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心理阴暗! 恨培训机构,还要送,是因为别人家孩子也送了。 如果培训机构倒闭了,别人家孩子不送了,他也就不恨了。 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倒闭,别人家孩子不送了,他送了,他也不恨。 所以,为什么恨,最终原因,见不得别人家孩子优秀。 我不恨培训机构,我送。我女儿自己也不恨,她有想变得很好的愿望。 恨培训机构只是表象。本质是恨自己家孩子为啥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想象出来的),能在自己放手不操心的情况下成为自己心中期望的学霸。 也就是说,家长的心态是:想让孩子成为超出他现有水平的学霸,又不想为此付出精力和金钱。自己带不了(精力)和培训机构收费(金钱)相比较,还是后者可以忍受,但又不情愿。所以才会一边恨一边送。 感谢提问: 教育=为孩子们穿上人类社会文明的外套,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家孩子装扮的最帅气/最漂亮、都希望自家孩子比别家孩子装扮的更帅气/更漂亮。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代际传承的最高目标,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后浪超越自己。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能如所有家庭所愿,绝大多数孩子都只能活成与父母类似的样子或者名门之后还不如父辈,比如几乎所有盛世皇帝之子都不如他、书画大家之子渐入常人。 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源于社会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实践,是对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经验历程的高度抽象性总结,人类社会文明实践进化时间越长积淀&留待后世"学以备用"的智慧知识就会越多。因此,出生年代越晚的孩子长大成年需要"学以备用"的智慧知识越多、需要由专业老师执教引导的内容越多、需要孩子用于专注求学的时间越长、家庭独自教好孩子的可能性越小。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从外界摄入成长自我是所有生命物质最底层的生存本能,不同自然生命群体之间又以"食与被食"为基础形成了彼此相互依存的"生态食物链"。因此,自然生命进化的首要目标就是适应环境、保全自我,比如植物除了生根发芽的第一份营养来自母体,其余时间都必须自己努力从土壤中汲取养料、借助阳光"加工"生产出维持生命体征的营养;哺乳动物身体发肤受之于服务、出生后第一口饭食也来自母体。但是,它们终究必须模仿着父母的样子学会独立生存。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且的高等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然而,除生理特征以外,人类社会后天形成的社会文明生活技能都不具备遗传特质。因此,在千万年的进化实践历程中,人类社会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狩猎、采摘、防御敌害...人类原始祖先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就能完成对子女成长教导;加工生产劳动工具、驯化播种粮食、驯服圈养动物、学习通用人际信息交换工具【语言文字】、学习社会治理经验【包括兵法、国家治理】...农业社会人类开始出现小规模集中"易子而教"。石器、铜器、铁器、蒸汽机械、电力机械、信息智能电力机械...自人类开始借助机械辅助生产以来,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同时,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发展。 建造楼房、生产汽车/火车、制造轮船、发展虚拟电子通讯、探索外太空......工业信息化之后,任何一项人类社会生产劳动技能都没有办法完全在家庭环境中学会。因此,社会生产劳动机械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家庭生育对社会公共教育服务依赖程度越高、社会公共教育服务体制越完善。因为: 1、生产劳动机械工业化之后,背着孩子任何一项职业劳动都干不了 2、现代人类律法明文规定儿童享有接受社会公共教育服务的权利,而且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童工 3、学历已经成为生产劳动机械工业化之后,人们参与职业生产劳动分工的敲门砖、定岗标 4、现代人,不借助社会已有生产劳动经验难以从头摸索出一条全新的生存之道 ....... 人类社会犹如一程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马拉松",虽然每个人都各行其道、个人走各自的路。但是,在相对统一的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却着实拥有完全能不同但可以相互类比的生活方式,比如当前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制中就有劳动收益差异巨大的农民、工人、老师、医生、商人、公务员、科研工作者。 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国古人就已明白学识与个人仕途生活之间的正向强关联关系。今天,找工作、找对象哪一样能够完全与学历无关呢?因为,教育=为孩子们穿上人类社会文明的外套,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家孩子装扮的最帅气/最漂亮、都希望自家孩子别别家孩子装扮的更帅气/更漂亮。 首先我是现在的家长,其次,我不恨培训机构,第三我不送我的孩子去培训机构,第四我也不恨送孩子去培训机构的家长。 结论:这是一个假问题。不符合事实。 说"恨"谈不上,"怨"或者无奈更合适。因为补课掏空了家长的口袋,生活压力倍增,不报课外班又担心被别的孩子落下,所以,很多家长都是这么拧巴。 家长有几个恨培训机构的?现在内卷严重,谁不想自己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 就身边了解的情况,除了成绩倒数的,中等的,拔尖的,都在上培训班。 拔尖的孩子自学能力强,自控能力也强,他们都是学有余力的,培训班去培优,甚至去接触一些竞赛题,也是为了升学时更有优势,比起学校,这些学科竞赛方面的东西,还是专门从事这些的培训机构更有优势。 中等成绩的孩子也需要培训班,基础的东西掌握了,他们也需要多拓宽知识面,多了解一些题型,考试常见问题等等。 说到底就是为了考试,平时说德智美全面发展,升学时候就认成绩。家长能怎么办,即使你能辅导一科,中学都是8.9科了,父母也没有那个精力。培训班能提高多少算多少了。 不知道谁提出的双减,家庭好的可以去请一对一的老师,普通家庭中等成绩的孩子就有点茫然了。担心跟别人差距拉大。 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培训线上! 如果培训班抽烟能烤"清花" 有钱的家长照样送去培训,那怕他烧成"白搭" 反正不能亏了孩子。 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后 恨培训机构的家长是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超越啊,看看身边的人群就知道了,现在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事业编和公务员不是吗?家长的助力和孩子的努力缺一不可 1.恨的是一部分,想的是另一部分。 2.恨只恨收费,免费的话就不恨了。 3.不想看到自己的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