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教版数学教材的人物形象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课本上出现的小孩都双眼无神,眼间距巨宽,发际线又高,嘴巴裂开得像青蛙一样奇怪,身体又十分臃肿、笨拙,一点都看不出孩童的灵气和童真,整本书的人物都格外扭曲,还加上了很多不该有的丑陋东西。 这里是中国 鼓吹黄头发蓝眼睛 一张比一张更刻意 故意裸露下体 让小学生穿兔女郎衣服 这个特征,完全是打擦边球 做容易让人误会的表情 不是在下面 国旗还能画错 驾驶的是美国飞机 鼓励猥亵异性 可以说整本书出现的小孩都是病态的,做着奇怪的表情,让人很不舒服。而接受教育的孩子,却要忍着这份不适听课。 他们能喜欢这门课程吗? 让年轻人潜意识接受自己是丑的,是病的,是可以肆意裸露的,这不就是欧美想灌输给中国子民的思想吗? 雄狮少年上线的时候,眯眯眼一下子成为了焦点,该不该拿眯眯眼作为国人的象征?这种话题很明显,不需要讨论。 答案就是,我们中国人不接受丑化,也拒绝这种丑化对我们的侵蚀。 可是,小孩子不像我们,他们最初的教育就来自于教材,来自于大人们的熏陶。所以这份来自非常重要,因为会像种子一样埋在小孩子的心中,决定他们看到的教育是怎么样的。 以前的教科书插画才是真的有画面感 一看就能联想到课文了,意境强,也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 海的女儿 少先队员 红楼梦 同学们都很享受大声地朗读 多一秒都是赚到的 而像这些丑化、病态的插画只会让人反感,想逃离,又怎么可能认真享受呢? 雄狮少年,是商业电影,大人可以选择不让孩子去看。但教材是孩子的东西,这种玩意一旦被玷污了,孩子也跟着萎靡不振了,这才是最可恶的,也是我们最该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