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奕迅的唱功?真的是殿堂级别的人物吗?
最强T1,绝对音准,B4之后高音过弱,声域四个八度+,创造听觉"包容感"。
陈奕迅的音域为B1-D6,具有四个八度+3大度,很惊人的声域广度。
陈奕迅称得上唱功殿堂级人物。他是中国流行音乐歌手(包括男女)之中,最好的中低音歌手,没有之一,《十年》具有音乐包容感的艺术表达。他的真声生理极限在B4,B4之后音高质量断崖式下滑(早期《浮夸》E5很惊艳,但次数有限。伤嗓后,如今已经唱不出当时的质量)。
B1-G4,陈奕迅具有绝对控制力。G4-B4,开始有些喉位移动,但质量也很好。这三个八度,陈奕迅具有男歌手的黄金声域。
B4以上,高音质量严重下滑。大部分以咽音和头声为主,伤嗓。在LIve时碰一下高音,音色或是浑浊羸弱或是喑哑撕裂。《浮夸》最高音E5,他已经有些唱不动了。
C5及以上,陈奕迅唱过以下几个音:C5、E5(头声)、F5(头声)、C6(头声)、D6(头声),其他音高是处于一个缺失状态。除了《浮夸》的E5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以和音形式进行演唱。
总体而言,能保持真声三个八度的有效状态,陈奕迅已经可以俯瞰其他绝大多数歌手,但是很可惜C5的音高不能保证质量。缺少C5真声,少了很多更具有爆发力的音乐表现。称得上最强T1阶段。
以下通过陈奕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音色、腔体共鸣、阶段性音域。1995,TVB新秀,模仿张学友;
1995年,陈奕迅参加新秀歌唱大赛,选择了一首名为《望月》的歌曲,并成功获得冠军。在这个阶段,陈奕迅很稚嫩,总体上属于全面模仿张学友的唱腔形式。
音色:八成张学友。与后期成熟音色有着巨大差异,总体上偏向带动胸腔肌肉和咽喉肌肉的挤压,模仿张学友的音色。不得不说,陈奕迅模仿得很像。但,这个阶段,音色很糟糕。模仿终究属于模仿。
这里简单提一嘴, 当年张学友也是通过这个比赛进入歌坛。而在1995年,正好是张学友炙手可热的阶段,广大听众也以张学友的音色作为听觉习惯。
唱腔:
1:下共鸣腔追求张学友的胸腔颤声,胸腔共鸣做得不错,腹腔一般,处于有带动的使用阶段,并未真的深入张学友的腹腔控制。但胸腔的保持,让陈奕迅具有职业歌手的基本腔体共鸣。
2:上共鸣腔:稀碎!张学友的上共鸣腔上颌窦是全开状态的,但是在这个阶段陈奕迅的上颌窦并未打开,又因为要维持模仿张学友的状态,导致分身乏术。所以在这次歌唱比赛之中,E4以上的音,陈奕迅都只是碰一下,音色喑哑,不觉被听觉审美。同时在高音区,发音点有所改变,导致喉位也在上下移动。咽喉部肌肉紧张。
为了模仿张学友,共鸣腔的破坏是很明显的。总体而言,陈奕迅1995年这个阶段的唱腔,还很稚嫩。中低音模仿度很强,但是高音区的问题,已经展示而出。
音域:展现天赋:绝对音准+中低音区无敌;
在比赛现场,陈奕迅开口第一句的中低音了,堪称CD。从这里开始,陈奕迅的中低音天赋就开始完美展示。一首歌好不好听,实际上最难唱的部分。不是旋律性爆炸的副歌,而是副歌之外的所有平淡铺垫。而这些铺垫之中,要数第一句最难唱。第一句代表着,歌手情感以及听觉共鸣。
但恰恰是这第一句,成为了陈奕迅展示的舞台。得益于中低音区腔体主要依赖胸声和腹腔,陈奕迅在中低音区是可以完美控制腹腔,加以包容感。以此脱颖而出,他的中低音区表达实在太好了。要音准有音准,要感情有感情。
这个阶段,陈奕迅凭借着中低音区优势,开始崭露头角。
2000年,K歌之王;
2000年,陈奕迅第一首能听的歌终于出来《K歌之王》。这一首歌确定他的二线地位。各大奖项基本上都提名了一次,但获奖很少了。我们以2000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现场的演唱《K歌之王》为例,皆是这个阶段的陈奕迅唱功。
音色:终于拥有了个人特色,不再模仿张学友了。陈奕迅的音色,偏向忧郁温和,若以对比乐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和他比较相似。
自然科学的发音,让陈奕迅处于了一个健康的状态。他的喉位正常,咽喉肌肉不再紧张。可以有较多的精力放在情感表达上。这个阶段是陈奕迅的急速提升期。
腔体:进步飞速,下共鸣腔腹腔控制加深,上共鸣腔上颌窦全开,蝶窦半开。
先说下共鸣腔:1995年的问题基本全部解决。腔体支撑点,从胸腔下移至腹腔。以胸腔作为声音质感点缀和控制横膈膜出气量,而力量感共鸣源头藏于最深处的腹腔(丹田)。达到下共鸣腔完美的初步状态,但还不够细腻。在2000年,陈奕迅的腔体共鸣,足以和张学友比肩。
上共鸣腔:真正的进步飞速;上颌窦全开。这一点的打开,因为这陈奕迅1995年的C4-E4问题彻底解决。他的腔体共鸣,在低音区,给与了部分沙哑立体感,得益于蝶窦。中音区表现得也不错。但是高音区,蝶窦立体感消失,鼻腔共鸣加大,听着有些闷声。这个阶段,还有提升。
音域:加入假音;
在《K歌之王》之中,最高音达到了G4。在陈奕迅的具体演唱之中,这两个G4都是以混音(假声)方式唱出。这一点无可厚非,混音的加入,得益于上颌窦的全开。同时增加了可听度。而在C4-F4之间,陈奕迅的真声开始足以表达,但是缺乏部分力量感。
这个假音的加入,让后续陈奕迅的中音区表达增加了很多韵味。得益于他的音区足够低,在C4阶段,他就可以做到混音完美质感。
总而言,《K歌之王》的出现,让陈奕迅走到了正确道路上,脱离的模仿张学友的影响。开始系统学习声乐,和打造自己的嗓音。
2002年,《明年今日》巅峰开始:听觉包容性;
2002年《明年今日》发布,2003年,国语版《十年》发布。这首歌,开始让陈奕迅正确意识到了自己的中低音区优势,不再在高音区G4-C5死磕,而是转而去开发自己的中低音区表达。这个方向,完美奠定了他的地位。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能代表作陈奕迅的作品,是慢歌情歌。譬如《十年》、《好久不见》、《单车》。
音色:这个阶段,和2000年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加稳定。稳定点存在于中音区的蝶窦开始,以《明年今日》为例,副歌的每一句最后一个音,都可以听到了,立体感的沙砾摩擦音十分明显。这一点,完美体现了音色特质。在音色本质上并没有提升,但是以腔体共鸣提供了音色表现力。
腔体:开始成熟。下共鸣腔更加娴熟,腹腔的运用开始吊打张学友,第一次出现拥抱感。上共鸣腔的运用,蝶窦开始更加自如一点。不仅在低音区,C4-G4阶段的表达,蝶窦也能参与进去,保持沙沙的立体感。在整体声线上,变得趋于完美。
具体讲一讲"拥抱感",这是陈奕迅个人的中低音艺术理解,也是为什么陈奕迅凭借中低音能迈入T0的原因所在——
中文音乐的颗粒性,英文是线性的。简单说,在邓丽君的年代,邓丽君强调字正腔圆的咬字,那时候起华语音乐就存在着单个字和音高的较量,主体呈现出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尴尬场景。如今张靓颖的低音区还是一个字一个字。
但是这种颗粒性在陈奕迅这里被完美打破。得益于陈奕迅以粤语为主,不像普通话这般归韵严重。粤语还是具有古汉语的阴阳上去入的五声,陈奕迅通过粤语达到了音乐本该处于的线性。
具体做法是:加大腹腔支撑,稳定喉位,加大上颌窦和蝶窦共鸣,确保声线清晰统一。在以声线作为上限,然后往下方控制气息的统一性,共鸣强弱控制在气息量统一的前提之下。这三重控制,最终达到气流包容感和听觉推动感。
这种巨大的气流包容感,得益于陈奕迅的气息稳定和完美的中音区嗓音。这是具有艺术性的声乐理解。
比《K歌之王》进步的点是在于,不再刻意寻求假音音高,而是将假音回归了点缀的作用,保持情感体现为主。这里的核心点,主要是陈奕迅的音乐审美,提升了很大一步。
假音也好、混音也好,如果不能保持高质量(国家队谭晶的水准),实际上在情感表达上不是一个加分项,而是一个减分项。
《浮夸》:次数有限的辉煌;唱一次嘶吼E5,倒一次嗓。
这首歌,CD版很是震撼。不论是C5还是最高音E5,都极为具有爆发力。但是,这真的是具有次数的。陈奕迅的每一次Live都不能达到录音棚质量,甚至于远远不如,大量使用转音降调。录音棚的E5,利用的是混音嘶吼,爆发力爆炸,听觉体验拉满,就两字:伤嗓。
我们以比较有名的2014陈奕迅在韩国MAMA演出为例,来进行探讨,这个阶段陈奕迅的进步空间已经不大,整体趋于平静。
音色:保持巅峰,但是厚度下降,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声带腔体的肌体能力在下降,倒嗓程度偏低。
腔体:略微下降,仍处于巅峰状态,主要集中在上共鸣腔的共鸣厚度下降!正常生理反应,倒嗓程度偏低。上颌窦和声带肌肉支撑不足,
主要问题在于《浮夸》的火爆,让陈奕迅不得不长期唱嘶吼式的E5高音,但凡说利用头声E5演唱,就不会出现不断下滑。
但是头声演唱,无法做到在流行演唱之中的无缝连接,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听觉间隔。所以陈奕迅也很苦恼。指得追求现场演唱,依旧按照录音棚的嘶吼式,属于混音方式,摇滚很多利用这种。但是对于天生优势在中低音区而言的陈奕迅,这显然是极为伤嗓。基本上,唱一次,倒一次嗓。2020年慈善演唱:G4真声,B4开始断崖式质量下滑;
2020年,陈奕迅举行线上慈善演唱会。这个阶段,倒嗓已经有些影响到他的整体腔体。
我们简单论述一下,这场演出的最高音是头声尖叫F5,真声最高音B4,质量最好的真声在G4.
音色:整体巅峰,但是响度减小,厚度再度减少。主要体现在中高音区的质感,相比于2003年的《十年》具有阶段性下降。
腔体:下滑。咽喉肌肉、声带、和上颌窦开始进一步下降。开始将咽喉肌肉能力下降至胸腔完成。总体共鸣,中低音区依旧堪称完美,C4-G4越高越弱。头声加大,不敢轻易嘶吼。
音域:C2-C4,大量出现。基本上每一个首歌的大量A、B段,都是C2-C3中起,浮夸唱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意识避免C4以上的密集出现。
最后,珍惜这位歌手吧,他的唱功真的是能够代表整个华语乐团2000-2010年这十年的歌手。
听没听懂,点个赞吧
是,T1(第一梯队),完美语感,中低音王者。高音断腿,漏气隐患、倒嗓。
陈奕迅的出现,代表了华语最好听的中低音区流行音乐,不论是《富士山下》、《十年》、《好久不见》都是这个音域的极品天花板。在C3-F4阶段的音域之中,陈奕迅可以说一句:没一个能打的。
在中低音域之中,陈奕迅的绝对优势建立在以下四点:1:完美语感;2:完美气息支撑;3:声带半漏气+部分边缘化的包容感气息;4:发音点上挂的颗粒声线;第三点是核心。
陈奕迅的缺点也很明显,高音能力不足。但我个人认为,他的低音天赋足以弥补高音不足。如今唱功受制于作曲质量下滑和市场风向转变为演唱会,导致部分倒嗓,在唱功上已经略显疲态;
2006年后,音乐市场开始逼迫陈奕迅进军C5以上的高音区域,为了确保拥有飙高音的演唱会能力,大量出现了C5以上的高音副歌歌曲。而陈奕迅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中音,乃至于他的低音天赋说一句男低音也不是不行。C5以上歌曲代表是《浮夸》,最高音是最后的嘶吼E5。
结果很明显,CD录制之中《浮夸》可以靠着年轻硬顶上去,但是随后的无数次LIVE没有一次E5,在声乐性上是质量合格的。
2010年-2020年,陈奕迅的声带状态急速下滑,算作已经经过一次倒嗓,如今不再轻易触碰G4以上的音区。触碰也大多是咽音形式的练习音高,无法维持。
但是因为如今唱片时代终结,数字唱片并不能维持歌手的商业竞争力。所以演唱会成为了歌手主要的收益来源。那说到了演唱会,不可避免地需要飙高音的能力。大众就是吃这一套。于是,陈奕迅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音乐质量下滑->开演唱会吸金->不可避免飙高音->受制于能力,声带损伤加重->演唱会效果不好->收益不足,无法找寻足够优秀的音乐制作团队->音乐质量下滑。
声带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开始变得退化。这是极为可惜的事情。
以下简单以音色、音域、腔体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陈奕迅的唱功:
1:音色;完美中音音色,漏气提供拥抱感听觉;
陈奕迅音色:明亮度拉满(发音点上挂击中)、中音声带厚度拉满。声带底色为温暖型,腔体影响为成熟圆润感。
从影响音色的两个角度上分析陈奕迅,是挑不出任何声乐毛病的:
声带构造:声带厚度足够,给与了部分低音的展示空间。但是却不沉浸于类似美声的厚度,而是以流行音乐的发音点上挂和胸声点缀给与明亮度和质感;
腔体影响:最大的影响是半漏气的闭合状态、中音域假音的气息充沛感。
如果仔细听过陈奕迅的《绿卡》Live,会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感受:这个人的嗓音怎么有一种魔力,好似一个自带低音、混音、高音的立体综合音轨,感觉和别的职业歌手不一样!那么轻松、那么自然、又那么好听。
陈奕迅在中低音域的音色打磨,堪称一绝。因为走的是一个野路子:主动漏气;
在声乐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声带闭合;指的是,在一切美声演唱之中,必须确保声带处于闭合状态,闭合程度确保了声带压缩时对于声带的损伤程度。如果闭合不够,会造成具备声带拉扯,容易出现高喉位。
声带闭合的概念是出自美声,美声之中对于声带的要求很多,因为为了方便男高音和女高音的高音科学发声。但是对于流行音乐而言,声带闭合的要求并没有那么大,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真假声唱功概念,之中的假声就是大部分都运用到了主动避免声带闭合过紧,提供的柔性听觉。
声带闭合在流行声乐之中一样十分重要,因为他是肺活量杀手。一旦漏气,你有着再多的肺活量都会一溜烟消失。唱歌气息不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声带闭合的程度不够。
不同上世纪的真假声概念,新世纪的最新型声乐概念,将漏气的科学方式给出:声带边缘化;
声带边缘化是完美解决了声带闭合状态下的柔美气声声线,十分护嗓;
所以,对于职业歌手而言,漏气基本上他们是不会出现的,他们可以通过声带边缘化来达到漏气的气声效果。因为这是一个低级错误,任何一个声乐老师都不允许学员出现漏气这种低级错误。
但是恰恰相反,陈奕迅利用了这一点漏气,成就了自身的特殊性声线——包容性。我个人觉得十分惊艳。因为这是属于华语音乐的唱法。不属于西方声乐系统,同时避免了声乐同质化。
漏气,提供的气流量,是任何声带边缘化都无法提供。为什么陈奕迅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听觉拥抱感?独他一份?
因为:声带半漏气;
漏气的参与,是陈奕迅中低音域冠绝其他人的核心能力。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恐怖的事情,因为漏气的多寡十分难以控制,稍一不注意就会车祸。但是显然陈奕迅是具有控制的实力,也有着自己的发声系统。
但是从近期的LIVE表现,他的漏气越来越严重。受到了很多声乐专业学生的抨击。
因为这的确很Low,很不光彩,声带闭合是基础。一个合格的职业歌手,即使知道自身的腔体问题,也应该及时反应做出弥补。但是显然没有足够分量的声乐老师,能劝得动陈奕迅做出改变。
2016年的福州演唱,比如近期的线上演唱会都有着频繁漏气的情况。
成也漏气、败也漏气。2:音域;高音断腿,但是又不得不飙高音;导致倒嗓;
陈奕迅理论音域:D1-F#4-A4-E5-D6;对应:喉位下沉、真声F4,换声点G4,A4进入E5混音,E5至D6稀碎头声;
陈奕迅质量音域:C3-F#4-G#4;
陈奕迅的理论音域极为恐怖,他的喉头下沉极限音来到了D1,但是没什么实际意义。
陈奕迅的质量极限歌曲是《淘汰》的A4,但是A4的质量不是很高,有着急促感和点触。所以我个人认为陈奕迅的质量音域是G#4的部分强混。
从质量音域上来讲,陈奕迅实际上是不具备优势的。C3-G#4,不过一个半八度,即使G2-C3的半八度可以给与陈奕迅不错的低音效果,但是C3以下的歌曲实际上大众普及度极低。超出了适中的音域范畴。
在C3-G#4之中,总体上C3-F4阶段,没有人比陈奕迅唱得更好。中低音域的细节,天生的语感、独具匠心的漏气唱法,都给与了陈奕迅无与伦比的统治力。
去想一想,为什么《十年》、《好久不见》、《富士山下》这么好听,而且无法有任何一个歌手替代,就能明白陈奕迅在C3-F4的统治力了。同时陈奕迅是男歌手之中少数能和王菲搭配的强者。
但是,即使陈奕迅再强,这个音域实际上距离T1级别职业歌手还是有着部分差距。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HK乐坛的问题,从HK粤语市场发展以来。除了林子祥之外,HK乐坛99%的歌手的音域都是集中于C3-F4,包括但不限于: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国荣、谭咏麟等等。
整个粤语音乐市场,就是依附于C3-F4而建立的。
C3-F4是具有着完美的普及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后,十年之内依附于这个音域的四大天王崛起。
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对于这个音域感到审美疲劳。一个叫王杰、一个叫张雨生两个小男孩开始崛起,让华语音乐市场感受到了C5,high C的听觉魅力。
时间进入新世纪后,华语乐团女歌手黄绮珊以完美的质量咬字的G5高音,标志了全新的音域音域审美时代:五组高音的魅力。
这一步,是华语乐团追赶欧美的进步路程之中的必然一步。
但是HK乐坛仿佛还沉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缺乏高音相关的基础教育和声乐指导。直到邓紫棋的出现,部分终结这种局限。
3:腔体;
陈奕迅的腔体没什么可说的,三句话概括:
1:完美的腹腔;
2:中庸的胸腔和头声;
3:有利有弊的咽喉声带;
第一点,完美的腹腔。一个能违背基本声乐的声带闭合创造出完美的中低音拥抱感听觉的人,你无法想象他的腹腔有多强。但是再强的腹腔,也顶不住漏气的声带习惯;
第二点:胸腔除了点缀胸声之外,还有着辅助甲杓肌、环甲肌为声带压缩、喉位对抗的必要。但是显然陈奕迅做得乏善可陈;B4之后的音高,基本是车祸现场。
第三点:漏气。声乐是建立在声带闭合的基础上,而然陈奕迅打破了这个地基。他曾经有多风光,未来就有多职责。因为漏气实在是问题太大。
喜欢Eason的粉丝,可以去各种渠道找他留言说:
E神,你漏气很严重,声带闭合程度较低,听得难受,喘气声一年大于一年。不解决漏气问题,再强的腹腔能力也无用。
漏气很好解决,找任何一个声乐毕业的老师,说要进行声带闭合的专项练习,坚持一个月,温习是三个月,就可以解决。另外,不要唱A4以上的高音,如果可以G4也不唱。你的嗓子,已进入全面倒嗓期。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香港最棒的男歌手,技巧非常好,而且音乐性好。真正唱的好的歌手不是让你在意他的唱功,而是会用音乐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
陈奕迅作为华语乐坛实力派歌手,唱功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陈奕迅作为一位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修得过八级声乐证书、深谙当代欧美通俗唱法精髓。
陈奕迅其实是一名男高音歌手,其高音能在持续咬字的状态下保持优秀的音色,势力不亚于孙楠等高音歌手。陈奕迅不仅能够持久地保持低喉位,而且他的混声并不像传统的男高音那样雄浑圆润,转而追求一种清晰锐利的音色和指哪打哪的从容。陈奕迅音域很宽,他的中音和低音做到了了胸、鼻、头三个声区音色近乎极致的统一。
陈奕迅唱功最大的特点还有就是"走心",灵魂歌手的头衔,也正因为如此,这也是广大歌迷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一个能唱到你内心深处的歌手――陈奕迅
我是流行音乐专业毕业的,至于是学渣学霸不多阐述。
关于鉴赏能力,这东西只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大数法则罢了,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辨别能力,就好像有人喜欢榴莲有人不待见一样。此处可能会招惹喷子,但不用操之过急,等下再喷。
我个人喜欢潘玮柏 周杰伦 王力宏 陶喆 陈奕迅 张学友 李宗盛…
注意以上顺序,是我长大后思想变化的过程而改变的。当然,不是无脑热捧,肯定是因为某几首歌或风格而喜欢的。
再回来讲因我的专业和风格,个人喜欢Pop R&B Jazz blues funk 等,自然喜欢的歌手风格也会在这个框架内,我不可能会喜欢民歌 美声,但我不会质疑廖昌永 甚至 帕瓦罗蒂的地位和身份,基本的尊重,相信有一篇韩寒的文章很多人看过,名字类似于"你对于不了解的力量一无所知",所以不用喷"非友军",只是你不喜欢罢了,或者因为你的鉴赏能力或事你的喜好或事年龄。
——————废话完事儿—————-
陈奕迅在我个人看来,唱功无容置疑。
基础角度(这里就不要说什么音准 节奏这种傻逼要求了),音色独特,没人分不清他的声音(除音盲)。另,跨多音区的转换和方法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也不是练的多就能有,唱歌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悟性,很抽象。
深层角度,情感上的把控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演唱时能想象到,如《好久不见》这种好像不难的歌曲,作为一个男次高,在这样低的音域里不只是唱出来还要顾及音色和稳定性,还要将装作不卑不亢的情绪表达出来,难度是绝对的(对于绝大多数人群)。
更深层角度,相信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歌曲分两种,一种流量歌曲,一种炫技歌曲,但E神的歌曲恰恰是第三种,因为能够打入人心,让你一次次难受的时候情不自禁拿出来听,这比传销的能力要强得多,但不得不承认,会这么做的人不会超过大于45岁,更不会小于18岁,为什么?他和我们都是这个高压时代的产物。
最后,说说个人感受。陈奕迅无容置疑是殿堂级,暂无人能代替。另外我喜欢好听的歌,不会因为是某个人唱的,而且这首歌的风格 演唱难度 内在情感及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某个阶段很反感"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其实陈奕迅唱功怎么样,我一点都不在乎,就算跑调走音又如何?我听的是感觉,我就喜欢陈奕迅。就好像K歌软件里的,你全部SSS又如何,代表你唱歌好吗?有时我更喜欢A评价的歌曲。陈奕迅是我听过所有歌手里,个人觉得情感和歌词意境配合最好的人,没有之一。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是99年的<幸福摩天轮>。当时喜欢的是张学友,张国荣,谭校长,陈慧娴,梅艳芳,陈百强,王杰这些歌手。所以当时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我是很反感的,觉得很难听,但我舍友天天放这CD,也没办法。后来又陆续听了<K歌之王>,<shall we talk><人来人往><单车><明年今日>等。慢慢自己开始喜欢了,就开始认真听,然后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从02年开始到12年期间,陈奕迅所有的专辑我都买了。我个人对乐理一点不通,所以陈奕迅唱功好不好我没资格评论,至于什么高低声,除了让我说声‘我操’外,没任何感情触动。但在我98年到16年用CD听歌生涯中,觉得情感和歌词音乐契合度最高的,非陈奕迅莫属。在评论里,还看到些搞笑的说法,说陈奕迅是靠<十年>,甚至说是因为<爱情转移>才出名的。能不能再搞笑点?陈奕迅的国语歌和粤语歌完全两个水准好不?<明年今日>烂大街了都还没有<十年>呢,<k歌之王>国语版能和粤语版比吗?<浮夸>国语版和粤语版要表达的完全二种感情好不?不过说实话,陈奕迅的歌我从来不觉得好听,甚至觉得难听,曲调不悦耳,歌词拗口,但当你半夜用心去听过之一次后,你就会忍不住想去听。就像香烟一样,第一次抽的人觉得又辣又呛又头晕,但上瘾后每天不抽二口就不习惯。
生在陈奕迅那个年代的歌迷肯定说他是最棒的,但如果你经历了80,90,o0,10年代并是个发烧友,听歌无数的话!哪你可能就觉得陈奕迅的唱功不值一提了。论嗓音,他的中音不及黎明和庄学忠李茂山,没有他们的干净透彻,宽厚。论唱功,他翻唱的浮夸月半小夜曲,跟原唱林志炫和陈慧娴李克勤相差太远!之所以他会红,是因为他出道时,乐坛是个空档期,没有人跟他竞争。
陈奕迅唱功算不算殿堂级的,这个见仁见智。
我本人认为他的唱功同什么腾格尔、呼斯楞这些人物还是不能比的,有人说他稳。再稳稳不过这些人吧!
但是他的歌,我基本上不认为有谁翻唱能超越他的版本。仿佛他的歌就是用他的声音定义的。他的高音没什么特别不出,但低音、中音部分很出彩,直白而走心,是一种少有的具备穿透力的温柔。
他的歌KTV点唱率很高,但真正能把他的歌唱好的很少,歌坛也很少有大牌去翻唱他的歌。蒙面歌手里李克勤唱过他的(富士山下),对音乐有点理解的人立马就能区分两者高下,并不是说李克勤唱功没他高。我认为李克勤唱功不比他差。但是就(富士山下)这首歌而言没有陈奕迅诠释得好。
张国荣的最冷一天,陈奕迅唱出来也完全有他自己的风格,这可能就是很多人认可陈奕迅的原因吧!
陈奕迅唱歌主要是感情运用的非常好。就是说唱歌很专注很用情,能让人感受到他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抒发。你要是说他什么唱功殿堂级的,这倒真不至于。单说唱功来讲的话,我个人认为港台歌手当中,唱功最好的是林志炫。陈奕迅的唱功在林志炫面前简直就是渣渣。
唱歌中上而已,一直没觉得他多厉害。表喷我
南禅寺和佛光寺,不能说毫无关联,只能说同归殊途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地上文物看山西。在山西境内的名胜古迹实在是不少,例如唐代木构建筑三座半中完整的三座忻州五台南禅寺佛光寺和运城芮城广仁王庙。五台山两座唐构寺庙位置图这一次,小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失落文明奇迹亚洲,曾被译作亚细亚洲,面积约4458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其陆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成,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只有一些大陆架和岛屿。亚洲东临太平洋,东
西厢掠影作者中国人(一)秋日游记闲日度假细品茶,风峦叠翠有人家。西厢沟壑逐漂流,东岸悬崖挂丹霞。(二)独栋植被葱葱藏独栋,烟雨茫茫罩山峰。此景缭倒活神仙,别墅奇特与不同。(三)风雨烧全羊露
环游冰岛别名烟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为什么叫烟城呢?申明一点,那里的空气可是好得一塌糊涂,哪来的烟啊?原来,雷克雅未克遍布温泉,时常有水蒸气蒸腾漂浮,当初第一批登岛的维京人看到后以为是烟尘,此后以讹传讹,就称其为冒烟
厦门同安滩涂上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厦门同安新城的滨海旅游浪漫线再次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沿着彩虹慢行道,蓝天碧海连片红树林绿意盎然的公园草地相映成趣,市民或奔跑运动,或踏浪亲水,或露营休闲,
见摄自贸港丨在海南岛的西方,有座东方鱼鳞洲在海南岛西边的东方市八所镇,有座景色秀丽的鱼鳞洲。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四十年,鱼鳞洲就被列为海南风景名胜之一。鱼鳞洲面临波涛翻滚的大海,奇峰林立,岩石多姿,绿草灌木铺地,长年山花烂
打卡四大场馆,感受海洋文化丨寻找城市新地标防城港篇海螺造型的博物馆贝壳造型的文化艺术中心海带造型的科技馆和图书馆,扇贝造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说起防城港市的新地标,不得不提四大场馆。它们是防城港市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位
广东珠海有轨电车收入引发关注根据网上消息,珠海市有轨电车持续亏损,将有可能在未来进行拆除。陪伴了珠海人20个春秋的电车也终将消逝在珠海一代人的记忆中。还记得珠海有轨电车刚建成时,热闹非凡,许多媒体争相报道,许
台北时装周引群嘲,各色穿搭群魔乱舞,网友刘老根大舞台昨日台北时装周THESHOW时尚大秀在台北正式举行,众多台湾明星云集,热闹非凡。不光各路明星大咖纷纷到场,台湾媒体也是闻风出动,争取拍摄到第一手的红毯照片。不仅台湾本地的媒体均已到
英睿达DDR54800内存评测16GB套装仅499,交个朋友?AMD新一代AM5平台正式发布,不再支持DDR4,全面支持DDR5内存。而Intel13代酷睿也提供更好的DDR5内存支持,可以预计未来桌面平台将是DDR5内存唱主角。我们知道DD
打造家庭巨幕影院!国产85英寸电视,到手价已降至新低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生活娱乐休闲的要求普遍提高,所以客厅的观影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所以很多人都打算通过购买巨屏电视,把客厅打造成家庭巨幕影院。数据显示,国内彩电市场从大屏走向超大屏已成
第五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闭幕。白浪设计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
(经济)银保监会拟修订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李延霞)中国银保监会11日对外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银保监会表示,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提升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
我的复盘笔记妖股论证法该股票上期提到过,趋势判断法没涨停涨不停,计划当OBV极速拉升形成M字形止损,但是尾盘出现分钟阳柱没减仓处理,(感性分析判断出错,耽误计划),但是今天执行了下探18。10破位减仓计
从最贵中期选举看美式民主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美国中期选举于8日举行,选情胶着,烧钱凶猛。据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无党派机构公开的秘密网站统计,2022年联邦以及州一级选举累计花费预计超过167亿美元,成为
双11透视丨线上促销趋于常态化,零食大战偃旗息鼓中国商报(记者周子荑文图)与往年的火力全开不同,今年的双11,零食巨头放慢了脚步。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双11零食大战偃旗息鼓是因为随着线上红利的衰减,零食巨头不再像往年那样大力投放,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今日11月11日,9295号汽油预计下调10元吨国内油价今日是新一轮油价调整的第4个工作日,目前预计下调油价10元吨,相比昨日预计涨幅减少25元吨,仍未超过下调红线,油价继续呈搁浅状态。好消息,油价成功反转,开跌了好消息,虽然本
与汉口银行争老大的湖北银行,冲刺IPO也不忘追债恒大湖北银行第一股花落谁家?作者刘钦文编辑丨武丽娟来源野马财经随着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的盛行,如今现金已经不多见,大额消费时需刷卡的操作也被简便化,但银行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存在。除了工农
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进博会连续举办五年来,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增强各
区县动态四川大竹经济开发区扎实开展统战工作一强化政治引领大竹经开区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统战工作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在首位,推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迎来首个公众日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郭淼陈惠婷朱东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1日是第十四届中国航展的首个公众日,适逢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纪念日,空军飞行表演队
魔兽世界10。0版欧恩哈拉获取方法魔兽世界10。0版本有多个宠物坐骑能够获取,其中欧恩哈拉该怎么获得呢,想要了解的玩家请看下面魔兽世界10。0版欧恩哈拉获取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这是一个特殊的坐骑,它的使用方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