对女性都是近乎毁灭名望的重大事情,多数都是男方休了女方,女方在这方面是被动且处于劣势的。解析其内涵 可想而知,被休的女方会成为人们的饭后闲谈,会被多数恶意的臆想所揣测,这样没有好名声的女性人们下意识就会觉得那是不知廉耻、水性杨花的女人。 所以如果有人要娶这样的人,劝诫那是必定的。在古代名声大过一切,家徒四壁会引起别人的同情,而声名狼藉只会招来嘲讽,娶这样的女人相当于招进来一个"扫把星"。 古时的人们还深受儒学的浸染,对于古代人来说,"孝"是至关重要且贯彻他们一生的信条,"孝"并不只包括赡养父母、尊敬长辈。 有人撰写了"二十四孝"来感动人心,此前更有"孝经"对"孝"框定了界限与规则,单指女性的远远多于男性。 没有生育子女是不孝,没有顺从丈夫跟父母是不孝,对于女性而言,特别是结过婚的女性,她们的束缚真的太多了。 离过婚的女性,那注定是不孝的,对于原生父母来说,违背媒妁之言,对于夫家而言,再嫁更是罔顾人伦,彼此脸面都十分难堪,这又怎么能够谈得上是"孝"? 实际上婚姻的破灭并不一定问题就出现在妻子身上,古时将一切都推到女方只是因为女性地位卑贱低微,束缚的条件过多而不得不承受唾弃。 但古人并不理会是男方还是女方的错误,盲目地认为被休弃的女性一概都是不好的,只要规避这种就可以避免婚姻的不幸。 更何况,里边还有一个"穷"字,对于穷人来说,娶妻基本已经是掏空家底,穷人的积蓄只能盛办一场婚礼,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可不能冒险在"生妻"身上。 对于结过婚的女人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进入别人的家庭,"生妻"嫁进来可能还会嫌弃家贫,所以她不仅会带来不好的名声,还可能导致家门不和。 理解完"宁穷死,别娶生妻"的背后隐藏的寓意,再来细究一下为何称之为"生妻"。"生妻"代表什么 "生妻"一词最早出现在《答苏武书》,是李陵与苏武来往的信笺中所提到的,"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苏武独自一人离开家庭被匈奴俘获,好友不禁同情苏武便写了这封信。 所以起初的"生妻"并非含有贬义,而是单纯指孤身在家的年轻的妻子。 《汉书》中曾言:"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这句话也可以作为"生妻"的解释,嫁为人妇的女人还未衰老,但听闻已经另寻良夫了,这与生妻的中性含义基本一致。 后来不知为何,"生妻"的含义由中性逐渐转变为带有伤风败俗的贬义。原因可能是宋朝时女子的地位在历史上算得上是偏好的,民风也较为开放。 宋朝的女子可离婚也可改嫁,并且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即使没有现代这么思想先进,生活在宋代的女子即使嫁人了也是有着权益的。 宋朝以后女子的地位愈发低下,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婚姻中的女性作为劣势一方,也是舆论指向的弱势者,既无法享受平等的婚姻观,也无法潇洒地和离。 "生妻"一词的指向也越来越偏不守妇道、三心二意的妇人,因此被人们作为女子婚姻失败后改嫁的反例,不被人们所倡导或者接受,并认为这样的女性是不安于室才会这样。 还有一个理由是说,婚姻中的柴米油盐皆是正常的,夫妻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忍忍就过去了,而强硬选择离婚最后还改嫁只会让人觉得是因为三心二意导致。 "生妻"的存在又昭示着男性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依附男性养家而生存,为何不能忍受婚姻中的小事情,要么便是嫌弃贫穷的丈夫太过无能。 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丈夫明明仍然活着,所以问题下意识会觉得出现在女方身上,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而改嫁的女性都会被认为是不可娶,不在意名声的人家毕竟是少数。 最可悲的是人们的刻板印象,老人们也总是认为丈夫还在,却改嫁的女人是道德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古时候的婚姻自由对于女方来说是不存在的。 幸而在如今"生妻"这个词已经渐渐没落,她只被少数人所了解,这意味着旧时代对女性的偏见已经不再强烈,新时代的女性婚姻自由渐渐成为可能。 "生妻"所代表的是腐朽的、带有女性偏见的词语,在如今男女平等的时代,倘若如"生妻"这般极为狭隘的词再次出现,得到的只会是人们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