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县城事业编到手工资2300左右,想辞职创业,有什么建议?
谢谢邀请。我也是县城参公编,上班25年,到手工资3797元。就目前经济状况来看,受全球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并不适合辞职创业。
行政事业单位也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工作稳定,二是工作相对轻松,三是名义上工资低,但五险一金全有。
你很年轻,我建议:一是在能留住职位的情况下可以出去闯闯,但编制不能放弃了,毕竟考个编也是不容易的。二是可以试一下兼职创业。国家2017年下发了文件,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的,不属于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社会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现象,体制内的人嘴上总是喊着收入少,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尤其是基层的公职人员,往往这个时候,讨论到这个现象时,社会上很多声音总是"你不干就辞职,有大把的人干","不要占着茅坑","嫌弃工资少可以让我来"诸如此类的话。
地区差异导致公职人员收入差异巨大
其实现在大部分地区,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的确是比较低,如果没有奖金的地方,那更加是只能刚刚解决温饱的收入水平,但是为什么公职人员辞职的那么少?
大家认可的金饭碗
先来说一说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吧,从我个人的经历,来分析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我在私企干了八年,从毕业就进入到这家公司,没有换过公司,能干这么多年,除了我的行业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长之外,公司的同事相处也比较融洽,这也就让我一待就是八年,八年的时间,也见证了我从一个懵懂的小男生,到成家,到老大的出生,老二的出生(老二出生的当天,是我上岸的事业单位资格审查的那天),从事我这个行业,可以说越老越吃香,但是为什么我还是选择了考公这一条路,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双重的影响,我爱人,我弟弟都是在毕业后就直接考公上岸,当年我爱人备考的时候,叫我一起考,我当时觉得体制内工资低,收入少,没有听从爱人的劝告,这也是我备考这么多年来,感觉到最大的遗憾,错过了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时期,造成后面备考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作为一名体制外的人员,由于这样的特殊原因,让我在公司上班,就慢慢了解了体制内的优势和劣势,能够让自己更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要不要选择备考。
备考过程是艰辛的
2017年开始,我选择了备考公务员,当时眼光高,感觉自己工作还算稳定,选择岗位时,岗位工作地点选择在自己家所在的省会城市,做好的打算是没考上就算了,其他地方坚决不去,由于没有基础,加之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报班,自然是无功而返。2018年2019年两年,我依然存在着2017年那样的想法,非公务员不考,非省会城市不报,在工作环境没变的情况下,虽然我的考试分数从118提升到了135,但是,所报岗位的入面分数线也从122到了141,我的提升没有赶上整个公考大环境的分数提升,依然是颗粒无收。面都没进一次,这也让我怀疑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着自己已经备考了三年,付出了许多,不考上一个岗位,都对不起自己的多年备考付出,2020年,恰逢疫情,过年期间在家待着,迟迟不能上班,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来备考,我也把要求放低了,事业单位也一起备考着,想着公务员实在考不上,看能不能考上一个事业单位,本着广撒网的原则,不止报省会城市的岗位,临市的也报了,考不上就当练笔,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都报了,结果,公务员没入面,事业单位入了两个,省会城市的入了大围,临市的入了小围,最后我考上了临市的县直事业单位,在来不来这里上班,要不要放弃的问题上,我也是和爱人反复讨论,爱人态度坚决,坚持让我来入职,她深知考上的不易,错过机会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考上,就这样,我于去年11月,入职了现在的单位。
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工作经历说这么多,首先,真的是要告诉大家,大多能考上的,除了极少数一毕业就考上的之外,大部分人都是考了很多次才能上岸的,甚至很多人备考了多年,还没上岸,和很多备考上岸的人聊过,真的是大部分人都能写一本《公考上岸血泪史》,也正是考公上岸的不易,让这些在编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敢也不舍轻易放弃。
当然,如果温饱都不能解决,再不舍也无济于事,绝大部分公职人员的工资低比较普遍,但是每个月拿到的工资,对于解决温饱,过个小日子不成问题,尤其是两口子都在体制内。
其次,公职人员还是有很多福利的,比如有工作餐,有工会福利,有蛋糕卡,有理发卡,有双休,有年假,这些福利看似平常,但是要在私企执行好,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就是,公职人员的社保,医保,公积金,年金,都是按规定缴纳,不存在很多私企少缴的情况,对于当前的医疗享受,未来的的退休金的多少,都至关重要。
再次,在体制内,社会地位有着优越性,在很多长辈眼中,工作只分两种,一种是体制内的工作,一种是体制外的打工,在大多数眼中,在体制内工作是一份体面地工作,多数人会高看一眼,尤其是在碰到难事,需要到某个单位找人办事时,便利性自不用多说。
最后,当你真正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年之后,会发现自己已经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如果辞职离开这个围城,大部分人很难适应外面的工作,也很难承受外面的工作压力,即使当前工资低,工作强度大,也只能默默的接受。
公职人员的三座大山
综上所述,你会发现,即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嘴上一直说着收入低,工作压力大,他们依然很少有辞职的,我也正是在衡量利弊之后,选择加入了考公大军,既然选择了,我就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知足常乐!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原创不易,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支持,我会继续分享上岸后的生活日常,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备考历程。
看到你的提问,好心劝你一句,还是老老实实的上班,不要做不着边际的美梦了。
在县城,2300元工资的确不高,但基本衣食无忧。好好工作,慢慢工资还会继续涨。虽说工作较忙,但你到私企去体验一下,就知道这工资到手是多么容易了。上班准时,到点下班,偶有加班,这样的工作状况根本累不着人。
但是创业就难了,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邻居有一个女儿,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几次都失败了,把父母的血汗钱赔了一二十万。不要看着别人创业成功了,事实上成功的是极少数人,还有的是赔钱硬撑,他们外表光鲜其实内心很痛苦,当然也有少数成功的,这也要看运气。
建议你不要辞职,体制内找个工作不容易。先工作着,有时间干个兼职,慢慢瞅机会,有稳当的生意再干,也不要先辞职,只有等生意真正好起来再辞职也不晚,千万不要心血来潮说辞职就辞职。
不建议辞职。
现在的大学生考一个事业编有多么难,竞争压力多么大,退伍安置比例有多么低,条件有多么苛刻你应该比谁都清楚。
县城事业单位的工资不是那个人说的算的,县城事业单位工勤岗工资低是全县的事,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
县城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能够生活的很好,况且事业单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职业。你只是说工资低,其他待遇你没有说。
你如果想创业,你也不会选择安置工作。现在疫情期间,很难说有稳定的创业机会,劝你还是留在事业单位,有能力一样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直接辞职呗,磨磨唧唧。
建议你留在体制内,不要抢体制外的工作。给别人留条路。
到手工资2300,呵呵公积金和保险呢?你确定无存款无经验的创业红海你能成功吗?
本来有个养成期的大号了,没回本就废了换小号是吧。
先混套房攒点存款是硬性条件保证你出来不会饿死且有启动资金,
顺便周末业余时间考察考察自己想做的行业,是软件保证你创业能迅速上手。
都齐全了再开干,
如果没有很确定的方向,最好不要轻易辞职去创业,现在的环境对创业者并不友好。
转业时选择自谋职业不是多几万块钱吗?
比工资比合同工高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