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辖9个区县市和5个管理区,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1万。
常德历史悠久,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常德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经叫临沅、鼎州、朗州、武陵,公元1117年北宋时期始名常德,1988年实行"地改市"。这里拥有世界最早的稻种,彭头山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碳化稻米,距今约9000年。这里拥有世界最早的水稻田,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这里拥有中国最早的古城址,城头山遗址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极丰富的古城址,以"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为题的城头山模型,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景。
常德人杰地灵,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刘海砍樵"的故事就发生在柳叶湖,说明了常德人的浪漫;"囊萤夜读"讲述的是常德人车胤发奋攻读的故事,说明了常德人的勤奋;"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孟姜女也来自于常德,说明了常德人的坚贞。屈原、宋玉、黄歇、刘禹锡、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志士在这里生活成长。近代以来,这里孕育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辛亥革命领袖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著名文学家丁玲、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等一批杰出人物。
常德物产丰富,是一个有资源的地方。常德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享有"洞庭鱼米之乡"的美誉,粮、棉、油、水果、生猪、鲜鱼产量居全省前列。常德是全国知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已发现各种矿产90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2种,膨润土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00%,金刚石砂矿占全省的95.5%,石膏、磷矿、石英砂居全省第1位,岩盐、芒硝矿居全省第二位。
常德风光秀美,是一个有品位的地方。常德好山好水好风光,被誉为"桃花源里的城市" 。全市有大小景点300多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7个。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是很多文人志士心中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柳叶湖是中国城市第一湖,水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3倍。常德还有"诗国长城"——常德诗墙,有海拔2098米的"湖南屋脊"——壶瓶山,有李自成兵败禅隐的地方——夹山寺。
近年来,常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5.5亿元,增长8%,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2006.9亿元,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6亿元,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532元、12758元,分别增长8.2%、8.6%。
"十三五"时期,常德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新常德新创业总要求,深入推进"一个中心"、"三个迈进"、"五个常德",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智慧健康美丽现代幸福新常德。"一个中心"是发展定位。就是立足常德位于湘西北、湘鄂省际交界、洞庭湖区与武陵山片区"结合部"的区位特点,从综合交通、产业集聚、商贸物流、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坚持不懈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三个迈进"是发展目标。就是拉长常德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城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一是建设现代交通体系,迈进"高铁时代"。告别常德没有高铁的历史,高速公路实现县域全覆盖,航空水运运输能力全面提升,形成现代立体交通格局。二是建成"双百城市",迈进"大城市时代"。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万的大城市;津澧融城逐步实现合并设市,建成市域副中心城市。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迈进"千亿产业时代"。烟草业、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业、现代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通过重点落实"三个迈进"的目标任务,带动实现前两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年巩固深化全面小康建设。"五个常德"是发展路径。就是坚持用"五个发展"的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智慧常德;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健康常德;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常德;坚持开放发展,建设现代常德;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常德。"十三五"时期,我们将举全市之力,集中办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建成长益常等三条高铁、建成沅澧快速干线、建成芙蓉王现代新城、建成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旅游目的地等关乎全局发展、惠及全市人民的"十件大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大力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切实把"十三五"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常德者,《道德经》"常"德也,厚德载物之地;东毗洞庭湖,西靠武陵山脉,中穿沅江,东西门户,战略要地,是谓"常"德,宋徽宗因军赐名,近代亦因常德会战闻名于世。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德人既有湘西土家的彪悍匪气,又有久通商贾的狡黠。勇敢而狡猾,但心地质朴,这大概是大多数优秀常德人的特色。又因其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数不尽的古今文人骚客点缀,常德人多有博古通今的文人政客,战国春申君,两晋陶渊明,近代宋教仁,所以很多常德人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湖南政界文娱界多有常德人活跃,也正因如此。
作为一个不太知名的城市,常德有些事实,可能会让你吃惊。1. 这个挨着武陵山脉,以武陵而闻名的地区,居然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米业,渔业,烟草业都极其发达。2. 偏居一隅,但是湖南数一数二干净漂亮的城市,全国位列前茅的卫生城市,而且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宜居。3. 人口众多,是的,官方统计600多万,实际人口可能近千万,想不到吧?4. 《桃花源记》所记载的桃花源,就在大常德。不过当年人烟稀少的武陵地区,秦人村,早就人口稠密了。
当然,更特别的是常德人的独特文化。不同于一般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常德人崇拜权力,崇拜财富,乃至强权。这是一个普通家庭,普通妇女也会对子女期望极高的地区。这里的父母会鼓励自己的独生子女为前程远走高飞,而非贪恋平常日子。常德人勤劳肯干,敢拼敢闯,不服输。常德人递给全国人民的名片,除了早已知名的芙蓉王香烟,还有越来越多的常德米粉,网络传播度极高的火卵星视频……
随着国家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需要,常德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密集的人口和资源,必将成为一座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耀眼的城市。
我是常德人,我爱牛肉粉,我爱油条,我爱穿眼粑粑,我爱我的家乡!
首先,做为一个正宗的河南南阳人来说对常德评论确实是个例外。我女儿的妈妈是常德市石门县夹山镇人(虽然我们现在分开了),记得那年去是我第一次去常德,好像是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那年),我在常德石门住过三个月,从九月份住到十一月份,那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当时我去的那个地方叫做秀坪洲浒溪,特产是无核柑橘,我在那儿经历了收稻谷,摘柑橘还有采油茶的整个过程。对于我这样一个平原长大的孩子来说充满了新鲜感,我确实挺喜欢那个地方的,可以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当然也充满了我爱的人的气息。
前些年被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 王群在职期间大力进行"三改四化"城市改造工程(本人有幸参与其中洞庭大道改造项目)高铁项目也在紧张的施工中 常德市虽然不如省会城市面积大 但是绿化跟城市建设绝对走在湖南省前列 大学毕业三年 一直在常德市工作 将来也打算安家在这里 常德市是一座宜居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
谢邀, 豆豆新奇生活,深圳大米粥,美少男大叔,都依次很好的回答了常德是怎样一城市,本人不在复制赘述,请见谅。谢谢小编。
常德是一个四季分明、环境优雅、投资兴业、居住到老的一个好城市!被国家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常德现在还有德国的风情小镇,一砖一瓦都是从德国进口过来修建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来到了常德就好像走出了国门……德国!欢迎大家来常德留下您一生美好的足迹
1、避难之所,才有了"桃源"
《桃花源记》中,渔人在桃花源所遇到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那是一批为了躲避秦末战乱的移民,常德在古代,也是北方躲避战乱的移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 常德滨湖公园位于常德市区中心地带,园内拥有铁经幢以及宋牌等一些名胜。铁经幢高142米,就建立在石幢座上。
无论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还是靖康之难,中国古代三次大规模的向南移民,常德附近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地。
这从当地的语言中可以寻觅出一些踪迹,在湘方言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湖南省,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却分布着一片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这是古代移民留下来的历史印记。
▲ 图中黄色为湘语区,绿色部分为西南官话区。
移民之所以大规模地停留在常德,一是因为常德处于沅江的冲积平原上,又处于洞庭湖的西侧,发展农业和渔业的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有鱼米之利,直到现在,常德所辖9个区县中有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二则是因为它处于南北来往、东西交流的交通要道上,无论是人口迁移,还是商业往来,都是必经之地。
▲ 常德丹洲乡沅水洪道湿地。
古代中国中部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从南阳、襄阳经荆州南下之后,下一站就是常德。
不仅如此,常德在东西向的交通中也有重要地位。首先,沿着沅江向西,可以直达贵州。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沅江在常德以下河段直到洞庭湖,是能够满足大船通航的,而常德以上河段由于进入山区,河流流速变快、河道变窄,只能换为小船甚至改行陆路。
▲ 洞庭湖,一个熟悉的名字,常德在它的西边。图/视觉中国
于是,常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水陆转运之地。正如顾祖禹所言,"常德不特荆湖之唇齿,即滇、黔之喉、嗌也欤"。
2
古时候的兵家必争地
这样一个"衢地",自然自古以来就兵家必争。
战国时期,整个洞庭湖流域尚且是"饭稻羹鱼,火耕水耨"的地广人稀之地,但是常德(当时称黔中)就已经成为秦楚相争的重要角斗场了。《史记·张仪列传》:"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
▲ 桃源县夷望溪镇。
这纵然是秦惠文王的一个计谋,但黔中的重要性已可见一斑,之后的秦昭王设计囚禁楚怀王,要求楚国割让黔中,仍然没有成功。直到秦始皇时期,司马错带领军队借道蜀地,才攻下黔中。秦国历经六代君主,终于拿下此地,正是因为"得知则伺楚于肘腋间",拿下了黔中,秦国就胜局已定。
西汉,汉高祖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据称是出自"止戈为武"、"高平为陵",如果说"陵"反映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那么"武"就透露出一份人文关怀。东汉时,因为武陵郡是汉人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于是荆州的治所被移到了这里。
▲ 常德太阳山。
三国时,武陵是蜀吴两国重点争夺的区域之一。赤壁之战后,刘备先一步占据了武陵等地,但十年之后关羽"大意失荆州",武陵郡也一并被东吴夺取。之后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刘备派遣主力部队沿长江东下,但同时也派遣了马良到武陵,成功争取到当地"五溪蛮"的支持。
到了近代,原先经过常德的南北向的交通要道让位于京汉、粤汉铁路,而常德仍然处于东西沟通的必由之地。
▲ 常德桃源县沙坪镇楠竹林。
1943年,日军集解10余万兵力,发动了常德会战。因为一旦占据常德,向东可监控长沙,向西可威胁重庆。国民党军队也认识到了保卫常德的重要意义,于是也派遣重兵守卫。
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常德很多街巷都成为双方胶着的战场,国民党军队虽然没能守住,但不久之后又失而复得,而且对于日军起到了极大的损耗。常德保卫战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因为这两场战争的形式都是以巷战为主,而且斯大林格勒背后就是莫斯科,常德背后就是重庆。两场战争,对于保卫首都、振兴士气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今天的常德米粉出名
如今的常德,在交通上的地位似乎丢失了古代的光鲜。南北向的动脉京广线、焦柳线都没有经过常德市,东西向的沪昆线也与常德擦肩而过。常德只有一条连接和京广线和焦柳线的联络铁路,去年,这条铁路刚刚通行动车组列车。比起洞庭湖另两头的长沙和岳阳,常德的光芒都被掩盖了。
但是,常德的经济发展在湖南省内并不落后。这个湖南省内的副中心城市,由于地处在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上,农业和工业都发达。它也是湘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
如今最为人熟知的常德,大概来自《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这两档湖南台常青的综艺节目。汪涵、何炅虽然不是常德人,但在节目中却没少常德方言。
▲ 图/源自网络
常德米粉也没少在《天天向上》中露面。
对于很多常德本地人来说,每个早晨都是从一晚香辣扑鼻的米粉开始的。"伏牛堂"让常德米粉名气覆盖了全国,它的创始人张天一让这正宗的常德味道在北京一举成名。"常德米粉制作技艺"也于早在2016年就入选了第四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米粉这种食物,似乎带有某种北方移民的记忆,因为它有着米的灵魂,却同时有面的身形。
确实也有民间说法证实米粉是古代北方移民将面食做法带入南方而形成的。对于常德来说,这种说法更加可信。
在明清时期,因为其重要的交通位置,有不少的回族和维族人迁移到这里,因此常德的米粉,就有了汉族浇头和回族浇头两大类。同治《武陵县志》也记载了清代云南马如龙率士卒调驻常德,将云南过桥米线的做法带到常德,促使常德米粉的形状转为细圆状的故事。
常德米粉可以说是一种移民创造和不断改变着的美食。
▲ 常德沅江丹洲河滩上,农民正在牧地上放羊。图/视觉中国
而且,随着"八纵八横"中国高速铁路短期规划的出台,呼南高铁和厦渝高铁开始动工建设,常德正位于两条铁路的交汇处。
奇妙的是,呼南高铁在湖北、湖南经过的南阳、襄阳、荆州、常德这些城市,正是千百年前那条南北通道所穿过的一串咽喉。
文丨昆玉河
编辑丨逸骁
图编丨鲸鱼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常德市林业局
常德是个港常德话全国都能听懂的地方,常德话据说叫"德语"。常德是鱼米之乡,湖南四条河有两条河在其境内,湖南最高的海拔在也常德的石门壶瓶山,桃花源柳叶湖美不胜收!好地方哦,一年四季景色秀丽分明,春天里杜鹃花开红满山坡,夏天稻花香蛙声满园,秋天柑橘黄灿灿挂满树丫,冬天白雪皑皑壮美田野山川河流,秒哉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