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住31楼,我相信网上的一句话:大震躲不了,小震不用躲。不知信对没有? 我是512下来的幸运者,亲身经历过512地震,见识到地震当中的经历,别说几十层了,就几层如果住户人群较多,也很有可能在楼道撤离时因为地震本身给人带来的晃动,房屋的晃动,人群的拥挤导致更坏的结果,加之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通常灰尘四起。就算出来也可能会遭遇建筑物垮塌掉落,比如以前楼房都修有墩子,上面盖有瓦,防止漏雨所用,这个是最先跨的,512亲身经历看到掉下来扎死好几个人,如果楼层不高肯定最安全的方式到平时离家最近较空旷的地方坐下。不要问我为什么坐下,不然你肯定没经历过512的威力,因为根本站到你会感觉你是昨晚的酒还没醉过,楼层较高还是建议找黄金三角进行躲避,保护好头部。不懂可以直接百度。目前建筑感觉比起以往经历来看。好多时候高层反而比一般民房一二楼的更加安全。当然这些建筑在设计之初都会设计防震系数,个人经历观点,有更专业的评语欢迎交流,仅个人观点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反问你一下。你是说的假如吗?几级的地震?如果是当然是走消防通道,楼梯下去那样比较安全,但是几十秒钟,三十楼下去时间完全不够,我相信有的人会问坐电梯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发生火灾,地震坐电梯是最不安全的做法,电梯一旦断电了。发生故障就会困在电梯里。那样自己就处于危险地带。如果真的发生地震,是在三十楼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找到掩体,比如说墙角,还桌子,床,一切能够保护自己的东西。然后等待救援。08年那场大地震,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躲在墙角。躲过了一劫。天灾谁也无法阻止,只能自救。平时都要养成一种安全意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安全撤离。 一般能提前几十秒知道,可以判断震源比较远是小震,因为地震源根本没那么长几十秒时间发出预警。 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不可能跳下去,坐电梯30层住户最低也是上百人,受地波晃动人体失去平衡站不稳,拥挤电梯不够用也不可能快速在几十秒内撤离在空旷处。 大地震二层以上的住户千万别往外跑,首先应该找个最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因为破坏性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只有12秒的时间,跑出去根本来不及,反而更危险。 把雨伞打开,真接从阳台一纵,以每秒二十米的速度,直线下降,安全着陆,地上水泥道路完好无损,这是亲身经验,我生前就是这样逃生的! 遇到地震时的紧急避难技巧 MD,这么严肃的问题,还有好多人胡说八道。遇到地震预警,如果只有十几到几十秒,低楼层可以考虑逃出至空旷地带,高层绝不可乘坐电梯,下楼又来不及,首先应该躲开容易掉落或倾倒的家居,躲到坚固的墙角,或者趴在低矮的家具旁边(不是底下),条件允许,抓来一瓶水和干粮,万一被困,等待救援。 如果是高层,地震来了根本不用跑.首先,你根本跑不出去.其次,现在房屋设计抗震标准是强震不垮,小震不修.在我们这没发生过地震的平原地带都设抗8级地震,基础都用抗震钢筋.真的等高层垮塌那就是世界末日了. 几十秒时间跟本下不了三十层,电梯很危险,也不要出门,地震时门都变形跟本打不开,好多人都是砸死在门口的,跺卫生间就行,接下来就听天由命 地震时电梯不能乘坐,大楼因为摇晃等因素也不利于人的活动,况且谁能做到几十秒内从30楼跑到楼底的空旷地带吗?不能的话还是待在屋子里安全。高层建筑本身建筑等级就比较高,据记载在大地震中整体垮塌的高楼很少,要做的是保护自己安全,而不是逃离。 地震一半都是突然事件,如今的人类还不能预测,包括我国在内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了解地质的构成和地震的原因,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坑的一个目的也是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可惜的是地壳对于人类来说因为不可视,所以我们难以预测地下的地壳活动,因此地震都是突然的、无法预测的。地震会对地面的人造设施有强烈的冲击,会导致建筑的晃动、变形等,因此在地震中若是处于地层还可以迅速地疏散,若是高楼几乎很难疏散,人的双腿还是没有地震波传播迅速,从30楼跑下来,就连博尔特也做不到吧。 地震的时候,高层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包括断电、楼道变形,这会导致电梯无法使用,事实上地震之中之后电梯都是禁乘的设备,地震中由于楼道变形或者断电电梯可能被卡在中间,地震后由于楼道变形等因素,电梯也下不来。这种情况下还是人的双腿靠谱。可人又没有长翅膀,大多数人做不到一分钟之内从30楼跑到楼下的空旷地带,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待在屋子里边,找一个稳固的建筑区域躲藏,避免家具等落物砸伤,只要大楼能抵挡地震的冲击,人就没有大问题。 近年来为了防范高层火灾,有了一些高层的速降设施,它可以帮助人安全地从楼梯外速降到楼下。但是在地震中,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人在大楼中活动都摇晃不堪,也很难操纵这样的设备,而且在坠落的过程中,本身由于人的重力还能保持直线的下降路线,可是大地震的时候楼都在晃,人就会像摆锤一样被甩来甩去,搞不好还没有降落的底部,就被甩的撞向大楼。此时一半的消防措施都没用了,云梯等设备也是用于高楼火灾等场景,不能用于地震。 鉴于高楼的特殊性,高楼的抗震等级之类的一般比较高,所以自高楼大厦诞生后,高楼整体垮塌的事件并不多,摩天大楼更是没有因为台风、地震倒塌的,而且还会建造缓冲地震的设施,比如钟摆或者弹簧之类的阻尼器。高层建筑也允许有一定的摇晃,而且由于现代的高层大楼都是钢混结构,抵抗冲击的能力本来就比较高,会有整体的倾斜,整体的垮塌真的很少。在发生地震的时候,若是处于高楼中,明知道一时半会跑不下去,还是待在屋里安全。跑到楼道中若是被晃得从楼梯上滚下去,还可能造成踩踏坠亡等事故。 如今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可以在地震中心区域之外开展提前的预知,但是也多是提供半分钟、一分钟之内的预警时间,这个时间不是让人从高楼上跑下去,从人的生理上说跑下去也做不到,它是为了让人能提前把该做的自我防护做好,当然低楼比如三两层的,能跑的话还是要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