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出圈言论,新晋谋女郎刘浩存成了群嘲对象。 甚至连带着老谋子都被网友们嘲讽"晚节不保"、审美水平下降。 按照业务能力划分,从地母型巩皇到天赋型小白花,谋女郎整体素质确实滑坡,但也算各有所长。 1986年,经历了抢稿风波之后,莫言的《红高粱》最终花落《人民文学》,一经发表迅速引起文坛震动。 刚拿完影帝的张艺谋恰巧看到了这篇小说,于是直奔莫言家。 谈好版权后又如"急惊风"一般去中戏挑演员,估计是怕下手晚了,拍大腿都来不及。 根据主角形象描述,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史可,因为够丰满。 但一边旁听的同学却觉得巩俐更加合适,因为她不仅丰满还"敦实",更像劳动妇女。 张艺谋一听有道理,就把二人都叫过来带妆面试,最终颧高、颌骨平的电影高级脸——巩俐更胜一筹,成了九儿的不二人选。 但当他把巩俐带到莫言面前时,莫言总觉得哪儿不对,但又说不清不对在哪儿,所以只能暂时先拍一波。 结果没想到越拍越上道,一部电影最终成全了三个人——莫言的知名度上来了,张艺谋和巩俐拿奖拿到手软。 作为和张艺谋互相成就的缪斯,巩俐是当之无愧的谋女郎鼻祖。 演技方面不用说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11部作品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这样的战绩是后来者无法比肩的,在那个文化输出贫瘠的年代,她是让外国人一提中国就能顺带想起来的存在。 至于为什么称她为巩皇? 或许是因为她是华语影坛唯一一位在国际影展上担任评委会主席、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均获得过个人殊荣的演员。 而且还两度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诸如此类殊荣数不胜数。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演技好、地位高却丝毫不拿架。 且人品经得住考验,没有黑料也不作妖,因此是谋女郎行列里难以越过的一座大山。 因为娶不娶的问题,老谋子和巩俐闹掰了,且一直没找到称心的合作伙伴。 正值筹拍《我的父亲母亲》时,他又开始了选角工作。 期间章娘娘的洗发水广告映入眼帘,标准的三庭五眼让美学洁癖的老谋子当即调转车头前往佳人学校。 果不其然,章子怡一亮相,那熟悉的淳朴感、熟悉的"六角脸"还有同款灵动与桀骜不驯,都让老谋子感觉"朕的纯元皇后回来了"。 章娘娘也确实不辜负所望,脾气像头小倔驴。 为了能无缝对接农村妇女的气质,直接搬乡下住了大半年,最终才呈现出挑着扁担行走自如的熟练。 总之经过了一系列沉淀后,巩俐2.0上线。 多年打拼后,她是 "北美颁奖季"获奖最多的华人演员之一。 是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的票房保证,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常驻评委。 而在国内,她更凭借着好演技开创了获得华语五大电影奖满贯的先河。 不得不说老谋子的眼睛毒,得意门生都成了影坛大咖。 不过相较于巩俐来讲,章娘娘野心明显,满天飞的黑料啃噬了她的路人缘。 比如这两天一直聊得蹭红毯问题,章子怡就曾经有料。 2000年的柏林电影节,老谋子千叮咛万嘱咐她各种电影节规矩。 结果她急于成名摆脱"小巩俐"名号,刻意大胆地穿了一条红肚兜出场。 虽然一穿成名,但整体画面却瞬间从柏林挪到了怡红院,除了掉价也没别的形容词。 之后为了攀高枝,娘娘也是费尽心力。 生日宴与成龙亲密互动、痴缠霍启山,和富豪海滩纳凉的同时又和另一个富商纠缠不清。 最终泼墨门出现,至此谋女郎从纯粹的实力象征,变成了代表实力与黑料并存。 最终和张艺谋合作完《十面埋伏》后,张、章分道扬镳,再无交集。 拍摄"十三钗"时,老谋子选主角就是一个标准——南京人。 加上后续的一系列要求锁定,倪妮被万里挑一。 经过老谋子三年如一日地打磨,她的气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最妖冶的谋女郎出现了。 不过也不是倪妮本身就妖冶,而是角色赋予的气质。 洗尽铅华后的她是疏离感十足的标准高级脸。 拍摄时能给予灯光师无限的可能,同时又因符合大众审美被无数粉丝嚷着"馋身子"。 所以当时的她可谓是在成功的康庄大道上打滚儿。 反观同时期的周冬雨,还像个没长开的干瘪柴火妞。 凭玉墨一角,倪妮获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演员和最受瞩目女演员,各大杂志封面上个不停。 然而就在她即将迈出娱圈第二步时,赶上了二张大战。 她因力挺恩师被雪藏,甚至还被恶意制造出了不少所谓黑料,最终绯闻缠身错过发展黄金期。 复出后,她病急乱投医,接了三部"掉价"剧本。 《等风来》、《我想和你好好的》、《杀戒》。 三部"大作"不仅票房口碑双扑街,还消磨了谋女郎的热度,她只能在时尚圈营销气质人设。 说到人品和演技,巩、张之后,倪妮算是最清白、戏路最宽的一个。 但是好人品、好演技只是成功的一项因素,她缺乏的是野心、眼光以及对成功的敏锐。 如果她有眼光,就应该明白二张大战时,自己该如何降低自损程度。 如果她有野心,就应该知道良禽择木栖的标准答案,是和周冬雨一样投奔好经纪人,而不是找个富二代谈恋爱。 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导致她被同期的周冬雨后来居上。 拍摄《奇门遁甲》时明明戏份比周冬雨多,却被周冬雨牢牢占据了C位。 要怪宣发部门本末倒置吗? 怪不着,只能说她自己"不争气"。 甚至连放下身段进军小荧幕的脚步,都比周冬雨晚一步。 人家都凭借《春风十里》大火了,她才想起来接剧本。 这种左手右手都是慢动作的走法,如何再回到玉墨高度? 不过也幸好她不作妖,观众缘也还尚可。 凤知微、灵汐、朱锁锁等角色也证明她具有可塑性,或许高度回不去但会比较远。 通过《山楂树》出道的周冬雨,虽然顶着谋女郎的名头,但一开始不被大家看好。 首先就是形象干瘪,可塑性低,只能演清纯或者接地气的角色,因此她连玉墨的辉煌时刻都没经历过。 但她"识时务者为林俊杰",在被张伟平变相雪藏之后,抱上了第一经纪人——王京花的大腿。 最终获得量身打造的翻红计划,转型之作就是《心花路放》。 对比前三位谋女郎的演技,周冬雨又弱了一个度。 除了《宫锁沉香》中的表现还算有层次之外,其他角色十之八九都是性格桀骜、头带反骨。 与其说是在演剧本,不如说是走捷径演自己。 毕竟她路人缘不佳的原因,除了天价片酬、低分挤进学院之外,最不讨喜的就是跋扈、不谦逊、情商低,还被网友翻出在综艺上公开给前辈甩脸子等等。 因此市场潮流下的本色出演,或许能让影视剧得到一定流量,但作品却谈不上是反复推敲的经典,比如《春风十里不如你》。 不过金马奖台上的那一句光宗耀祖,不得不说像极了那年穿红肚兜上台的章子怡。 但能不能翻起国际章那样的浪花? 理论上来讲不大可能。 自身能力不过关,且再难遇上第二个张艺谋。 事实上从章子怡开始,谋女郎就已经在国际上站不住脚了。 小白花刘浩存是个极端,在面相上还能找出前几任的共通点:有灵气、眼神有戏等等。 单纯按照皮囊打分,她符合谋女郎的入门标准,甚至比周冬雨还符合。 但做一个成功的谋女郎,灵气和眼神中有戏不是影响结果的全部因素。 气质、情商、路人缘等等都很重要。 气场方面,她及不上巩皇万分之一,甚至连周冬雨的一半都做不到。 顶着重要角色的头衔站在画面中,最没存在感的就是她,比如《悬崖之下》。 其他的演员都呈现出了分秒必争的紧张感,只有她看着像逛戏院。 如果不是老谋子用所谓的"美好和希望"和狂踩关晓彤的举动来挽尊,小白花的演技能被甩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 原本输出配不上荣耀,她的情商还总是掉线。 评价张译和易烊千玺是努力型选手后、又一脸无辜地说自己是天赋型选手。 结果彻底成了饭圈群嘲的靶子,甚至顶着公主称号出门的二公主,都被不少网友连夜道歉。 再结合小白花背后的舞蹈室学生故事,导致只有她相信自己的无辜人设吸引人。 这样一颗菟丝子为什么会让老谋子抛却审美标准,闭着眼睛狂吹呢? 或许是他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壮年慕强,需要的是一个比肩而立的搭档,老骥伏枥,喜欢地变成了小白兔一样听话的孙女。 只是,即便有了骑士和骏马,没有城堡的公主又能走多远呢? 后记 关于谋女郎的审美,张艺谋一直在线。 每次选择,挑出来的都是可塑性极强的素胚,只是因为各自的能力大小和后续抉择,影响了她们的高度和水准。 谋女郎看似是老谋子提拔,其实是一场互相成就,跃过了龙门能游多远完全靠个人。 顶着女郎头衔,混得一塌糊涂的艺人比比皆是。 所以不论出身高低,有没有女郎的标签加持,都应该积极积攒能量向前,而不是万年不变吃老本,三分无辜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