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父母放下自己的事来陪读高中三年值得吗?为什么?
作者:余晓洁(韦志中心理网校积极心理学与本会团体系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杨俊婷(韦志中心理网校学员、心丝带心理学志愿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出于情分,大多数父母会心甘情愿为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而从来不去考虑值不值得。
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今后的成长历程中遇上所有的事都放下自己的所有来陪着孩子帮着他解决问题,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他的身心健康成长。
高中,的确是孩子人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孩子不仅要学习努力刻苦,也要有情感上的支持来让孩子张弛有度。这份情感上的支持,不仅有在学校时同龄人的友谊及老师的关注,也有在家时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几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至于父母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来在整个高中阶段陪读,这样的做法不仅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是全职主妇也牺牲了让自己喘息一下享受生活的时间,还把自己搞的更加焦虑,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这样的做法还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如果他能把这份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成绩更好了还好,但更多的孩子恐怕做不到。
如果孩子是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读高中,有条件住校的话最好住校,没这个条件的话倒是可以由家长去陪。但是这样的陪读不是放弃自己的所有,而是保证照顾好自己生活工作的前提下适度的关注。
综上,不太建议家长放弃自己的所有事情陪读高中三年,因为这不仅耽误自己的生活还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压力。
问这个问题的父母,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今天的成就,收入,您的大学文凭起了多少作用?对照一下你们的那些同班同学。一本二本三本在您的人生中起了多大作用?而且这一切还是2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对文凭的稀缺性的需要。那么十年后你的孩子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家长的确需要给孩子传承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是要面向未来20年之后的时代。具体说如下:
在白鹿原这部小说里,白家和鹿家是两个地主家庭。这两个家庭都分别传承的家族的故事。相当于是一个家族的传记。
鹿家在早年破败之后。有一个人称鹿勺勺的人,出去打工,学习厨艺。为了能够让师傅传承给自己手艺。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来交换别人对自己的师徒之名份。之后历经屈辱,忍耐坚持终于学成。最终通过厨艺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到白鹿原上置地成家立业,他回馈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但是对于没有帮过他的人,他们并不给你施舍。因此,鹿家将这个故事一代代传给自己的子孙的目的是,让子孙从这个家族传记中,继承一种文化。并让这种文化渗透入子子孙孙的应对生活的策略中。他们的家族文化精神如果浓缩一下,可以总结为以下这句话。那就是不惜代价不计屈辱,不择手段,计较人情世故,达成目标。
白家在历史上也传承了一个故事。白家也曾在历史中有过破败之景。当时有一位白家后人用一个只进不能出的钱匣子存钱,一分一厘的存储,最终靠存下的钱购买了一亩二分地。令白鹿原上的人刮目相看。他再用勤俭持家的方法不断的积蓄,最终也创下了家族的财富。同时他们给族人不论是否曾经帮过他们,都给予回馈。如果要把白家的家族传记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否极泰来,勤俭持家,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么现在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家长用三年时间陪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行为本身想传承的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含义呢?
如果浓缩成一句话,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含义应该就是~~读书最重要,上一代人要为下一个人牺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传承的心理学含义吗?那么这就是你想给孩子传承的东西吗?
我们每一个人培养孩子目标,本质上,是为了让孩子具有一种独立生存,应付外在世界和应付未来世界的能力。每个家族都希望自己的祖孙代代人才辈出,那么这里面教育培养的核心其实就是独立的能力。
陪读孩子的背后恰恰与独立的能力相反。一个人要应付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独立的自控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的行为能力,独立的觉察能力。
你是你牺牲自己的三年时间去陪读孩子,完成一个这样的心理学含义。倒不如回去整理整理自己的家族族谱,自己家族的传记故事,寻找其中你最想给传递给孩子的那一部分家族传记。然后把它传承给这个孩子,这才是用家族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给大家建议一下,大家回去看看世界十大家族,他们传承的家族文化和组训。这些家族的传记才是保证这些世界最庞大的家族久盛不衰的最主要原因。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三体的秘密》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6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我儿子今年高考,说实话最近也挺焦虑的,但是我不认为父母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陪伴孩子是件多么伟大和值得推广的事。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父母,从小孩子学什么家长就学什么,当然没到放弃自我去陪读的地步,孩子不懂的可以直接和父母交流。说实话,有时候挺敬佩这样的父母的,至少他们的责任感和付出远远比我多,孩子的成绩也多半不错,但是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大概是值得商榷的。
我儿子基本是放养的,初中也叛逆得不行,结果中考考砸了,高中开始住校,慢慢懂事了,生活方面自立能力比较强,自己也能找到学习方法,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成绩稳定在年级前10。后来嫌学校住宿条件不好,有同学打呼噜,我们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个房子让他自己住,只是晚自习后回去学习洗澡和睡觉,考虑到高三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一周过去两次给他送点吃的,帮他打扫一下卫生,洗洗衣服。房东说你们心可真大,哈哈。
我一直认为哪怕是父母我也不能包办代替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他该经历的必然要去经历,哪怕是痛和压力,也得自己去感受和承担,父母的责任是给他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有困惑的时候如果愿意和我谈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交流,然后我把我的人生经验告诉他,我们一起看电影玩游戏评论时事,说实话,被孩子当朋友的感觉不错
高中三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三年,可以说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三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是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很多学生在这三年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固然可喜可贺,若是变坏了呢?家长会不会很心疼,很自责呢?所以,有很多家长就会在孩子高中这三年放下手中的事回来陪着自己的孩子。
陪读到底好不好呢?比起陪读,我们更应该叫做陪伴,也就是要更多的从物质走向精神。当然物质方面也很重要,给孩子保证可口的饭菜、充分的营养;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高中学习必须的。要知道,就因为饮食不当,垃圾食品侵害,很多学生都有消化方面疾病,有些还很严重。
在精神方面,很多孩子可以得到家长更多的关爱,因为高中三年的精神压力会很大,也会比较累,更是特别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鼓励的时候。所以这时候的陪读会给孩子很多的信心和鼓励,在面对高三的压力的时候就会坦然很多。
高中三年,孩子似懂非懂,思想初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没有一个人好好地引导他走入正轨,外面的诱惑太大,稍不注意就会走歪,网络、情爱的困惑、物质的贪念、毒品、赌博那一样染上都将使孩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到那时即使你自己创下千亿万家产,换不回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那也是白搭。
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有利弊,陪读既然有好的一面,自然会有不好的一面。父母回来陪读无形之中也会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其实,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属于留守儿童的状态,父母的常年外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又缺少交流,孩子自然而然不会和父母有多大的话题可以聊了。
还有就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在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多管一些。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有一种逆反心理,觉得父母管的太多,觉得父母会很烦。
如果父母选择了放下手中的事回来陪读,那一定要做到高质量的陪读,不要像个保姆一样的天天供着他,也不要一味的管着他,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交流、相处。只有做到高质量的陪读,才能真正的对孩子有益,才能值得自己所放下的这三年时间。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好,很多父母牺牲自己的应得的利益、成就、幸福。可是一旦有家长问自己,或问专家陪读三年高中值不值得,就意味着在潜意识里你对自己即将做的这个决定是不安的、不确定的、怀疑的。
先从父母放下自己的事,父母会付出的多少代价开始说说。毫无疑问父母会失去属于自己有时间、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失去金钱,甚至失去发展自己的机会和机遇。仔细想想,父亲和母亲同时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带来的价值感、失去社会角色,失去相应得到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带来的社会角色和应有的尊重,这些,一个家庭失去这些,家庭会怎样?就像突然退休的老干部,很多开始很休闲,很快出现不适反应是一样的。当然,父母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照顾上高三考大学的孩子,但是对孩子真的好吗?
从孩子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角度,的确节省了孩子的很多学习时间。有家长大包大揽也帮助孩子生活,避免了洗衣服,不会做饭等引发更多压力和挑战。可以说,从家长看来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就只有一件事情可做就是学习,事实是这样吗? 不一定。因为除非一个从小就完全依赖父母,完全没有发展出自我的孩子在高三时还需要父母照顾。正常来说,上高三的年纪已经不是孩子,甚至连青春期都过啦。一个有独立思想、各种生活体验过的、有一定压力承受力的孩子是不需要被过度照顾的。
过度照顾引发的副作用远远大于过度照顾本身带来的好处。因为如果把全家的幸福都都让一个本身就有很大的学习压力的高三学生来承载,那孩子的压力会多大?另外这些行为相当于把孩子的成绩当成了唯一成功的标志,如果孩子在这么大压力的情况下,如果考试失利,就会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或罪恶感,而变得无法承担后果。
其实,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更为有效。 如父母在日程工作中也会有困难的时候,压力巨大的时候。父母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战胜自己的面对的困难。即使有失败的时候,失利的时候,父母仍然能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一蹶不振失去生活斗志,反而能激发父母更大的热情去追求理想,这些才能真正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如何去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而不是为了父母生活,为了父母努力。在他长大离开父母时,就不会失去自我,导致空心病。 有一种情况值得去尝试,就是这个孩子是某个领域的天才,在其他领域可能无法自立。但也存在着以后父母面对的就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政府的特殊待遇,很难会进入社会,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得到普通人会有的幸福。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姜娜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我举两个例子,供大家来想想,陪伴孩子读三年高中到底值不值?
★在东莞,我见到一对老夫妻,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年龄60多岁以上,出来打工。听人说,这两位老人年青时很风光,在外开酒楼赚了许多钱,孩子交给家中老人带,在教育与关爱方面极为欠缺。
他孩子在高中时期,被社会上颇具居心的人步步为营,使他染上赌瘾,难以自拔,高中三年过去了,孩子一掷千金,终于在某一个夜晚输了个精光。
当高利贷手拿着几百万的欠条向他父母讨债时,他父母傻眼了,这孩子要不要呢?当然得要啊!孩子就这一个,不还钱的话就得剁手,看他可怜的样子,做父母的于心何忍呢?
夫妻俩把多年赚下来的积蓄填进去,最后还欠了80多万。老夫妻心头的那个后悔呀!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时光一去不回了,这时候想弥补也来不及了呀!可怜老夫妻60多岁还要出来打工为儿子还钱,又能打什么工呢?人老力弱,又无本钱,无法东山再起去创业了,无非是扫扫地,捡捡垃圾,体力活也干不了啦!
★有一老乡,听他谈起他儿子初中时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学生,那年中考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市里重点高中的孩子,他夫妻俩心存希望,高高兴兴地把他送去高中,自己专心在外打工赚钱。
半学期过去了,孩子说要手机,话用来查资料,他夫妻俩觉得孩子长大了也需要了,便给他一个手机。他们偶尔在电话里通通话,男孩不似女孩多嘴,打电话不那么频繁,他们也不以为意,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很懂事,相信自己的孩子很乖就没去多虑。
一晃高考来了,老师打电话来说,他儿子不参加考试。他们听了之后懵住了,怎么是这样呢?然后急忙赶回去,问过老师,再观察自己的儿子,才知道儿子已经陷入游戏当中,已陷得很深了,高中的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就算参加考试也无用了。
他儿子是乡里进城的学生,在穿着,气质,生活上与城里的孩子有点区别,他儿子在心里上有自卑心。重点高中云集很多优异的学生,他儿子开始以为高中同初中一样学就行了,有些不太在意,等到月考时没考好,发现自己居然与同学相差一大截,心里落差更大,身边又没人疏导,自己就想逃避,他把自己埋在游戏当中,在游戏当中能找到属于他的骄傲,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后来到社会上做事,也是无心工作,天天揣着手机玩游戏,他父亲后悔不已。
♥对于在外工作的父母来说,高中三年;回家陪读就得放下手中正在赚钱的工作,这份工作,保证着家庭的运转,日常的生活开销,孩子的教育费用,父母的养老资金;如果不回家陪读。每次家里的老师打来电话,投诉孩子恋爱啦!投诉孩子迷恋网络啦!
家里的老人说:"我们老啦!孩子大啦!我们管不了啦,你们自己管吧!"每当这时,身在外工作的父母们,心里为难,脑袋里会不停地想,我们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呀!我们的目地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所做的不都是为了孩子啊!
高中三年,孩子似懂非懂,思想初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没有一个人好好地引导他走入正轨,外面的诱惑太大,稍不注意就会走歪,网络、情爱的困惑、物质的贪念、毒品、赌博那一样染上都将使孩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到那时即使你自己创下千亿万家产,换不回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那也是白搭。
孩子到底要不要陪读?孰轻孰重难以去做决定。有人说孩子大了,不需要陪伴,丢掉事业不划算,可孩子学坏啦,难道就划算了吗?
大人真的选择陪读,当然要做高质量的陪读。 孩子读书回到家,如果整天看到你因无聊天天约人在家打麻将,难道这也叫陪读吗?这样不更让孩子,早点学坏吗?如果你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他身上,像个保姆一样守护他,让他觉得你为他牺牲太多,这只会让他感觉压力更大,大的透不过气来,这也是不可行的。
如果真希望孩子学好,大人可以在学校旁租间房子,你大可不必把整个心思放在他身上,你可以与他一起成长,你可以去附近找个钟点工做做,只要与孩子学习不冲突即可。如果家庭财务自由,也可以利用这时为自己冲冲电,去学点美食、料理、护理、养生方面的知识或参加一些健身、公益方面的活动,这些东西不仅让自己精、气、神,也为孩子做了榜样,让孩子知道人是需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我的观点你同意吗?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敬)
谢邀。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关注,因为它和高中生的成长关系密切,同时我也解答了很多家长这方面的疑惑。
首先,我整体上支持家长的陪读,从客观上来说,它的确有助于孩子搞好学习,考出好成绩。
比起陪读,我们更应该叫做陪伴,也就是要更多的从物质走向精神。当然物质方面也很重要,给孩子保证可口的饭菜、充分的营养;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高中学习必须的。要知道,就因为饮食不当,垃圾食品侵害,很多学生都有消化方面疾病,有些还很严重。
我所在学校2014年高考,一位女士在语文科考试中突发胃痉挛,导致考试中断,一个学霸的名校之路就此终结。让孩子吃好,有一个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这在客观上帮助了孩子的学习。
其次,陪伴能够解决孩子的很多问题,但也会形成一些矛盾。
高中生的自立意识非常高,总想着要挣脱父母的束缚,而陪读无形中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这会引发一些孩子的抵触心理。如果家长原本就和孩子关系紧张,而且似乎无法调和,最好不要陪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陪读由于要和孩子朝夕相处,也就对孩子有了更多的观察了解,可以很好的预防、化解孩子出现的问题,这可以说是陪读的一大好处。对于一些自制力差,一直都是在父母监督下学习的学生,陪读作用很大。尤其是在玩手机、沉迷手机游戏方面,陪读可以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网络游戏一旦沉迷,要摆脱难度极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依赖之前让孩子远离。
最后,家长要真心付出,别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
陪读确实不易,尤其是放下工作专当宝妈, 除了承受经济压力,还有生活的单调乏味。陪读时间长了后,宝妈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最常见又是最不应该的是——"动不动就给孩子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你要给我考个好成绩"。
陪读是心灵的陪伴,家长要在给予孩子物质和时间保障的同时,关爱孩子的思想情感,化解他们的压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陪读最大的意义。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将学与考的最优结合。更多原创学法类文章,欢迎在公众号 优学优考策略 中阅读。如有其他问题,微信找到 "优学优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为好友,有问必回。
今年高考,我班前5名的学生,有3个是在学校周围租房子住的,到校时间5分钟左右;还有2个家远一些的,都是每天父母接送,中午在学校午休。
我支持父母陪读,但是不建议父母放下自己的事情陪读!
一、有条件陪读就可以选择陪读。
很多人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陪读,成绩好的不用陪读。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陪读和成绩好坏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成绩好的同学,家长在营养,休息、学习、缓解心理压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高中的学习很紧张,加班加点很正常,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再有父母递来的牛奶、水果,对于孩子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成绩差的同学,父母跟在身边,也许对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是起码能了解孩子的动态,不至于变坏。
二、没有条件陪读不要强求。
其实,高中的父母,主要的角色是"后勤部长",主要负责一日三餐,所以没有必要放弃工作专职陪读。这样不仅帮不了孩子什么忙,反而会有意无意的增加孩子的压力,因为父母难免会说出"为了你我连工作都放弃了"之类的话。
另外,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也不要强求,这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三、陪读值不值得,因人而异!
有人用结果衡量,认为孩子考好了就值得;考不好,就不值得。所以,每年高考完,都有人庆幸有人后悔。
有人用金钱衡量,觉着花了钱就不值得,毕竟学区房的租金是很贵的,一般家庭承受不起。
也有人用感情衡量,只要能和孩子在一起,不管成绩如何,都值得!因为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如果在外地工作,甚至出了国,那么余生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都可以算出来了,所以,在孩子出去之前,和孩子在一起,就值得。
你是如何认识的?你会选择陪读吗?欢迎讨论!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值不值得要看家长自己!认为值得就义无返顾!如果是我!当然值阿!给他最多的陪伴,支持他鼓励他!无论结果怎么样!我是选择今年高三陪孩子的!一个字,值!在这里,在这最后八天的时间里祝我的孩子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孩子,妈妈祝福你!!!!
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来说从孩子出生开始,到幼儿园,再到小学,初中,高中这十八年的时间里耗费了爸爸妈妈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和物力,父母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期望能让孩子能够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孩子的学历,能力,受教育的水平能够满足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现实社会的需求,让孩子能够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那么家长是不是必须停职来陪读孩子的学习呢?这件事情需要理智和全面的分析:
第一点: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人停职,那么家庭的实际收入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高中三年孩子的补习班费也是一个很大的支出,同时孩子如果考上大学也需要每年一笔很大的开销,这一点不得不考虑在内。
第二点:要搞清楚停职陪读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父母停职陪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抓好孩子的学习,但是父母停职了去陪读孩子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够提高吗?孩子就一定会好好学习吗?事实证明:如果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意主动学习,即使父母陪读也不会有任何意义 ,反而会因为父母的陪读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过长,之间必然会产生频繁的冲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父母停职陪读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因为孩子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主要来自于学校,而并非来自于家庭,孩子进入高中下了晚自习回家以后基本上就是十点左右了,最多学一会到十二点左右就睡觉了,一目了然父母的陪读意义并不大。最多只能给孩子做一些比较可口的饭菜。
综上所述可见想要让孩子在高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父母停职陪读,而是孩子本人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期间在学校是否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学习!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很多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极不端正,很多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却依然我行我素,连最起码的做事情要分清主次的思维都没有,这些孩子搞不清学习才是主要的,玩是次要的,很多高中生沉迷于手机游戏之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还拒不接受爸心急如焚的爸爸妈妈的教育管理,一目了然一个高中生如果出现这样的学习态度,仅仅靠父母的停职陪读能够解决问题吗?显然做不到!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做到的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明白上高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好好学习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而不是非要停职陪读。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来让孩子明白高中必须要好好学习呢?以下就是我给高中学生进行深刻的谈话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好好看看 : 第一:孩子,辛苦十二年你要对自己有个交代
作为一名高中生辛苦十二年首先要对得起自己,要给自己一个圆满的交代,不能一无所有!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开始一定你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准确的奋斗目标,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你的目标远大,那么就向985,211冲刺,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最起码也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一定要考入一所普通二本大学的目标,绝不能同样辛苦十二年你的同学考上大学了,而你最后却没能达线!因此对于你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守住一道明确的底线! 在此我以山西省2017年高考人数和录取分数线为例,全国各省录取比例基本如此,建议阅读这篇文章的高中家长调出本省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来让孩子好好看看
2017山西省高考人数31.7万人,那么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有多少呢?每年录取人数比例左右相差不大,其中:文科录取分数线455分,录取人数22697人,理科分数线400分,录取人数79265人,合计:101962人,详细数据如下图所示: 2017山西省理科提档线
2017山西省文科提档线
结合上图一目了然,作为一名高中生当你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你想玩手机游戏的时候,你就去查一下本省历年录取人数和分数线,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守住最低的提档线!只有这样在高考的时候才能考入一所最普通的大学,才能给自己一个有结果的交代! 第二:孩子,辛苦十二年要对爸爸妈妈有个交代
孩子!身为高中生你即将成为成年人,所以你应该明白: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和全部的寄托,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整个家庭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和物力,其他的衣食住行费用姑且不算仅从小学到高中上补习班这一项就花费了高昂的补习班费,而这些钱都是父母早出晚归辛苦付出,省吃俭用的血汗钱!试想如果自己高考过后未能达线连一所最普通的二本大学都未能考上,可想而知面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父母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孩子!即使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你会发现每年都有很多高中生依然无动于衷不考虑后果!依然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肯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依然每天要与父母斗智斗勇钻空子玩手机游戏不好好学习,因此这个高考落榜悲剧每年在高考过后都会按时上演,只不过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已,因此多年来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悲剧,我在给初高中生上课的时候, 都会进行如下对话:
在此警告阅读这篇文章的高中生不要让上述后果出现在你的身上,出现在对你抱有无限期望的父母身上! 第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让失败出现在自己身上!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可以回头看看自己当年是如何面对中考又是如何进入高中的,当初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的初中生绝大多数都被中考挡在了高中的大门之外!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高中不引以为鉴不好好学习那么你同样会在高考的时候被挡在大学的大门之外!因此当你跨过中考这道关卡的时候早就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绝不能让淘汰出局这种严重的后果出现在自己身上! 因此多年来我谆谆告诫很多迟迟不肯下手进入学习状态的初高中生放弃眼前的手机游戏和贪图安逸的错误想法,抓住人生这段最为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力争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要深刻的知道,如果你迟迟不能下手进入学习状态,那么你已经被淘汰出局,肯定高考落榜!高考只不过是办一下高中毕业手续而已!因此要牢记:当下不学习,当下就危险,当下就淘汰!用这几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赶紧好好学习,备战高考,力争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最后寄语阅读这篇文章的高中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年又大一岁,距离高考又近一年,要有一个新的打算,如果你之前心思不在学习上要迷途知返不能执迷不悟!要从现在开始备战高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要从现在开始制定一所详细的大学目标,开始为之而奋斗!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新书推介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由于上传篇幅有限,只能上传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谢今日头条给我们交流的平台!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让您的孩子学业有成,赢在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