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最寒酸的下酒菜是什么?
据说有一老头爱喝酒,一天捉了一个蚂蚱,放火里烤烤,准备喝酒。小孙子跑过来,要吃蚂蚱,老头疼爱孙子,把蚂蚱留下一条腿作酒肴,其余的给孙子吃了。正好有事又忙起来,回来喝酒时,天都黑了。为了省钱也没点油灯,摸黑喝酒,刚喝了俩口,蚂蚱腿掉地上了。顺手去摸,摸上来,继续喝酒。酒喝完了,就睡觉了。第二天起床一看,蚂蚱腿还在桌子底下,桌子上一个铁钉,已经被咂的铮亮了。
三十多年前,叔公在村头的小河边开了一家小酒馆。村里的老人在农忙之余都喜欢去那边点上一碗黄酒,聊上半天。在叔公叔婆口中,李老师是喝酒的人群中最寒酸的一个。
李老师原本是村办小学的语文老师。WG初起时由于批评某些人写的大字报,被打成反革命饱受摧残。WG结束后得到平反,但是已过了退休年龄,最后给了些许补偿了事,连退休工资都没有。
之所以说他寒酸,因为他喝酒从不点下酒菜。而那时农村的小酒馆里卖的酒,酒钱是一分都不赚的。因为村里有村办的酒坊,小酒馆就相当于代销,聚个人气。所有的赚头,都来自于自制的下酒菜。如果酒客不点下酒菜,小酒馆就要经营不下去。而这个李老师,由于手头拮据,进了酒馆就是点一斤黄酒,只要两毛五。一毛钱一碟的花生米或毛豆结,他是偶尔点一次,至于稍微贵一点的炸小鱼、烧排骨之类,他是绝对不会碰的。
那时的我才上小学,暑假里就喜欢去小酒馆闲坐,听一些老人"说古"。于是也就见识到了李老师的"寒酸"———他真的可以吃过午饭后去酒馆点一碗黄酒,边喝边聊,一直喝到日薄西山。
不过,有时候,他会有一些惊人之举,让酒店主人更加觉得他"寒酸"。一次,他在小酒馆临水的桌边坐下,拿出一根鱼线,线的一端是系着一枚绣花针。他从兜里掏出几颗晒干的米粒,穿在绣花针上,越过半人高的栏杆垂到河里。一会儿就看见有小虾抱住米粒贪婪地啃食,他提起鱼线,小虾还是紧紧抱着米粒不肯松爪。他把钓上来的小虾养在一个碗里,不到半个钟头就钓了十来个,米粒也泡软了不能穿在针上了。于是他把虾碗里的水滗掉,跟我叔公要一杯开水,直接把虾烫熟了,又跟店主要一点点细盐,仔仔细细地把一只虾剥掉壳,蘸一点点盐,抿一小口酒,咬一小截虾,那感觉,就像在品尝山珍海味。一开始要的盐末用完了,他又拉长声音喊"阿秀,再给我一点盐"。"阿秀"是我叔婆的闺名,她拿着一小勺盐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满脸鄙夷,嘴里还说着:"李老师,你真会吃啊!还这么"做人家""("做人家"在我们方言里是节俭的意思)。李老师讪讪地笑着,嘴里说着"谢谢嫩哉"(谢谢你了)。人穷志短,有啥办法?
李老师去世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村里人有时还会提起他那时喝酒的寒酸样。不过在我的眼里,我倒不觉得他寒酸,更多的是穷人的无奈。
有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姑娘,长大都出嫁了,有一天,老头到大姑娘家去玩,大女儿很关系父亲来看她,请了一大桌陪客,做了一大桌子菜,饭吃完后,老头回家了,回去后唉声叹气,老婆子问老头子,老头子,今天怎么搞的啊,大姑娘今天没把你招呼好,没有弄菜啊,老头说,唉,菜到是有一大桌子哦,可没有吃好,老婆子说那是怎么搞的 啊,味道不好还是心情不好啊,老头子说,唉,菜也好吃,可惜就是没有酒。给了几天老头又去小姑娘那里去玩,小姑娘知道老头喜欢喝酒,家里也没什么菜,田里也忙,就跟老头炒了一盘黄豆,放了一壶酒在家里推磨的磨子上让老头一个人吃,她就去田里做事去了,晚上老头子回家后红光满面,高兴的不得了,老婆子看老头子这么高兴,又问,老头子,今天这么高兴,幺姑娘跟你弄的什么好吃的啊,老头子笑呵呵的说,哈哈,圆黄豆,四六杯,坐在磨子上,喝的轰轰大醉。可见,喝酒就像俗话说的,怪酒不怪菜,寡酒吞的快。真正的喝酒人,不讲究菜的
哦!我说说你听听,我们邻居有三个"酒鬼",夏天在外面的树阴凉底下喝着十几块钱一壶的劣质白酒,抽的是两块钱的烟卷,下酒菜嘛是每人一根长豆角蘸着酱油,太阳晒着了就挪一下,直到喝醉为止
老家村里有个叔叔,年轻的时候在工地干活,腿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这个叔回老家后,没多久的时间,他老婆拿着赔偿金跑了,就剩下他和孩子相依为命。
这个叔,因为腿有点不便,干不了太重的农活。村里给他盖了两间瓦房,然后申请了低保。
他家孩子高考的时候,考上了一所985高校。这是我们村子里,这么多年以来,第一个上985高校的人。
村里辈分最高的一个长辈就发话:所有本家必须到场,喝他家小孩的升学宴喜酒。
总共做了五桌客人,每桌就三个菜。
一个凉拌黄瓜,一盘豆腐,然后还有一盘花生米。
喝的酒,也是在镇子上打的几块钱一斤的散酒。
然后我们去喝酒的本家,至少都是给500以上的红包。有几个在外面做生意,一人给了5000。
这个叔就领着他家的孩子,一桌一桌挨个的敬酒。敬一个人,就让他家孩子跪下来磕一个头。
没有一个客人说闲话的,都喝的心里很痛快。
用一个伯伯的话说,小金(叔叔的小名)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让他家孩子辍学打工。对于这个叔家的孩子,不希望他能成为东子,但是相信他一定会让他父亲后半生过上好日子
很多人都会说东子,说东子小时候也是家里贫困,整个村子里的人凑钱让他读大学。
然后他长大后创建了某东,并且还把总部设立在老家。
相信东子老家的人,也没有想到,当初那个穷学生,能够成为现在的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
对于这个叔叔家的孩子,我们想法也一样。相信他以后肯定会有本事,只要他能让他父亲,晚年衣食无忧,我们这些本家就满意了。
至于回报村子,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件事情。
而那个三个菜的升学宴,是我到现在为止,喝过的最寒酸的升学宴了。但是,也是最有味道的一次。
后来每每有亲戚,家里孩子上了个二本,上了个大专,也装模作样的办升学宴,这有啥意思呢?
一个二本,一个大专,这都有啥好炫耀的呢?
说白了,说是升学宴,其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敛财的而已。
钱,不缺你那几百块钱,给你就是。至于喝酒,算了,没时间。没啥大意义的酒,喝的也不痛快。一人独酌,喝的就是一个兴致。哪怕是一盘花生米,也足够。
一个人小酌几杯,喝的不是酒,喝的是往事回味。
我自己毕业后,就留在了读书的这个城市。然后那时候,我爸妈又闹矛盾,一度又要离婚的地步。
然后自己拼命存钱,终于是把房子的首付给付了。然后再拼命的存钱,终于是把房子给装修好了。
入住的第一天,我自己一个人买了一点凉菜,买了一些花生米,然后搬了一箱啤酒,坐在新房的地板上,自己敬自己。
喝着喝着,眼泪就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感觉这上班的五六年,真的是好难。衣服不敢买,看见好吃的东西,也只能在脑海里馋一下。
每天都是加班,拼命的赚钱,想给自己一个家。
现在好了,感觉一切都熬过来了。
喝着酒,那花生米嚼在嘴里,感觉特别的香。就像一件件烦恼的事情被嚼碎,然后烟消云散。
感谢邀请!
我认为最寒酸的下酒菜绝对是拍黄瓜和花生米。但这两个菜对酒友们来说已经足够了,算是"硬菜"了![呲牙]
九十年代初,我们县城里面最繁华的一家酒店叫"富丽酒店",可以说,是当时的婚丧嫁娶最"有头有脸"的大饭店,里面的厨师都是从外地请来的,档次相当的高。正如一个镜子的两面,繁华的背后,有光鲜,有落寞,今天我们就来拉拉在县城里面最繁华的酒店里,是怎么吃到"最寒酸"的下酒菜的。一、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总有个小老头,拉着一车的泔水从富丽酒店出来,所不同的是,老头的车子里一股子泔水味,他的身上却有一股酒味。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觉得"拉泔水"挺丢人的,但是没想到,老头闲着没事整天吹牛比,说富丽酒店里面的菜,没有他没吃过的,还指名道姓地说了好几样菜,什么北京烤鸭、麻婆豆腐、东坡肉,他甚至能判断出来,厨师今天的心情如何。
因为厨师的心情好,烧出来的菜就特别入味,色香味够水准,要是厨师头天晚上挨老婆骂了,第二天做的菜绝对像"小学生糊弄老师"一样,草草了事。但是也没人能吃出来,因为好多人都是第一次,或者第几次吃这种传统名菜,新手是吃不出来的。
当时我差不多上小学三年级,记得有天中午,就看见这个老头拉着泔水车在酒店门口的垃圾箱边一动也不动,好多人路过,看了几眼,但是都被那股浓浓的泔水味熏到了,也有好奇的人试图用手指去试试老头的鼻子有没有气,结果一不小心把老头弄醒了,老头还挺上火,说梦到农村小大姐了,好不容易梦到的,就被弄醒了,真晦气!
我那时候家里也穷,没人管,就经常蹲在酒店门口看老头耍宝,老头啥都知道,大到县里的头头脑脑怎么在酒店赴宴,小到领导司机如何打包好酒好菜,甚至我们小学校长最喜欢吃的糖醋鱼,他都知道。有一次他问我,我带你去吃好吃的,跟不跟我去?我问他,去哪儿?
他眯着小眼对我说,吃大席,那种体面人吃的大席,满满一桌子的菜,想叨什么菜就叨什么菜,可过瘾了。我有点心动了。他对我说,你得喊我一声"大爷",我才带你去。我当时就爽快地喊了他一声"大爷",他很满意,带着我,拉着板车就进了酒店。门卫还同他打招呼,说这个小孩是谁?他很得意,说"干儿子"。我当时没反驳,因为我很好奇,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白吃白喝?二、老头随手拿起别人用过的筷子,腕子一抖,一块鸡肉进了自己的嘴,溅了自己胡茬上都是鸡汁,瞪了我一眼——吃,还要我教你吗?
进了宾馆,我们并没有从正门进,绕了一大圈,从后面的厨房进了餐厅。里面几个服务员,衣服紧绷绷地勒在身上,像缠好的"素鸡"一样,对老头喊了一嗓子——老贾,你今天有口福了,今天中午客人吃的急,菜没上齐就起席了,我们也打包几份菜,桌子上还有一大堆呢!
这时候,我才知道他叫老贾。老贾冲着那群老娘们喷了口烟——我看是谁吃了我的东西,我回头也得吃她身上一样东西,这样才够本!女服务员们哄堂大笑,甚至有人把打包的东西朝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里装,冲着老贾说——就是她,你要是个男人,回头吃给我们看!老贾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我对小孩子不感兴趣,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还是喝我的小酒过瘾。
那群年龄大一点的女同志又在起哄——不是牙口不好,是身子骨不好吧!老贾拎着我的手,朝其中一间餐厅走,对我说,别听他们瞎说,都是一群下不出蛋的母鸡,斗大的字认不出一箩筐,只能干服侍人的下贱活,你得好好学习,将来比他们有出息!我感觉这话有点耳熟,好像我爸我妈也对我说过,不过我现在可没心思想这些,因为我已经闻到菜的香味了。三、老贾一口小酒一口菜,热菜凉菜吃得唾沫星子乱蹦,我坐在一边看呆了。
桌子上差不多有三十多道菜,碟子摞碟子,碟子上再摞汤盆,汤盆上面再放着点心。好多我都没见过,也没吃过。老贾拿起主桌上的筷子,放在围裙里面一夹一擦,再掏出来就算是新筷子了,他瞧见杯子里面还有没倒完的酒,就"滋儿"一口,冲着我使了个眼色——你小子不饿?
我觉得有点不卫生,但是瞧见老贾吃得那么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剥了一瓣蒜,权当杀菌了,就开始了一顿"旋风筷子"。我当时才三年级,人小胳膊短,够不到。老贾就直着嗓子喊——站起来,站起来就能够到了!
毕竟是县城里面的大酒店,就连剩菜都那么好吃,老贾是一口酒一块肉,我是一口蒜一筷子肉,吃得我小嘴被辣得通红,越吃越想吃。老贾一边吃一边骂——门口那帮老娘们要成精了,今天烧的桂鱼都被打包了,还有蜂蜜肘子也没有了!
我问老贾,你怎么知道的?老贾说,你没看到主位上别人吃剩的裙边啊,桂鱼要吃裙边,蜂蜜肘子要吃外面的那层皮,现在大汤碗里就一根棒骨了,人家客人肯定不会下手吃的,肯定是那帮老娘们弄走了!
我觉得老贾知识挺渊博的,什么都瞒不过他。那天中午,我吃了好几样这辈子"听说过、没吃过"的菜——三杯鸡、鱼羊鲜、炸蝎子、八宝饭、银鱼汤,还有好几种,什么霸王别姬之类的,我吃得肚子圆圆的,老贾也是半斤酒下肚,有点飘。四、孩子,你要记住了,以后别学我,要做就要做人上人,吃头桌席,吃剩菜一辈子都没有出息!
老贾带着我吃完后,打着饱嗝,把桌子上面剩下的汤汤水水都倒进泔水桶里了。他在前面拉着板车,我在旁边,怀里面抱着半瓶子可乐。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喝可乐,喝下去直打嗝,确实挺"可乐"。老贾说他们家的猪也喜欢吃酒店里面的菜,回到家差不多三点多了,猪都饿得直哼哼了。
我回家的路上正好和老贾顺路,他醉醺醺地,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这是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
1、到哪儿都得有人,有关系。
老贾说,你知道我这活有多少人惦记着?我摇头不知。老贾很神秘,对我说——他们想,也是白想,酒店经理他爹和我是把兄弟,一开始是他爹干,后来他爹喝死了,这好活就轮到我了。我听着老贾这番话,有点害怕,觉得好好吃饭喝酒就行了,怎么还喝死了?
老贾说,县官不如现管。之前给县领导开车的司机他爹,也想来蹭泔水吃剩饭,结果没"抢"过他,酒店经理光屁股的时候就喊他"叔",现在长大了,把这好活让给老贾,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老贾还说,现在都是个人情的社会,到哪儿都得有关系,遇到贵人好办事,你今后肯定会遇到贵人的,不过今天我带你吃顿好的,应该算是你的贵人。我点了点头,觉得老贾应该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2、小时候吃苦,长大了才能有福。
老贾对我说,下次想吃好的直接来找他,不过得考试好了才能带我来吃。我不理解,问他,这和考试有什么关系?老贾对我说——这是给你小子打气,让你好好学,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吃头席,坐正位,菜刚出锅端上桌,你尝第一口,酒开了瓶塞,第一个给你满上,前提你得好好学习,将来做个体面人。
我问老贾有几个小孩,他笑了笑,说自己这一辈子算是毁在酒上了,连个老婆都没混到。我问他,刚才那几个女服务员对你挺热情的。老贾说——她们也是拿我开玩笑,她们是伺候人的,我是收泔水的,都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现在沦落到现在。稍微顿了顿,老贾打了一个饱嗝儿,自言自语地说——之前是浑身使劲没处使,现在是心有余力不足,老了啊!
3、人这一辈子最无价的就是面子,一旦不要脸了,再想捡起来,就难了。
我问老贾,将来能带我一起收泔水吗?到时候我们两人一块吃吃喝喝。老贾用指关节赏了我一个"脑瓜崩",对我说,你是个读书的学生,将来要考学的,考很大的学,去大城市,说城里的媳妇,收泔水有个甚前途啊?
我听得似懂非懂。老贾又对我说——现在有些话给你说,有点为时甚早,将来你上班了,千万要记住,吃了喝了进肚子了,没有人去责怪你,千万不要朝怀里装,一旦被人知道了,可就坏事了!我问老贾,你怎么想起来对我说这些呢?老贾神神秘秘地说,——这王八我都吃了,要是不操一点心、琢磨一点事,你觉得我能对得起那群王八吗?我觉得老贾是个高人,带我吃大席,还给我说一些高深莫测的话。长大后,我回想起来和老贾一起吃剩菜的经历,感觉真寒酸,人穷则志短,同样一桌菜,先吃的就是上流社会,后吃的就是社会最底层,小小一桌饭,打开了我对未来的憧憬,虽然很寒酸,但是很难忘。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又一次走进富丽酒店的时候,吃着热气腾腾的菜,想起来了老贾,耳边似乎又想起了他"滋儿"一口酒一口肉的情景。
我说个真实的最寒酸酒局,有一次几个当保安的柬埔寨人找我去他们宿舍喝酒吃鸡,我欣然赴宴,知道他们本地人穷,我特意带了两瓶洋酒一箱啤酒。等大伙围坐在桌子边上我傻了,六七个人,下酒菜只有半个咸鸡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半个,但是哥几个都真诚的看着你,那就喝吧,空着肚子喝了半天,也没人碰那半个咸鸡蛋,就这么干喝,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不是说吃鸡吗?鸡呢?柬埔寨哥们答曰:正在捉。
寒冬深夜,我爸烤火,用火灰余温暖酒喝,突然一股白烟升腾而起,闻到一股焦香,一只蟑螂在火灰里挣扎,我爸肢解它拿来送酒……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爸爸不安心在家务农,常年外出做副业。我爸说,不是他不爱务农,而是家里太穷了,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如果他也在家务农,全家都得饿死。
当时,我爸爸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他是长子。每年到三月份,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当时,5个兄弟姐妹只有我爸爸结婚,而妈妈又生了我3个哥哥。一家人,一天都要吃一大锅粥,你说怎么办?我爸只能外出做副业养家。
当时不叫外出打工,叫去做副业。
我爸这个人头脑灵活,在外面什么活都干,做泥瓦匠的,酿酒的,种树的……我爸心灵手巧,又有小小的领导才能,带领一群小兄弟在江湖闯荡,收入不错,经常寄钱回家,所以家里生活还过得去。
不知什么时候,村里就开始谣传,说我爸会造钱。不,当时不叫村,叫生产队。谣传说,我爸在外面,不知躲在哪里制造假币。
三月份的时候,我爸回一次家,生产队知道了,报告了公社会,公社就派人来抓我爸。当时,如果被抓到了,我爸就没命了,造假钱可是罪大恶极啊!我妈的姨丈在公社里当干部,听到风声后偷偷跑出来通风报信给我爸。我爸和我妈连夜用箩筐挑着我3个哥哥(当时还没有我和妹妹),逃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我爸挑着大哥和二哥,我妈一头挑着三哥,一头挑着一个蚊帐、一口铁锅和一些干粮,就出发了,往深山里逃命去了。
一路上,吃的是我奶奶烙的饼。我奶奶烙了很多饼,给我爸带上。
我爸一路逃亡,一路走,一路乞讨。有人可怜他,资助他。他到过很多地方打工,为人仗义,肯帮人,所以,当他和妻子挑着3个孩子逃难时,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帮助。
经过一个多月的爬山涉水,来到了距离老家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这里已经是和老家不同一个县了,就住在爸爸曾经伐木的深山老林里。我爸在那里开辟了一片平地,搭起了一间草棚,就在那里安家了。
一家人就一口大铁锅,用木棍做筷子,也没有碗,就这样直接在锅里吃饭。
安顿好妈妈和全家,我爸继续在附近做副业,妈则摘野果、开荒种地。
就这样,一家人终于安全了。
一年后,生了我。
三年后,生了妹妹。
多年以后,爸爸经常和我们讲起在山里的故事。他说,有一年冬天,山里天气特别冷,下着雪,我爸在火堆旁烤火。经过这轮折腾,他已经精疲力尽了,他当时在外帮人家酿酒,他会做酒饼。他把从外面带回来的酒,放在火堆旁温了,一面喝闷酒一面烤火,驱赶那寒冷的夜。
突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蟑螂,径直往火堆里钻,一股蛋白质的烧焦味升腾而起。
爸爸看着在火炭里挣扎的蟑螂,不一会儿就不动了。但是,香味越来越浓,熏得他直流口水。他用木棍把蟑螂从灰堆里扒出来,用手小心地摘下他们的腿,放到嘴里咀嚼起来。
嗯!香!爸爸一条蟑螂腿一口酒,一个人独自品尝起来。
吃完蟑螂的腿,还剩下一些酒。爸爸又开始分解蟑螂的身体,把它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肉,慢慢地喝着酒。
我妈在旁边看到了,默默流着泪,一声不吭。
她从不怪爸爸。
爸爸长得身材高大,外形俊朗,曾经在公社里当文宣队队长,演刘三姐里的阿牛哥。可是,为了养家,他不得不到外面去做副业挣钱养家。
而妈呢?出身不好,地主,大家闺秀,所以一直没嫁人。后来遇见我爸,才嫁给我爸。实话实说,地主家的千金嫁给了贫农小子,可见反差之大。但是,妈也无怨无悔。
现在,两个人困在深山里,穷到只能拿蟑螂来做下酒菜,你说我妈能不哭吗?!
1982年,我爸终于在一座小镇上做起了生意,由于头脑灵活,生意还不错,很快就赚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说正能量点是说头脑灵活,说得不太好听点,就是我爸有点鬼精灵;说难听点,我爸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要不怎么那么穷,也骗得到地主家的千金到手呢!
八十年代初,我爸终于把我们全家从大山里接到小镇上生活。也就是在小镇上,我们几兄弟姐妹才有机会读书,后来都全部有工作了。
每每回忆起当年以蟑螂做下酒菜,我爸都泪流满面,我妈更是一谈到这事就哽咽不止。
往事不堪回首。
我爸在78岁的时候,就驾鹤西去了。
中秋准备到了。爸,你在天堂还好吗?我们都想您了!您爱吃的月饼,我们都给您准备好了!
爸,愿您安息。
愿我们所有的家人,还有所有的头条里的家人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愿世上不再有贫穷,愿世间的人们不再流浪,家有定所,愿平和的宁静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一切生灵都平安,愿您的那道蟑螂下酒菜,和那个贫穷的时代一起都作了古。
说起这个下酒菜,而且还是"最寒酸"的,历史传说中倒还真有两个,并且这两道菜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说来给大家听听。
首先就是门板钉,就是一普通的钉子,但是这个钉子,说它普通还真不普通,这些钉子都是从门板上拔下来的,而且这个门板还必须是传统老字号酱铺的门板。
什么年代记不太清了,应该是民国时期吧,那时候社会动荡,穷人很多,但是对于一些靠力气吃饭的力巴,即使再穷,也是要隔三差五喝点酒解解乏的。当然,黄酒自然是喝不起的,只能打些高度白酒来喝。
现在的人不知道,那时白酒是穷人喝的酒,便宜是一方面,关键是度数高,稍微喝点就能过上酒瘾。孔乙己典当了长衫也要喝的,那是黄酒,自视清高的孔乙己一直没把自己当成出苦力的穷人,所以典了长衫也要喝的,必须是黄酒,下酒菜虽说也比较寒酸,但一小碟茴香豆是少不了的。
只能喝的起白酒的穷人呢?下酒菜就别提了,估计带点味道的就行了,而上面提到的铁钉,据说就是他们日常的下酒菜。酱铺里门板上的铁钉,因为长年累月吸取酱铺里的精华,自带酱香味和盐味,所以成为了很多穷人的首选下酒菜。关键是这个铁钉可以循环利用,性价比极高。
怎么吃呢?喝一口酒,就吸允一下这个铁钉,主要就是为了咂摸一下这个盐味,盐为"百味之王"嘛,另外还有传统酱香味,这就足够了。据说,要想得到这个铁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和酱铺的伙计搞好关系,喝酒时拿着这根铁钉,都要在同是穷人的伙伴们面前炫耀半天,一看就是有关系的人。
另外一道菜虽说也很寒酸,但是要明显比上面的铁钉高出一个档次,那就是鹅卵石,当然也是穷人的专用下酒菜。鹅卵石不用多,一颗就够了,当然也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最起码要保证有"如丝一般顺滑"的口感。
为说什么这道菜,要比上面说的那个铁钉高出一个档次呢?因为用鹅卵石当下酒菜的这帮人,还不算太穷,最起码还买得起买酱油。喝酒前先准备一小碟,将打来之酱油置于其中,喝一口酒,然后用心爱之鹅卵石蘸一下酱油,放入口中轻轻吸允,口感、味道俱佳,人间美味啊,让旁边吃钉子的人好生羡慕!
这两道下酒菜,在"最寒酸"的下酒菜排行榜上,是不是能占有一席之地?
315晚会丨曝光不可注射的美容针!妆字号美容针或致毁容来源央视财经2022年7月武汉举办的美博会上,参展的企业大多是生产美容医疗器械的厂家和化妆品公司。在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记者看到了一款名叫葡聚多肽的产品,备案信息为化妆品,
热卖近20000件,美壹堂水凝霜荣登天猫销量排行榜TOP13月18日,功效型护肤品牌美壹堂亮相李佳琦直播间,爆款产品水凝霜一上架即被热抢,热卖近20000件,荣登天猫面霜类目榜单TOP1,力压同场薇姿俪纳斯等国际品牌,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热
回到一个世纪前,寻觅1920s的着装灵感提起20年代的着装风格,总是会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闪耀张扬繁华带着羽毛的礼服,它以时装为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也带给现在无尽的着装灵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尚界迎来了新的
国风美少女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结合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元素与优美的女性形象结合,便创造了国风美少女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国风美少女,通常指那些在服饰妆容和气质上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女性
现场实拍!90后直呼羡慕这简直是梦想中的幼儿园关于幼儿园每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回忆70年代的托儿所(图源网络)80年代的幼儿园(图源网络)90年代的幼儿园(图源网络)现在的幼儿园但在文华幼儿园孩子们上自然课程时却回到了最
七人拼团3。0版本,如何将用户变粉丝?如今,采用基础的商业模式驻扎市场已然成为每一个新平台踏入电商行业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走得稳不稳妥不妥至关重要,关系到平台后续发展的每一步。为什么说商业模式极为重要呢?首先我们要知道,
名媛希尔顿现身街头,42岁皮肤紧致如少女,C罗发生过关系美国名媛帕里斯希尔顿(ParisHilton)穿蝴蝶结饰粉色连衣裙现身美国街头,为新书做宣传。虽然已经42岁,但希尔顿状态保持得很好,皮肤紧致如少女,容光焕发。希尔顿穿着一条粉色的
想想都流口水的几道美味春季菜,为家人露一手,让家人吃的幸福春耕进行时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自媒体,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锦绣V山东专注美食,让生活更有味。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道家常美食的做法,这几道美食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欢,而且是很常见的几
胡歌浮生若梦浮生若梦,庄生的蝴蝶仿佛带着新的希翼和祝福落在了他的肩头。这次,我们聊了聊电影和他的普通人生活。胡歌还是大家喜欢的样子,只是他如今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从他拍摄仙剑到繁花,已经过去二
女生身上最臭的九个部位你知道是哪里嘛女生这些地方到底能有多臭?比男生脚臭还上头会道之酸爽让人难以言喻。今天我们来盘点女性身上九个最臭的身体部位。第一个脚臭图片来自网络女性其实比男性更容易脚臭,这是因为脚臭和细菌有繁殖
如果你一直被人孤立,说明你处于这三种状态,需要改正孤独是可以享受的,孤立却不能。人在社会上混,不一定拉拢很多亲戚朋友,但一定要从群体中获取利益。工作生活旅行等,都离不开群体。现实却告诉我们,总有一些时候,群体不欢迎你,让你非常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