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92届奥斯卡颁奖晚会,韩国电影《寄生虫》一举拿下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电影(原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这是奥斯卡历史上也第一次将最佳影片的小金人颁给了一部非英语电影。 《寄生虫》夺得奥斯卡小金人之后,整个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届奥斯卡角逐的几部热门影片,基本都是多年不见的佳作,比如一镜到底的战争片《1917》,昆丁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反超级英雄大片《小丑》,还有口碑大爆的《爱尔兰人》。结果全都成了陪跑,大部分影评人还是认为《寄生虫》算不上入选作品中最优秀的,甚至在奉俊昊的电影中,《寄生虫》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它却得到最高票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所传递的普世价值观,以及符合奥斯卡评审口味的阶级寓言。 这种本来常见于西方电影中的阶级冲突,突然在一部韩国电影中被浅显易懂的呈现出来,而且电影还如此剧情流畅,有铺垫有推进有对照有高潮还有寓意,这就彻底贴合了老外对于韩国社会,以及对韩国人的想象。所以即使面对《1917》、《爱尔兰人》这样优秀的电影,《寄生虫》也能大获全胜的原因。 好莱坞评委的口味,其实跟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的口味有点相似,是偏左的立场。他们尤其喜欢在作品中看到阶级对照,社会不公,以及有此引发的反抗跟冲突,或者就是符合他们想象中的东方社会,比如贫穷、落后、愚昧、反智跟堕落。所以诺贝尔文学奖会给莫言,而雨果奖会给《北京折叠》。 而《寄生虫》把这一切元素都集齐了,它既有鲜明的阶级冲突,又有底层老百姓的堕落跟狡猾,同时突出上流社会的傲慢跟无知。而最巧妙的是,最后的高潮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寓言,原本发了狂的凶手被忠淑(母亲)反杀,救下朴社长一家之后,基泽(父亲)突然拿起凶手的刀,杀死了朴社长,并且住进了凶手的地下室。当他用摩斯密码把自己的境况告诉儿子的时候,基宇(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买下了那栋房子,将父亲迎接出来。最后父子深情拥抱,看似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这里其实心思极恐,基泽住进地下室,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他杀了人,不能为法律所容忍。但儿子却能通过自己积累财富,实现阶级跨越,最后让杀人犯父亲重新回到阳光之下生活,这里其实暗示了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一种权利,这不是现实,而是基宇的幻想,也是所有底层人民对上层的幻想,类似于皇帝家的金锄头一样。 所以《寄生虫》的成功,其实是奉俊昊对于西方人意识形态的深入理解结果,早些年他拍摄《雪国列车》的时候,就已经大获成功。相比我国张艺谋为了迎合好莱坞口味拍摄的《金陵十三钗》、《长城》等半生不熟的献媚大片,《寄生虫》是一张更好的好莱坞审美成绩单罢了。 好莱坞认可的东西,不代表是最好,只是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作品罢了。我们可以去探索更多《战狼2》、《流浪地球》这样符合国人口味的好电影,少一点迎合他们的献媚大片,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讨没趣。 我发现西方人特别能喜欢描写东方人贫困愚昧落后的影视作品,比如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等电影。因为看到这些电影更能彰显西方人高贵的地位和人种的优越性!而战狼和流浪地球等这些电影则是描述崛起和强大起来的现代东方人的,这让那些习惯了拯救地球,维护世界和平应该是西方人专有的人很不是滋味,是对他们人种优越感的打击和挑战,他们不能接受也就很正常了! 因为贫富差距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富人总归还是一小部分人群,穷人更多,所以这部电影反映的社会现实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谁是真正的寄生虫? 富人需要穷人来为自己工作,可以说是以另一种方式寄生在穷人身上 而穷人想方设法从富人那里争取更多利益,也是一种寄生方式 韩国自从改了电影审查制度,涌现出无数佳作,尤其是反映人性的电影比比皆是 编剧敢写,导演敢拍,演员敬业,值得肯定和赞扬 《寄生虫》回应了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战狼2》《流浪地球》则是好莱坞的山寨品。有原装正版的好莱坞可看,为什么要看山寨货呢? 看了寄生虫的电影讲述,没看过原片,本片确实揭露了贫富差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去过韩国,韩国的下层人真的这么不堪吗?还有一个问题,金先生一家到底是因何至贫的,金先生做过面包生意,妻子曾是优秀的运动员,他们的先天个人素质不差,既不是残疾人也没有因病至贫,电影中似乎有欠债的内容,但两人节衣缩食,靠劳动还是在慢慢还债的,儿子和女儿也有手有脚,看他们处心积虑的骗贵夫人的手段,也不是笨人,可为什么长期在家里吃白饭,却不思考一下劳动来改变家人的生活呢?难道影片突出描述富人嫌弃穷人,穷人身上的穷酸气,就是烙印?那是我穷我有理,我惨我最大?没有富太太一家的嫌弃,也没见老金家想要有啥改变呀,难道是我自己穷,自轻自贱可以,但你嫌弃我就是有罪该死?这到底是什么狗屁三观?! 这与今日我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相差甚远,中国人民七十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今天虽离我们的理想,旅途还很漫长,但为了消除贫困,中国人披荆斩棘,遇山开山,遇水撑船,付出的又岂止是廉价的悲悯能够表达,那是我国人的铁血铸就的! 享受今天我们没权利嘲笑曾经贫困的他们,更别说拍出这种不知所谓的矫情剧,去向人摇尾乞怜,这种电影,我们不会拍,也不能拍,因为我国人,有五千年铸就的龙的脊梁,西方人的电影价值观念,根本不需要附和!!!!! 单纯从电影深度和艺术价值上讲,战狼2和流浪地球和《寄生虫》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最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的价值观认同。这部电影,基本思想与西方的丛林法则竞争法则大体相似。不得不承认,这种心计和不断出现的强中更有强中手以及不断以命撕逼的生存竞争的剧情进展,强烈的打动吸引了奥斯卡评审们的心。所谓狼性,在此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西方文化中,狼性是最重要的灵魂所在。如今美国上层社会中,很多甚至是大多数人的家族发迹史都是屌丝庶民心计血拼之后成功。吃人不剩骨头,正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所在。所以,韩国电影最巅峰的作品,以这样的价值观征服了奥斯卡,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完败。没有人性,毫无底限,不知廉耻,无所顾及。这片子的残忍程度,比起那些暴力恐怖片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把自己丑化到这一步,丑化到连西方人都瞠目结舌的地步,换来了所谓"胜利",真的值得羡慕?所以,中国人真的做不到这一点,也不可能会凭这一点来获得所谓西方世界主流电影文化的认可。战狼反应的是中国军人在世界大舞台正在扮演的角色,正义有礼却也不失凶悍,有责任有担当,不搞强盗小人之类的事情。这是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形象之作品,是大中华气度的体现。流浪地球,那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妙之所在:带着故乡去流浪,让故乡与我们一起生存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一部科幻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流浪地球,或者说带着地球去流浪。在关键时刻,整个华夏民族甚至于整个世界守望相助,成为一体。这是真正伟大的作品,反应是一个伟大国家高尚的民族精神。从这些方面总体讲,寄生虫一类的电影是韩国人牺牲掉本土文化彻底西化并且是彻底无底限西化的产物,没有了自我,附和了别人,换来所谓认可。这样的认可,战狼和流浪地球确实做不到,但我们不会为之感到自卑,而是无上光荣。 这就是我国电影上不了世界台面的原因,文化差异是其一,感情色彩的缺乏也是一大痛点 文化差异 就如之前的《哪吒》 ,在国内口碑爆棚,被大家称为国漫的巅峰。而在北美上映后,起初大家都很看好,但是实际票房不忍直视。 评分仅有7.8,一千多个评价,且大部分为华人。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人西方人难以接受电影中的元素。所以要想我们的电影走向世界,文化的接轨、相互借鉴是必然的。 何为共鸣 我理解的共鸣是由内而外从精神让人感到震撼,而不是像科幻大片一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这种谈不上共鸣。 就像之前票房世界第一的《复仇者联盟四》 。为什么它没有被奥斯卡选中?是的,难以产生共鸣。该部电影更多的是把精力花到了演员片酬上还有视觉打造上,所以看完并不会给人太多共鸣。 寄生虫 寄生虫讲了韩国糟糕的阶级矛盾,更是演绎了一个悲剧故事。这样的悲剧才是真正可以走进艺术殿堂的东西。它更像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电影能戳中所有人的痛点,从而产生共鸣。 《战狼2》 《战狼2》难以产生西方人的共鸣。从它的故事情节就可以看出电影只是执行一个救援任务。这样的电影题材非常之多,并且电影本身艺术水平并不高,很多人都是抱着爱国情怀去看的。就算产生共鸣,也仅限于在国内,放到西方根本不受待见。 《流浪地球》 再说《流浪地球》,难以产生观众共鸣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缺点。它更多的是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情。场面震撼程度是有了,但是极度缺乏感情色彩。虽然吴京说这部电影更像是在讲诉一个父子情。但是在剧情中真正谈到父子情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它更像是一部纯的科幻电影。看完之后感觉平淡,没有任何的回味。 好的电影来源于生活。所以想要想拍出一部能让所有人产生共鸣的好片,不仅要消除最大的文化差异,更需要反映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而不是空搞场面,所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寄生虫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不必多说!而流浪地球和战狼2是两部小朋友看的电影:虽然场面宏大但毫无灵魂。导演功力之差、演员演技之尬前所难及,博人眼球罢啦!然而这两部都是我们大众眼中的好电影,票房登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是影片成功利用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填补了大陆电影在题材上的空白,其二说明国人的观影水平着实堪忧,这样两部粗制滥造的电影竟被极尽追捧可见贡献50亿票房的这些观影人的文化水平整体是个什么状况!我说句实话,中国电影相比韩国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是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寄生虫直击人的内心,属于哲学意义上的电影。战狼和流浪地球除了视觉冲击,没有什么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