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虽然死了,还要警惕日本修宪
文章背景:
2022年7月8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日本奈良发生枪击事件,正在进行演讲的安倍晋三被枪击,而后在当地时间17时03分被确认死亡。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正文:
根据时间推算,安倍的尸体虽然已经凉透了,但是关于安倍之死这件事在互联网的热度未减。除了一些国家首脑的外交辞令外,炒得最凶的应该还是我国的广大网友。
一方面的网友对安倍之死表示同情,表示哀悼。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是死了人,而且死的人还是日本的前首相,也曾经为中日友好做出过些许贡献,所以同情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的网友对安倍之死则表现出了不屑,甚至表现出兴奋之意。这也是人之常情,细数安倍在任期间"两次拜鬼","多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多次与台省蔡匪互动交流","如果其不死还要在七月底窜访台湾"等等不友好的行为,加之其家族成员在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这些恨事交织在一起,所以表现出兴奋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方面的网友对安倍之死表示极度伤心,甚至痛哭流涕。不仅在互联网上对安倍的过往大加赞扬,表现出自己的极度痛苦,甚至不惜用"zhi.na"等言恶毒论回怼对安倍的不友好。更有意思的是,有些文人甚至搬出《礼记·曲礼上》中"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来教育那部分对安倍之死不友好的网友。这些网友的行为,就无法理解了。如果你无法接受安倍晋三的死亡,或者你无法走出这种痛苦,你可以披麻戴孝给安倍守灵三年,你也可以想尽办法去追思嘛,但是你有什么权利教育别人呢?尤其是那些搬出《礼记·曲礼上》来上课的人,你们是怎么想的?世界上每天都在死人,也没见你说出"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日本侵华期间靠杀人取乐,这其中就有安倍的家族成员,"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怎么就不好使了?
当然,我个人还是希望那部分对安倍之死表示极度伤心的网友能够保重身体,能够用理智的方式去追思,不要草率地追随而去呀!
笔者信息:
安倍晋三被枪杀事件,我个人也一直关注中,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来获知这方面的信息。昨晚与朋友小聚谈及此事,一位朋友与他的日本朋友当众连线了解此事。这位日本朋友的表现倒是很令人意外,很平静,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异样,更没有表现出我国网友对此事那样的关心。
但同时,这位日本朋友自问自答的一个问题,倒是很值得思考。
这位日本朋友的问题是"你们知道安倍晋三去奈良县干什么去了吗? "
答:"安倍晋三此次前往奈良市参加竞选活动,是为即将到来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造势去了,而造势的目的是要保证岸田文雄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赢得超过一半的席位,以达到支持修宪的力量保持在三分之二的多数,最终的目的是修改宪法"。
这位日本朋友继续说"日本现行的和平宪法对日本军队有很多限制,对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有很大的限制意义。这部和平宪法换来了日本多年的和平,大部分老百姓是不希望修改宪法的。但是,安倍晋三一生的夙愿就是‘修宪’,他生前的最后一刻都是在为日本修宪做努力,为日本军队能够走出去作努力,但这些对于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事,也包括爱好和平的日本人"。(以上为我朋友大概翻译的内容)
这个日本朋友对此事的看法,让我想起了最近互联网上有些网友对安倍的评价说"安倍晋三一生都在为日本国民付出努力,这就值得尊敬"等类似言行,但是爱好和平的日本人却评价为"安倍的行为,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笔者观点:
我个人认为,一位68岁的老人死了值得同情,尤其是被枪杀的。但是,仔细想一想,都卸任了还去造势,而且是为了修改和平宪法造势,为了日本军国主义摆脱限制而造势,这就无法值得同情了。
毕竟,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不是哪一任首相做了一些有利于中日友好的事情,就可以忘却的。日本需要用最大的诚意给中国人民道歉,应该谦恭地去遵守二战后修订的和平宪法。
一位68岁的老人如果枪杀在为和平而努力的造势中,我们表示同情,更会表现出哀思。但是,一个68岁的老人总是想着修改和平宪法,总是想着让军队走出去不受限制,死了也就......。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要谴责暴力暗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