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参加社保有两种形式,就是单位职工参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是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 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费由个人自己承担。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是按照缴费比例乘以缴费基数的方式计算而来。 以山东省为例2019和2020年的最低缴费基数为3269元,2020年的60%缴费基数为3457元,2021年的最低缴费基数11月份刚刚公布是3746元(但是是从2021年1月份开始执行),2022年的临时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继续沿用3746元,而企业职工的临时最低缴费基数使用4136元。 山东省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是20%,这样2019年和2020年最低缴费基数每月需要缴纳钱数为653.8元,2020年灵活就业60%基数缴费钱数为691.4元,2021年的60%缴费基数缴纳钱数为749.2元。 社保缴费基数每年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于我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时的设计,要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跟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关,一般是按照60%~300%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 根据2019年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国家统一了各地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核定口径,是以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础。过去很多地方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为基础。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非常高,一般比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高出百分之六七十。 经济在发展,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再提高,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深圳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一直使用的是最低工资标准,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受欢迎一些,是不是深圳市在试点未来会全国推动呢?也是有可能的。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个人缴纳社保,最近从每个月的680块钱涨到了790块钱,为什么会不停的涨呢?你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属于灵活就业的个人,在选择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每一年的缴费水平不同而造成了一些困惑。但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社保的缴费基数,是取决于你所在地区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的。而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发生变化以后,那么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对应的我们自己所付出的缴费成本,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我们题目当中所提到的。每个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从之前的680元提高到了790元。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变化,但是对于我们正常的缴费指数没有任何的变化,也就是你依然会选择最低标准60%,但是整体上来讲最低缴费水平已经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改变,所以说这对于任何一个所在地区灵活就业的个人。都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有些地区可能增长的会比较多一些,有些地区可能增长的会比较少一些。 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每一年社保的缴费基数都是不断的在上涨,实际上同时我们进入到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也会变多,那么将来你所享受到的养老金水平当然也是会更高一些,所以说多交的这部分钱其实最终受益的还是本人自己,所以没有必要去纠结什么问题,因为你最终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变得是越来越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社保缴费上涨是根据社平工资的上涨而上涨。对于养老保险来说,缴费上涨是好事,不上涨是坏事。 应该是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涨了,我也是,按百分之六十缴费,都是每年递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