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非常乐意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无论买中国银行还是买农业银行股票,500万资金按现价都可以买入152万股左右,按买中国银行分红0.197元/股计算,可分299391元。如果买入农业银行,按分红0.185元/股计算,可分281154元。每年28万到30万左右的红利收入,对于普通家庭,生活绝对没问题了。 而这仅仅是红利而已!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目前市盈率在五倍左右,市净率分别在0.5~0.6之间,属于全球银行业中价值最为低估的三家大型银行之二(另一家是交通银行,但体量远远小于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随着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大型银行作为百业之母 经济血液 大国重器 ,一定会支持并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其资产质量也会越来越得到提升,其极度低估到无耻的股价也会被价值扭曲的市场逐步认知并得到修复。市场普遍担心的房价高企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拖累其实是多余的,大型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整个贷款总量的比重不足三成,而其中绝大多数还是非常优质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坏账率几乎为零,是各家银行争抢的最优质资产端产品!而大型国有银行的坏账拨备覆盖率普遍在百分之二百左右,贷款拨备率在百分之三以上,农业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更是接近百分之二百四,已经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波动带给银行的坏账损失!至于体量巨大,流通盘较大不宜市场炒作则完全是误解,四大行九成以上筹码集中在CZB和汇金公司等等大型机构手中,是坚定的长期持有者,这些机构绝无减持套现意愿或可能,也更不会把金子般的现金奶牛轻易放弃 推向市场,四大行市场上真正的流通市值每家也就600亿左右,甚至还不如一个中小创科创板普通股票大! 大型银行长期年分红率普遍在百分之五以上,是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三倍左右,更高过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理短期财产品利率百分之四十以上,是风险极低 收益较高的极佳投资标的。实践证明,投资四大行股票已经长期跑赢指数并战胜市场上九成以上的中小投资人。随着互联网平台高息产品的强制下架,P2P的清零,金融乱像的强力整治,银行业重归并将长期保持金融业核心地位,其长期盈利 优厚分红 渐进式成长能力是有充分保障的,工农中建交邮等等大型银行业公司具备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实力,是值得价值投资人长期拥有的最优质标的之一! 一个依靠股市投资三十年已经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的老股民的认知与忠告,希望对您的投资有所帮助。祝投资顺利 收获圆满。谢谢! 身为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500万元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股票,靠分红不但能生活,而且还能够生活的很不错。 你每天只需要在家里躺赢,一切生活开销,都是银行替你打工解决。 中国银行今天的股价是3.04元,500万可以买164.47万股。2020年,中国银行派发红利是10派1.815元。我们可以得到红利是29.85万,扣除10%的税率,剩下26.87万元。 农业银行今天的股价是2.99元,500万可以买167.22万股。2020年,农业银行派发红利10派1.97元。我们可以得到红利是,32.94万。扣除10%的税率后,我们剩下29.65万元。 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股利分别是26.87万元和29.65万元,这么多的钱够我们生活所需了吗?26.87万,或29.65万,可以让我们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假设500万,一半买中国银行股,一半买农业银行股,那一年的分红就是28.26万元。那凭借这个分红收入,我们能过去什么样的生活呢? 1 . 一线城市 1年收入28.26万元,平均到每个月就是23550元。生活在一线城市里,都是绰绰有余了。 如果只是一个人生活,那一个月两万多的生活费,可以让你生活的很潇洒了。如果是一家三口,那也可以完全满足正常的开销。 虽然生活算不上锦衣玉食,但是衣食无忧还是没有问题的。 2 . 二三线城市里 像我工作的城市武汉,算是二线城市里比较大的了,平均工资一个月才四五千。如果你一个月有23550块钱的生活费,那日子过的绝对很滋润。 基本上你每天都可以在家躺赢了,根本就不需要出去工作。 就算是一家三口,也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水准了。 3 . 七八线小县城或者农村 如果是一个人生活在小县城里,一个月23550块钱的生活费,你基本上可以做到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了。 像我老家的小县城,平均工资才一两千。普通人一个月生活费,要不了一千块钱。一个月两万多,只要铺张浪费,绝对是花不完的。 莫说一个人,就是一家三口,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500万买银行股,我们得到的除了收益外,还有什么? 1 . 中国银行股价的变化 中国银行的股价,在2014年的时候,价格最低,只有1.61元每股。到了现在,股价是3.04元每股。 七年的时间,中国银行的股票价值,实际总共增长了: (3.04-1.61)÷1.61=88.82% 就是说,如果我们2014年买了中国银行股,到现在为止,这七年的时间里,我们除了拿了本金500万的35%的收益外,我们的本金还增长了88.82%。 这七年的时间里,银行的股票分红,我们总共拿到了大约175万。同时,我们手里的股票价值,从500万增加到了944万。 这就相当于七年的时间,我们的本金翻了一倍还要多,实际上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0%以上。 2 . 农业银行股价的变化 农业银行的股价,已经连续五年的时间没有增长了,而银行仍然每年按照5.0%左右的利息派红。 有很多人会说,你这每年是拿了分红,但是股价没有上涨,万一股价下跌了,你的市值少了,根本就没有赚到钱。 这个说法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银行股价的市值是有涨有跌的,如果只看短期的收益,那你根本就不适合买银行股,只适合投机。 其次,买银行股看的是长期的收益。我手中握有500万人民币的农业银行股,不管农业银行的股价如何,我每年都是稳定可以拿到5.0%左右的分红,每年都可以拿到25万左右的收益。这个收益是和股票的价格,没有任何关系的。 哪怕过了十几二十年后,农业银行的股票仍然是零增长,我们手里的股票,卖出仍然是500万。 就算短时间里出现亏损,也没有关系,从长远来看,银行股肯定是会增长的。买银行股,收益稳定,非常适合普通的投资者 现在大型国有银行,基本上每年的分红,利率都在5.0%左右,相比较现在银行存钱的利息,高出了一大截。 现在国有银行,定期一年的利率2.1%,定期两年的利率是2.6%,定期三年的利率是3.25%。 最新一期三年期国债,利率3.4%。五年期国债,利率3.57%。大额存单,地方性商业银行,也不会超过4.0%。 而像银行发行的稳健型理财,现在收益也是在4.5%左右,而且理财还伴随着风险。 基金,如果能买到一款优质的基金,收益是可以超过5.0%。但是基金出现快本的概率也很大,普通人根本就没有经验。 至于股票,风险太大。行情好的时候,500万一天可以赚50万。同样的,行情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可以亏50万。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个风险承受能力。 500万买银行股,每年的分红就足够全家生活所需了。同时,银行做为国之重器,股价必然也会慢慢的增长,我们在享受分红的同时,本金也在不断的增长。 500万元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股票,靠分红能够生活了。 为了便于计算,按照2021年1月4日收盘价格作为计算依据。 500万元买入中国银行,按照1月4日收盘价格3.13元计算,可以买入1597000股,2020年派发红利10派1.851元,可以派发红利295604元,按照税法规定,持股1个月以上到一年以内,缴纳所得税10%,实际收到红利266044元。 500万元买入农业银行,按照1月4日收盘价格3.17元计算,可以买入1577000股,2020年派发红利10派1.97元,可以派发红利306866元,按照税法规定,持股1个月以上到一年以内,缴纳所得税10%,实际收到红利276180元。 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股利分别是26.6万元和27.60万元,足够普家庭1年生活费用了。 截止到5.27日收盘,农业银行股价3.31元,涨幅4.4%,中国银行股价3.31元,涨幅5.75%,虽然大盘银行股股性不活跃,但是一年还是有一定涨幅,如果长期持有,并波段操作,一年分红及股价上涨收益,预计能达到8%左右。 500万元买入银行股,股票市值500万元,用于积极申购新股,预计1年也有几次中签机会,保守估计中签新股利润总额10万元。 农业银行上市时候股价2.68元,现价3.27元,中国银行上市时候股价3.27元,现价3.31元。从上市时候买入,一直持有到现在,不会出现亏损,而且每年分红收益接近5%。 对于资金大的投资者,风格比较保守,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股市,10%盈利,20%持平,70%亏损,买入这几只银行股,就能跻身于10%盈利这类人员。 这就是我的一点分析,希望对你的投资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并点赞。 不能。分红转天,股价就跌了,所有分红都赔进去,还得缴税。还得等涨起来。很难呢。 你分了20万的红,股票市值变成480万了。你要等480万再涨到500万。同时,还得叫一万块钱的税。 所以如果股票分红后不涨回来填权,实际上是亏本。 股市靠分红不行,还得靠股价上涨。 任何一个说500万买银行股分红如何如何的人,都是对中国股市认识太过肤浅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因为最主要有二个:第一,谁能保证500万元的股票价值不变?第二,谁能保证上市公司每年都分红而且分那么多? 我不确定欧美股市分红有没有除权除息,但我认为这是极不合理的,扣税可以理解,但如果我买一只股票每股100元,分红5元,到派息日5元是到帐了,但股票也扣掉了5元的价值,这是什么逻辑的分红?就好像我存100元到银行,一年利息5元,那一年后我拿到5元利息,本金是不是也要扣掉5元?同样是价值投资,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所以,中国股市除非硬性规定利润分红比例并停止股票除息!否则就只能是投机赚差价,当然也不能排除你在低位买入,然后公司盈利且又良心发现大派送,然后又连年盈利,那就赚大发了。就怕一不小心碰上个暴雷的,估计就要血亏了。 目前中国银行股价3.09元,农业银行股价3.07元,价格相差很小。 不管是中国银行还是农业银行,500万元大概都可以买162万股左右。 今年中国银行每股分红0.197元(含税),162万股可以得到分红31.914万元;农业银行的每股分红是0.1851元(含税),合计可以得到29.9862万元。 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A股中的股票分红是需要缴纳税费的。按照持股时间不同,缴纳不同比率的税。 1、持股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包含一个月)的,需要缴纳20% 的红利税款。 2、持股期限在一个月至一年(包含一年)的,缴纳10% 的红利税款。 3、持股超过1年的,免征分红税。 4、在分红时不扣税,在卖出股票时由券商公司根据持股时长直接扣除相关税费。 既然是想要靠分红生活,肯定是一年以上的长期持股,目前国家鼓励这种行为,故此免征一年期以上相的分红税,所以纳税的问题就不用考虑了。 30来万元的红利所得,并且这笔钱是不需要额外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已经超过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可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了,正常生活的话是完全够用的。 接下来就要看着两家银行未来的分红情况了。 从过去五年的分红情况来看,中国银行的股息支付率(指公司每年取得的净利润中用来支付给股东分红所占的比率)在31%~33%之间,农业银行是29%~31%之间,中国银行的股息支付率稍高一点点。为了计算方便,在下面的计算中中国银行的股息支付率采用32%,农业银行的股息支付率采用30%。 根据各大券商公司的预测,中国银行在21年、22年、23年的净利润(采用各大券商公司对净利润的均值)为2047.87亿、2203.78亿和2348.97亿;然后用每年净利润乘以32%的股息支付率,得到中国银行未来三年的分红总额分别是655.32亿、705.21亿、751.67亿;在用分红总额除以中国银行总股本2843.88亿股,得到未来三年每股分红0.2226元、0.2396元、0.2553元;最后乘以162万股,依次算得分红是36.06万元、38.82万元、41.36万元。 农业银行也是同样的算法,因步骤繁琐,这里就不进行计算了,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计算。 可以看到未来几年中国银行的分红呈现递增的态势,而每年三四十万的分红是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正常开销的。 并且随着中国银行未来盈利的不断增长,分红也会逐年增加。还有就是中国银行的估值是很低的,未来股价一旦上涨,还会额外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增加。 当然了风险也不是没有,主要来自以下三点: 1、股价不断下跌,造成持股的股票总额出现大幅度亏损 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或者出现盈利下降,导致分红逐年递减 3、其他不可预料的因素,诸如房地产泡沫、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突发性事件、企业倒闭等情况 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只要风险和收益比相差不是很悬殊,就可以进行投资。 而长期投资银行股是个不错的选择,股价低,公司盈利有保障,风险较小等诸多有点,可以跑赢绝大多数的普通股民。 发家致富很难,持续稳定的收益还是不错的。 就分析到这里,喜欢的条友们请不要忘记动动小手,点赞、评论、收藏、关注。 如果有500万资金,我不会选择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首先,我会配置300万买招商银行,预计未来2~3年年化平均收益15%~20%;其次,配置50~100万,用于做机动仓,投资对象是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适时做波动操作,高抛低吸,预计年化收益10~20%;剩下部分配置建设银行或者工商银行,他们是四大行资产最优质的银行,按当前价格计算,分红率超5%,再结合未来业绩,预计未来2~3年化平均收益在8~15%。如此计算下来,按保守预计平均年化收益在10%~15%左右,收益是相当客观的,不仅可以享受分红,还可以扩大资产规模,一举两得! 我们的股票市场,太需要教育了。 很惭愧这个市场还有很多投资者,搞不懂分红填权的问题,还在质疑买银行股分红是伪命题。 没有掌握股票的基础知识,就已经在股票市场里翻江倒海,缺乏认知的投资者,注定投资成功率远低于别人。 还有人在错误地认为,分红不是真金白银,是数字游戏,股价一除权,都在拿自己的钱给自己,产生了损失。 那银行每年的分红都去哪儿了? 钱可是从银行账上划走了。 难道被那些,在分红前抛售股票的人都赚走了吗? 那为什么大股东又热衷于股票分红呢,他们拿到了分红,市值不也下降了吗? 市值500万银行股,每年5%左右的股息,25万,难道还不够普通人生活吗? 花钱买一家长期盈利、稳定分红的上市公司股票,长期享受股东的分红权利,一定是可行的,是靠谱的。 尤其是作为经济基石的国有银行股,盈利能力自然不在话下,分红也是持续稳定。 其实,不论是买银行股还是其他股票,只要企业本身没有业务营收和净利润风险的,哪怕业绩增长缓慢,每年吃分红也是完全可行的。 为什么股票分红要除权? 股民一直没搞懂,股票分红要除权,认为不合理。 重点是持有不满一年的分红,还要扣除税收,被认为是收智商税。 如果你自己经营一家公司,年底要从公司账上分红,那么公司的价值会不会变少。 净资产2000万,其中现金1000的企业,分红500万,是不是净资产就只剩1500万了。 分红本身,会让企业净资产价值变低,从而导致企业价值对应的股票价格,会等比例减少。 有意思的是,股票交易市场,减少的却是对应的市值,而非等比例的市值。 就比如2000万净资产,其中1000万现金的公司,如果市值是2亿,在分红500万后,市值会变成1.95亿。 而不是因为企业少了1/4净资产,就直接打折,只是把账面价值给抹去了。 就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分红的合理性。 从股价的角度来看,分红会导致除权,除权部分的金额,更好就是这部分现金对等的市值。 如果分红不除权,那么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分红前大批量资金买入,分红后大量资金撤退。 如果分红的比例很高,有5%左右,那么股价甚至可能出现连续涨停和跌停。 毕竟,白送的5%红利,谁都想要。 这种情况会导致股票交易市场的波动,并不利于股票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 分红前分红后买入,看似是没有差别的,分红后买入甚至更划算,还能省税,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是这样,分红后买入股票的资金,应该会远大于分红前买入股票的。 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在刚公布高分红后,往往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而真的到了分红除息日前后,股价却开始疲软。 所以,高分红派息给到的利好刺激,并不会在分红除息日前后体现,而是公布时兑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股票不管是在分红派息日前,还是分红派息日后,股价都不会上涨的原因。 那些短期投资的资金,在分红后也不会买入,因为短期内没有什么题材炒作。 至于那些想要长期投资的资金,压根不在意分红前还是分红后买入。 所以,分红后资金面受冷的情况下,也就在短期内不太会有上涨的可能性了。 分红除权,并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现金转移,价值变迁的过程。 关于分红填权的伪命题 分红和填权,没有必然的联系。 分红一定填权和分红不会填权,都是伪命题。 还是拿企业本身来说,一家企业如果盈利能力不变,每年都在赚钱,那么年末净资产,一定是高于年初净资产的。 比如2000万净资产的公司,分红500万后,还剩1500万,经过一年时间,赚了800万,净资产2300万。 理论上今年的企业价值,应该高于去年,股价也应该能够填权。 如果没有填权,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2000万的公司,给了2亿的市值,那多出来300万的现金,影响就很小了。 如果市场给的估值出现变化,2亿变成了1.8亿,那么即便有300万的现金增长,也挡不住市值的下跌。 填权本身就是伪命题,市值与净利润之间,还隔着一个市盈率,而且市盈率的倍数波动还很大。 所以,如果10倍市盈率的股票,估值成了9倍市盈率,那么那些现金的增值,净资产的增长,真的是九牛一毛了。 而市盈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如何,是长期不稳定的变量。 所谓填权,都是建立在市盈率长期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的,市盈率波动才决定了会不会出现填权的情况。 市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增长率,而非企业的净利润,更和分行多少没有关系。 市盈率高了,分红派息率自然就低了,市盈率低了,分红派息率就高了。 现实情况里,市盈率的增长,股价自然就会填权,市盈率的下跌,股价自然和填权遥遥无期。 但凡事都是盛极必衰,衰极必胜。 一家赚钱的企业,市盈率不会一直下跌,所以股价出现填权是早晚的,就看投资者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市盈率跌到一定程度,长线投资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地进行布局,资金多了,股价自然就涨了,市盈率自然也就恢复到一定的高度了。 买银行股吃分红,靠谱吗? 答案一定是靠谱的,不仅能吃分红,还能打新获利。 唯一让人可能会觉得不靠谱的是,最近几年银行的市盈率在不断走低,很多股民买入后出现了暂时的市值浮亏。 但从分红的角度来看,工农中建这样的四大行,4-6%的派息还是有的。 而招商、兴业、平安等银行的派息率普遍在2.5-3.5%之间,相对偏低一些。 本质原因是这部分中小银行的市盈率偏高,在8-10倍,而四大行的市盈率在4-5倍的水平。 如果不看持有市值,也就是市盈率的波动,按过去3年的平均市盈率去买入四大行的股票,那么平均的派息率能达到5%左右一年。 如果按照目前,工商银行5.1倍,农业银行4.25倍,中国银行3.98倍,建设银行4.86倍,这个市盈率买入,平均的分红收益将超过5%,达到5.5%左右。 其中,农业银行股价在3元左右,派息10股派1.851元,派息率高达6.17%。 也就是说500万的农行市值,对应30.8万的分红派息。 更让人欣喜的是,农行的营收情况,每年还在以5%左右的幅度缓慢增长,净利润也稳中有升,股价已经处于安全边际极高的一个范围。 银行股的入场,可以遵循低市盈率,高派息率进行。 即派息率超过6%增持,派息率低于4.5%减仓。 因为高市盈率不代表分红少,而是代表估值高,低市盈率代表估值低,分红派息率就高。 当然,如果是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只需要找准高派息率的时间点入场即可,每年拿拿分红也很香。 针对四大行来说,营收和净利润的风险是极小的,毕竟业务稳定。 在相对低市盈率的时候买入银行股,并不要太担忧市值的波动,安心地等待每年的分红即可。 500万每年有个25-30万的分红,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其实在股票市场里,赚钱的人也就10-30%,拿分红基本上属于稳赚,已经跑赢70%以上的股民了。 另外,买银行股还可以通过市值打新,500万的资金,只要不是特别脸黑,每年中1-2只新股也是大概率的。 现如今的新股都是以中小科创为主,给到的中签回报也是非常高的。 竟然有人认为银行每年分红,股价会一直因为除权而下跌。 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银行每年的分红只占净利润的30%,本身的净资产会每年在增长,只要净利润不跌,市盈率不可能会一直下跌。 分红这件事,没有很多投资者想象的那么玄乎。 这是一个市场制度,同时体现企业的价值和回报。 大股东之所以乐于分红,是因为它们更倾向于拿到分红利益。 而股民之所以不喜欢分红,是因为股价的上涨远比分红刺激多了。 你不愿意慢慢变富,就有可能被市场收割,分享企业价值,是一件需要时间验证的事情。 我自己的操作,两年前买了18万股工商银行,计划每年分红后用分红的钱再买入,按静态分析,当60岁退休时大概应该持有30万股,到时每年的分红就取出来当补充退休金。中间肯定会有些意外因素影响,超预期或低于预期都有可能,这也是买工行的原因(工行规模最大),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是一个补充养老的好办法。其它的好处主要是市值打新,另外在急用钱时可以用股票融资,卖掉也很方便。 当然,中行、农行也都是类似的情况,我认为这种操作是可行的。 详细的分析不展开讨论了,变量很多,唯有一点再强调一下,如果工建农中出现严重问题,在国内你买其它资产基本也同样完蛋了,那得发生多大的危机啊[呲牙] 必须能啊。这两家银行股息率常年在5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分红在20万到30万之间。即便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每年能挣20万的也是少数。